主頁 類別 小說園地 聖母峰史詩

第19章 第十六章 氧氣的使用

  氧氣的使用有某種藉口。人類有多少能耐登高至二萬五千呎的高度?   在一九二二年時,我們對此所知甚少,因此,當有氧氣可用而不去使用,或許後來會被證明是很愚蠢的行為。然而,氧氣使用的結果卻形成聖母峰探險行動的障礙。在第一次用氧登山中,除了索默威爾之外,芬奇是主要的倡議者。悲劇卻在於:這麼傑出的登山家,俱足經驗與技巧、絕對不可征服的意志,以及想藉由登上聖母峰贏得榮耀的企圖心,很可能會是不用氧氣就登上聖母峰的那個人。將他導入歧途的,是科學界人士在聖母峰探險行動開始之前所持的信念:人不可能生存於極高海拔地區的稀薄空氣中。因此,身為一位科學人,不使用氧氣對他而言似乎很愚蠢。有了氧氣,如果能找到攜帶上山的手段,便將確定能夠登峰造極了。同時,不用氧氣似乎確定到不了山巔。我們想一舉攀頂,於是明擺在眼前的方策便是贊成使用氧氣。這就是他的思維路線。他是位科學家,他會去應用他的科學,他會去使用氧氣。而且依照他的性格,一旦立意使用氧氣,就不會對這個想法有所遲疑,即使事實證明人類可以在二萬三千呎的海拔上迅速適應過來。

  探險結果教給他的,不是水土適應的價值,而是氧氣的價值。他比較了先後兩次的高度攀登一次是五月二十二日的無氧行動,一次是五月二十七日的有氧行動,然後持著比較的結果加強自己的主張。他說:經過六個鐘頭以上的攀爬,馬洛禮、諾頓和索默威爾到達了海拔二六九八五呎,所以自從他們離開高地營區以來,已經做了一九八五呎的垂直上升,速度每小時三百三十呎。他們返身折回的地點以水平距離而言,大約離山頂一又八分之一哩;垂直距離則在山頂下二千呎。下午二時三十分,他們開始循著原先上行的路往回四點回到高地營區,因此他們下坡的速率是每小時一千三百二十呎。四點過後不久,他們在摩斯海德的陪伴下踏上返回北坳的行程,晚間十一點三十分到達北拗;下行速率每小時二百七十呎。然後他描述在次日一早遇見他們的時候,也就是他們走回第三營區時的狀況:顯然到了體力耗竭的最後階段。

  他拿自己的用氧登山經驗與此相較:五月二十七日早上六點,在兩夜一天沒有休息並遭受尖銳饑餓之苦的情況下,他和喬佛瑞.布魯士從他們的二萬五千五百呎營區出發,滿懷攀頂成功的希望。半小時後,泰吉比倒地不起。在二萬六千五百呎他們轉而走上聖母峰的山面,在一個半小時內從營區爬升一千呎,也就是說,儘管各自負重超過四十磅,仍有每小時九百呎的上升速率。從這裡開始,他們垂直上升不多,但穩定而持續地接近峰頂。他們最後折返的地點距離峰頂的水平距離不到半哩,垂直距離大約一千七百呎。他們所達到的垂直高度僅比無氧隊高了三百呎,但他們與峰頂的距離比無氧隊接近了兩倍。   總結這兩次登高的結果,他說:第一隊在海拔二萬五千呎處紮營,住了一夜,最後到達的地方海拔二六九八五呎,距離峰頂一又八分之一哩,未稍停留就回到北坳。第二隊在二萬五千五百呎海拔處紮營,在那兒過了兩夜又近乎兩天,最後到達的地方標高二萬七千三百呎,距離峰頂不及半哩,回程沒有休息直奔第三營。他並堅定聲明:用氧隊所經歷到的天氣遠較第一隊所經歷者惡劣。

  因此他結論道:人工供氧在負重上的不利,抵不過其產生的利益,這種論調並無理由,該被揚棄了。於是他假設:如果再有任何攀登聖母峰的嘗試,氧氣設備將構成登山者最重要的一項裝備。   所有這一切或許完全正確。登山者使用氧氣便確定可以登上聖母峰峰頂,如果他們能找到足夠的挑伕,不僅背負帳篷和補給品,還運送氧氣筒,並且,氧氣設備到了極高海拔也都不出差錯。還有,如果不用氧氣就沒有絲毫的機會爬上去,那麼氧氣的的確確是該採用。但重點在於:一九二二年的探險活動已經顯示:不用氧氣也有機會到達山巔;再將整個情況挑伕的缺乏、氧氣器材的缺陷等等納入考量後,用不用氧氣在成功機率上已無多少差別。況且攀登聖母峰這件超凡的絕技,不用氧氣去成就將比使用氧氣有價值得多。對於科學界的人而言,那會是人體適應能力的實證。而不用氧登山,所帶給一般人的精神上的滿足,是用氧登山永遠無法比擬的。

  若說一九二二年探險活動的經驗的確顯示出什麼的話,那就是:聖母峰可以用氧攀也可以不用氧攀登,但若在這兩個方法之間游移不定則無法攀登。這兩種方法必須選定一種才行。登山者不能一心二用;在攀登過程中,他必須專心致志。他的計畫必須很單純。   再者,有兩種考量與用氧說大為衝突。第一點:真正實用的供氧器材尚未被發明出來。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攜帶氧氣筒和供氧器材上山必須雇用許多挑伕,而他們原應被雇用來為登山者搬運帳篷和補給品。挑伕的數量並不是無限的。如果一種方法比另一種方法需要較少的挑伕,便應考慮優先採用。   或許會有一隊致力於用氧登山實地教學的熱心科學家前往聖母峰,一路口銜氧氣管、身背笨重累贅的供氧器材上山,終於坐上了巔峰,在那兒吸著氧氣。但如果有人想知道他憑己力能做到多少,那麼便應自己來一趟。他或許會為了醫療目的攜帶一瓶氧氣筒,正如他也可能帶一瓶白蘭地,但他不會依賴它。他靠的是自己,而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經驗皆顯示:他有足夠的適應力可資憑藉。

  這次探險結束時,索默威爾說他在二萬七千呎高時,覺得情況非常好。挑伕既曾將重物帶到二萬五千和二萬五千五百呎,便很有希望誘使他們至少帶一頂小帳篷到二萬七千呎。如果那有可能做到,那麼兩名起步時情況非常好的登山者便應能夠不帶氧氣爬完那剩下的二千呎。如果這有可能做到,其結果當遠比氧氣輔助下的成果更令人歡喜、滿足,並更能激勵人心。它將顯示出:單單高海拔效應不必然會攔阻人類去爬世界上任何其他山峰。   擁氧人士很有理由主張:如果上次探險集中於用氧登山而且僅僅集中於此策略應該就已攀頂成功了。或許真的如此。但,果真如此的話,我們就錯失了人可以適應高海拔水土這一項可貴的發現。我們將一直不知道人類竭力一拚時,能夠擴張極限到什麼程度。而且攀登高山時,我們將越來越倚賴外在刺激品,而棄置自己本有的能量不用。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我們有那麼大的潛力。科學界的一個分支容或贏得了成功,但全人類將失去一次瞭解自己的機會。

  然而,這些功課是我們尚未從一九二二年的探險學會的,得通過第三次探險來教導。我們在相信自己還是相信氧氣之間游移。我們太過倚仗物理與化學所能為者,而太不看重自己能為自己做的事情。所以下一次探險仍將有氧氣供應。   不過,正如我們將看到的:那是一次災難性錯誤。它將出擊的計畫複雜化,而登山計畫高於一切必要的必要則是盡可能簡單。況且那麼一來,本可更有效使用於運送帳篷和食物的挑伕員額也被削減了。   然而,這不過是事後的聰明罷了。在這當兒,不用氧氣似乎很笨,至少也要備用才行。直到現在,或許還有氧氣熱心人士會鼓吹氧氣的使用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