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小說園地 多多鳥之歌上

第4章 作者的話/在絕望與希望之間/大衛.逵曼

多多鳥之歌上 大衛.逵曼 2086 2023-02-05
  本書提出的是診斷,而非處方。我希望有讀者看完本書之後,還會要更多。我預想這一類讀者心裡會浮現的問題是:我們能做些什麼?   問題本身很簡單,但不幸的,卻找不到簡單的答案。如果這一連串的問題(地貌破碎、物種孤立、數目過小、滅絕、生態系衰減)真有解答,也無法三言兩語交代清楚。某些手段的確提供了一線曙光,讓我們能夠暫時避開絕望,躲開面對靈魂萎縮及生態衰減的悲悔未來。但這些手段在科學與政治上的牽扯相當複雜,可得再寫上一本書才能說清楚。在這裡,我能夠做的僅僅是指出有哪些論文和出版品值得我們參考,它們針對我們該怎麼做?這個問題,提出了各種見解。   麥克.蘇利和地球第一!創始人之一戴夫.佛曼(一個思路清晰、態度親切的傢伙)發起了一項名叫野地計劃(Wildlands Project)的活動。這項計劃重新思考了北美洲動植物保護區與地理景觀目前的破碎狀態,期望以連結的觀念取代以往各自為政的孤立保護區塊。野地計劃企圖建立區域性的自然景觀網路,藉由多重用途的緩衝區和地理區之間走道的建立,讓各自分散孤立的國家公園、保留區、私人保護區和荒野能夠串聯起來。

  如果這些走道能讓動植物從某個保留區散佈到某個國家公園,那麼保護區與保護區連結後所形成的網路,對物種有效族群的維持,將極為有利。科學家麥亞瑟、威爾森、戴蒙、吉爾賓、紐馬兖、薛佛及蘇利,都在論文裡證實了這種做法的理論基礎。當然,政治方面的阻力很大,不過或許還不致於大到壓跨了希望。   《荒野地球》(Wild Earth)期刊曾出版過一期有關連結觀念的專刊,收錄了蘇利與佛曼的文章及其他值得參考的資訊(地址:Wildlands Project, P.0.Box 13768, Albuquerque, NM 87192,USA)。   另一種方法是新近才崛起的,叫做社區保育(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前提是:物種與生態系的保護不僅僅要在國家公園以及其他法定保護區裡執行,也要在法定保護區之外、人類居住的鄉村地區進行。根據一項統計,全球保護區目前約有八千個,占總陸地面積的百分之四。因此,如果僅僅把生態保育的眼光集中在那麼小部分的區域中,等於忽略了另外百分之九十六未受指定保護的區域,而事實上,那百分之九十六的廣大區域對維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也有重要的貢獻。

  社區保育的第二個前提是:人類的需求不可忽視。飢餓、健康、古蹟、出生率、養育照護、恐懼、對更安全舒適環境的追求,以及其他致使人類造成環境破壞的因素等等,不僅土地開發公司要面對,保育人士更不可逃避。   在人類居住區的保育工作,要靠當地居民一起來做。在地的居民既是土地的擁有者,也是管理者、保育成果的分享者。這就是社區保育的本質。在主張社區保育的生態學家當中,最積極敢言的要算是肯亞籍的魏斯坦博士(Dr. David Western)了,他數十年來在安柏賽利國家公園(Amboseli National Park)與馬賽(Maasai)族人密切合作。《自然的聯繫:社區保育面面觀》(Natural Connections: Perspectives in 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這本書裏有好幾篇專為於一九九三年在美國維琴尼雅州所舉辦的小型社區保育討論會所寫的論文,極具參考價值。

  以上所提的資料都是處方,不是診斷。它們會引領你繼續找到其他的資料。魏斯坦與珀爾(Mary Pearl)所編的《二十一世紀的保育》(Conserv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以及皮馬克(Richard B. Primack)所寫的《保育生物學要旨》(Essential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都是權威著作,為保育工作者提供了正面的實踐方向。蘇利的黃皮書《保育生物學:稀有性與多樣性的科學》(Conservation Biology: The Science of Scarcity and Diversity)裡頭有些章節提到了生態維護及保留區的設計。此外,《保育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 )期刊更是持續地提供相關資料。保育工作者不怕找不到門路獲取建設性的建議。

  另外,如果你真的想為地球的生態系做些什麼,那麼,第一步可能是要有犧牲自我的準備。一個人生養多少個孩子、開多少公里的車、渴望在鄉下地方擁有一個家的程度(人類嚮往的離群索居生活,其實是以其他物種的流離失所為代價的)都會對其他物種的族群數目和生態區的完整性或多或少造成危害。   當然,絕望是你的另外一種選擇。但我對它最不滿意的是,除了讓你一無所獲之外,和希望相比,它實在是太無趣了。 小啟:一、本書關於哺乳動物名稱之中譯,係參考《哺乳動物分類名錄》(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譚邦杰編著)。二、感謝金恆鑣老師於本書定稿前提供熱心協助與指正。編者及譯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