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懸疑小說 破案之神3:網路連續殺人魔

第5章 第三章 網路世界,誘惑無限

  15   在動物的世界裡,掠奪者會先挑出弱者,將牠驅離獸群,使其孤立,再加以獵殺。狩獵技巧高超,效率良好,幼獸及族群才得以溫飽。牠們會謹慎選擇獵物,並趁其不注意時予以攻擊,也學到要靠獵物多近,才不會讓牠逃脫。   羅賓森既然出獄回到外面的世界,又開始搜尋脆弱的靈魂,結果他發現到處都是。這些年來,他透過假的慈善組織認識不同的女人,載她們穿梭往返堪城街道,提供她們工作及旅行的機會,和她們約在餐廳見面,或透過報紙、雜誌的個人廣告和她們接觸。九○年代中,羅賓森開始擴大狩獵範圍,他學到的誘惑女人及剝削弱者的手段,即將連結二十世紀末問世、最具威力的科技:網際網路及全球資訊網。   電腦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於一九四○年代發明的,不過只有少數幾個大企業及政府機關在使用,因為體積太龐大,價格也太昂貴。六○年代以前,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畫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開始設計一套網路系統,萬一發生戰爭,可以讓軍方繼續發送命令給武裝部隊。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專家研究這個問題,並作出結論:戰爭期間的主要通訊中心,如電話交換局、廣播電台、軍方及政府的建築物等會是首要的轟炸目標。研究員認為,避免這種災難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電腦網路,並將它分設在幾個不同處所。軍方建立高級研究計劃局網絡(ARPAnet)時,便採行了這個策略。

  一九七○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的網路成立,共連結了四所西部大學的電腦主機:史丹福、加州大學的洛杉磯和聖地牙哥分校、猶他大學。網路運作得很順利,可是發展過快,悖離當初的設計。創立這套系統的人的初衷,是希望這四所大學能夠利用這套網路交換專業的問題,如此而已。他們壓根沒想到學校的人會開始登入電腦,藉由鍵盤輸入文字直接交談起來,也沒想到這可以拿來作私人用途。當時沒人預見這可能造就一種全新的人際溝通方式。到了一九七二年,使用ARPAnet的人開始收發電子郵件,並使用一種FTP(檔案交換協定)的方式互傳檔案。這些使用網路的人透過系統發送即時訊息,不再藉由電話或郵局寄信,他們笑稱這種舊式、慢得可以的溝通方式為蝸牛郵件。為了將所有的電腦網路連結在一起,也就是創造所謂的網際網路,需要一個共通的協定,於是電腦技術人員發明了TCP(傳輸控制協定)/IP(網際網路協定)。一九八三年開始,TCP/IP問世並開始正式運作,網際網路於焉誕生。

  一開始,網際網路並不普及,因為多數美國人還沒有個人電腦。隨著八○年代末電腦漸漸普及,九○年代蓬勃發展,網際網路進而風行美國及全世界,變成一個全球網路系統,連結了數以百萬計的電腦和人類。網際網路被稱為資訊高速公路,因為它是有史以來攜帶最多資料、傳輸速度最快的機制。到了九○年代中,約有三千到四千萬的美國人一週至少上網一次。不相識的人可以在網路空間相會、溝通,正如ARPAnet的創立者在二十年前所發現的,網際網路上的溝通大都極為私密。   九○年代中期,這項新穎的科技產物出現在全球舞台上,帶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世界,別有洞天,每個領域各自擁有自己的語言、規則、網路禮儀、祕密及通往更隱密領域的幽密路徑。比方說,住在芝加哥的人,坐在電腦螢幕前,就能立刻同時和住在該城、美國,甚至全世界的人交談。舊有的地理界限、概念和限制轉眼消失。拆卸藩籬後,人們的行事速度也隨之改變,以光速交換想法、心情、影像、憤怒、恐懼、內心深處的渴望及幻想。人的想像力從過去的限制和概念被解放出來,只要一上網,就能隨心所欲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變成任何想變成的人。整個世界彷彿突然間變成一個以電線連結的新式人際互動網。

  網路既可拿來當作任何科目的研究工具,也可獲得許多想像不到的資訊。網路上提供的服務非常多樣,從如何在美國或國外領養小孩、買賣股票、收集硬幣,到如何跟蹤,應有盡有。如果說網路是這世界上最大的圖書資料庫,那麼也存在著諸多陷阱。有些望子心切的夫妻就被騙了數千美元領養不存在的小孩,還落得心碎的下場。網路上的資訊應有盡有,無論是派餅食譜、製造炸彈的技術,或者國內外恐怖份子使用的各種資訊。從八○年代中開始,美國的激進右翼已利用電腦網路連成一氣。行將邁入千禧年之際,國際恐怖份子如賓拉登和蓋達組織(Al Qaeda)的網路,透過電子郵件扣壓縮檔案,和追隨者整合。網路可為善亦能為惡,其能力無遠弗屆,有些人道主義網站,捐贈食物給貧窮挨餓的國家,但也有戀童癖網站,剝削一些不過三、四歲的孩子。

  網路上也形成了所謂的網路黑幫,漫遠在網路最黑暗的角落。這些人精於電腦技術,隨時可侵入個人電腦,偷取密碼、住家地址和電話號碼,甚至能竊取信用資料,破壞硬碟,把所有儲存的資料和檔案破壞殆盡。但是這些人一被逮到,軟體公司馬上設立防火牆,防止這些駭客肆虐。但棘手的是,新的防火牆一設立,馬上就被駭客破壞,於是更新一代、更堅固的防火牆又跟著產生。這就像一場科技高手對決的遊戲,預防犯罪的這方勝負參半。在網路上,一切都是競賽,看誰先在網路空間的未開發領域,發展出新的可能。   網路意味著生活方式的新變革,舉凡商業買賣、搜尋資料,甚至結識新伴侶的方式都改變了,所有溝通方式都電子化,電子商業或網路羅曼史的網站隨處可見。網路上的個人廣告和聊天室變成新式酒吧和單身俱樂部,只有一個巨大的差別:人們不再侷限於某個真實的場景,或侷限於和一小撮人攀談。取而代之的是,透過網路,毫無限制地和全世界可能的對象來往。還不過幾年前,與人結識還得仰賴面對面的互動,藉由眼神接觸、身體語言以及外表來打量彼此。人類和動物本能的結合,往往能讓我們避開危險,眼睛所見最能幫助我們決定如何反應,是要反抗或走避,而直覺更是選擇伴侶時最珍貴的武器。

  在網路世界裡,這全面改觀。在這冷冰冰的科技遊戲場上,什麼都可以造假年齡、姓名、長相、職業、種族、性別、性傾向、個人經歷和性格。每次上線,都能改頭換面。在網路世界裡,生性害羞的人,可以變得大膽、風情萬種;個性殘暴的人,可以給人溫柔、謹慎的印象;十四歲的小孩,可以假裝成世故、老練的大人;七十五歲的人也可以佯裝成三十五歲。網路上,沒有踰越規範這回事。有人將網路形容為打字機的狂歡節,彷彿科技本身將人身上的某種東西或無意識的東西釋放出來,那些舊有的規則、自我表達方式和自我控制已不再適用。在網路的國度裡,你可以化身成任何東西或任何人,在這裡,可以放下最後的矜持。這項新科技似乎在鼓勵人們大聲說出、甚至奉行內在最原始的衝動。

  住在堪薩斯的前科犯,可以在網路上假裝成有愛心的牧場主人和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樂意對困苦的人伸出援手。在真實世界從未涉足聲色場所或從事性交易的女性,現在可以大方地在網路上探索這些領域,無須尷尬,因為根本沒人知道妳是女的。女性突然間從過去的種種限制獲得解放,能毫不避諱地到網路上東瀏覽,西逛逛,慢慢嘗試又無須擔心洩漏真實身分或冒任何風險,安全無虞(表面上似乎如此)。   俄亥俄州某個政府機關有個女性員工到了下午,便無心工作,她瞄了瞄週遭,看有沒有人在看她。老闆出去了,也沒有人注意她,於是她打開電腦,敲了幾個鍵,瞬間就連上了一個色情網站,偷偷摸摸瀏覽這些網頁,還不時偷瞄有沒有人朝她走來。她既迷戀這些影像又得抗拒,眼睛既不能緊盯著螢幕,但也移不開視線。如果說在上班時間上色情網站讓她感覺一丁點的羞恥,那她同時也獲得了片刻的快樂。幾分鐘後,她重新投入工作,精神百倍,足以應付單調乏味的工作內容。她試著少幹這種事,可是近來她每天都要上上這個網站。

  路易斯安那州有個傢伙,和他網路上的瑞典、日本、西班牙及加州女友,分享婚姻的痛苦和外遇的幻想。他和太太早就沒有親密關係,可是網路戀情卻使他生氣勃勃,對待妻兒更加和善。有時候,他深信網路戀情讓他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一開始,他喜歡在聊天室認識女人,和她們建立一對一的關係,先要求她們寄照片來,大部分都願意,再將這些女人的照片和電子信箱地址存在一個專屬檔案。他太太從沒用過他的電腦,也沒有上網的密碼,況且他跟她表明不希望她到書房來。她也就不打擾他,從不過問他在地下室幾個小時都在做些什麼。他絲毫不露口風,她自己也不是那麼想知道。   新罕布夏州有個警察萬分沮喪,於是和網路上的備胎情人廝混了一整晚。他剛和上司、太太和幾個月前在網路認識的情婦吵架,現在他想上網尋找新的安慰一個全新的人,不知道他的過去,不會批判他,覺得他有活力、有趣,讓他覺得自己不孤單,而且很棒。如果他在聊天室搜尋得夠久,表現得夠討人喜歡,他一定可以找到他需要的人,因為他已是箇中老手。

  那個傢伙從未在網路上透露真實身分,也絕口不提自己的長相和年紀,只專注在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以及和他聊天的女人的感受。他懂得如何表達關心和憐憫,也懂得如何傾聽。他會運用審問犯人或目擊者的技巧,讓她們說出他想聽的話。他幹這行很多年了,知道只消分享自己的秘密就能輕易釣別人上鉤。   網路就像個告解室,他說:有些話你不會跟最親密的朋友說,但會告訴網友,因為他不認識你或你家人,也不知道你的背景,你會覺得很自由、很有活力、有歸屬感。很快地,你和網友的關係會變得更密切,向他吐露心事,無須顧慮後果。可以暫時逃離大人的世界,逃避身為丈夫、父母或甚至男人的壓力。除此之外,可以自由選擇身分,任何身分都行,通常不會招致任何不良後果。話雖如此,還是擺脫不了欺騙的內疚。

  那股罪惡感縈繞不去,因為你聊天的對象不是家人,而是陌生人。這會破壞你和家人的感情。上網會網友、對他掏心掏肺,是你最期待的事,覺得世界上終於有人懂你、欣賞你、愛你。我想那是人類最深的幻想期待有人懂我們,以我們希望的方式看待我們、瞭解我們、明白我們的內在。這樣的可能性支撐著一群人繼續在網路上尋尋覓覓。少了這個可能,我們便覺得渺小、孤單。   有些網友尋求的也許是性,但是他們也渴望和人的聯繫,網路提供了一個全球聯絡網。那是個嶄新的事物,而新事物往往帶來希望,即使到頭來證明是空歡喜一場,但網路就像生命中小小的假期,每個人偶爾都會需要這種調劑。     16   進入聊天室的女人,若願意表明自己是女性,就得對即將發生的事作好心理準備。同一個聊天室的人,可能會將她的表白視為某種性暗示,有人可能會馬上問她住在哪裡、幾歲及胸部大小等問題,其他人則會要求她寄照片給他們。如果她說她是個年輕的金髮美女,肯定大受歡迎,立刻成為注目的焦點,不論她說的是不是真的。這一切似乎很有趣、很討人歡心,可是對許多女人來說,不可免地會覺得受到侵犯,甚至是某種人身傷害。騎士精神在網路世界是不存在的。網路上,可以不斷認識新的人,彼此很快發展出感情。立即的滿足是網路世界的通則,只要你需要被注意的感覺,很容易就會對快速建立的網路祕密關係上癮。即便基本上你只是在跟自己或自己的情感互動,對許多人來說,網路還是讓人覺得和外界有起碼的接軌。

  網際網路有非凡的誘惑魔力。   一開始只是抱著好玩心態上網交友的,到後來卻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網路戀情導致感情或婚姻破裂的故事時有所聞。在網路世界裡,個人之間的互動很快就從偶爾交換幾封普通的電子郵件,演變為親密的信件往返、露骨的性愛描述,再到交換照片,決定見面,發生外遇,最後計畫離婚,家庭破碎。隨著網路戀情愈來愈普遍,網路徵信社應運而生,提供網路的徵信服務,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追蹤愛人或配偶在網路的行蹤,看他或她和誰碰面、聯繫,網路因而賦予私家偵探一個全新的面貌。   很多被遺棄的丈夫或妻子,都不即道另一半竟然上網交友,還偷偷發生網路姦情,有的持續幾個月,有的甚至長達好幾年。發生的地點離被拋棄的配偶咫尺之遙,一切就在那台電腦上悄悄進行。正如社會批評家所言,機器是中立的,如何使用才是重點。   兒童電視明星羅傑斯(Fred Rogers)在接受《上場雜誌》(ON)專訪時表示:任何科技都可以拿來行善或為惡,端視使用者的心態和心腸好壞而定。   人的心態和心境現正受到全新的檢驗。有些人上網交友,可能同時交往四個、五個或六個網路情人,對象遍及全世界。一旦網路情人發現自己不是唯一,悲劇可能就此發生。妒恨之心亙古不變,改變的只有科技。   在網路世界尋找愛情很容易變成小嗜好,久而久之就變為主要的消遣娛樂,最後成癮,其耗費的時間精力不亞於一份全職工作。   第二個千禧年接近尾聲之際,虛擬世界降臨,許多人常拿它和十九世紀拓荒時代的美國西部相比。當時的西部,很多人隨身攜帶武器,非常危險,執法人員只能盡力維持秩序,保護邊境百姓的安全。那個年代也許無法無天、目無法紀,但並非成長快速、不斷擴大的科技造成的。西部主要出產馬匹,警長辦案和匪徒犯案多利用馬匹,不法之徒和治安官在交通工具上可說旗鼓相當。後來,汽車問世,罪犯改以汽車犯案,但執法人員也不遑多讓。然而,網路世界來臨,這些舊有模式都不再適用。科技的進展太過快速,以至於當局根本追趕不及至少在九○年代中期是如此,當時正是網際網路開始在美國風行的年代。那段期間,網路生意勃發,許多人一夕致富,網路可說一發不可收拾。   九○年代末,執法人員才剛開始瞭解網路犯罪的數目與規模,以及其狡詐的程度。當時他們根本缺乏相關訓練,也沒有專家的協助。需要教育訓練的經費及添購精密設備的資金,俾能趕上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此外,也需要時間來消化吸收所學,但每當稍有進展,科技已往前推進一大步,歹徒利用科技的犯案手法也跟著翻新。執法人員一向面臨的重大挑戰,尤其是重大刑案的偵辦,此刻更顯得艱鉅無比。   過去十年來,美國每年平均發生一萬八千件凶殺案,有幾年凶殺案件激增,有幾年又下降,原因眾說紛紜,但破案率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一九六○年,破案率高達九成,但今天平均破案率只有六四%到六七%。六○年代,大部分凶殺案都證據確鑿,因為是熟人所為;但漸漸地,被害人和加害者之間變成毫無瓜葛,甚至找不出明顯的施暴動機。由於技術及人力資源缺乏,不法之徒逐漸佔了上風。   執法單位為因應新的辦案需求,發展出新的鑑識技術及調查工具。一九七○年代末,我和同事著手進行新的研究,目的是協助調查人員和檢察官作罪犯性格側寫、評估以及先發制人、訪談、審問的技巧和起訴策略。罪犯的移動性和科技設備的缺乏,使得調查工作更形複雜、困難。很難想像,即使現在,仍然沒有一套共同的科技設備,供進行類似調查的執法單位分享資訊。美國的執法機構和部門超過一萬七千個,連很多同區的執法部門都缺少連結彼此案件的設備,遑論將手上的案件和外面同時間發生的犯罪作連結?只能寄望某個執法人員對某個案件特別感興趣,等待罪犯犯錯,或執法單位走運。   一九八五年,聯邦調查局學院舉行正式儀式,介紹一個認識暴力罪犯的新計畫暴力犯罪逮捕計畫(Violent Criminal Apprehension Program, VICAP)。這個計畫是洛城警局退休警官布魯克斯(Pierce Brooks)的構想。他看見了這個需求,退休前常自己上圖書館查閱全美報紙,試著連結、比對那些未破案件。這個計畫已進行了將近二十年,目前還在運作。但如果一直是自願性質,根本不會成功。以大洛杉磯區為例,假設只有洛城警局參與這個計畫、其地較小的執法部門缺席,也是白費力氣。   隨著電腦的出現,不法之徒發現犯罪的機會,大半時間可以在網路上匿名閒逛,尋找可能的作案對象。執法單位努力迎頭趕上這類具潛在危險的新興罪犯。像羅賓森這樣的人,心裡清楚執法單位很難逮到他們,因為沒有一個中央機構統籌打擊網路犯罪的工作。這類罪犯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家中,搜尋那些想改善自己生活的寂寞靈魂。羅賓森這種人,自認在每一方面都比網路上所接觸的人優秀,這些受害者對他來說,只是物品罷了。殺死一個他認為比他差的人,就如同啪地一聲關掉電燈一樣,絲毫不在乎被害者或其家屬的感受。   執法單位目前正拼命迎頭趕上滲透網路每個角落的敵人。過去幾十年來,色情及兒童色情只透過地下郵件傳佈,或者只能在幽暗角落的成人書店或其他商店買到,不過現在情形完全改觀。網路將最禁忌的性話題帶進家中私人空間或工作場所的電腦,形形色色的兒童色情圖片、SM網站、強暴影片及其他各種性暴力,只要敲幾個鍵就能輕易看到。性一向是很好的賣點,現在性產業更找到一個龐大、新興的國際市場。在金錢和慾望的推波助瀾之下,市場已擴展到世界各個角落。   有些色情網站甚至針對有各種特殊性癖好的人,其中有些癖好甚至超過大眾的想像。有的網站貼滿琳琅滿目的目錄,滿足那些對少數民族、牛仔女郎、紅髮女郎或老人有特殊偏好的人。有的還提供名人裸照,包括電視明星、女電影明星和名模,只要每個月付費就能看到照片。其中有些其實是移花接木,把明星的頭接在別人身體上,不過誰看得出來呢?另外,還有網站提供性暴力影片,在聊天室裡,有男性網友輪暴女性網友,甚至不乏虛擬謀殺,有些網站更有死人照片可供瀏覽。   這些網站固然令人不安,但網路上的兒童裸照更教人膽戰心驚。有五、六歲的小女孩遭性侵害的照片或影片,她們全身赤裸,雙手被綁在身前或反綁在後。還有照片是小女孩腳踝被皮帶綁住倒吊著。大人對她們做出令人無法啟齒的醜事,可是這樣的影像竟能拿來賣錢。直至九○年代中,全球估計大約有五千個兒童色情網站,數目還持續增加。在網路上從事色情販賣的人非常聰明,總有辦法隱藏這些照片的來源及將照片傳送到世界各地的方法。假設要從底特律傳送數位相片到邁阿密,傳送的路徑可能包括德國、英國、土耳其,最後才到邁阿密,懂門路的人自然知道如何交易,警方根本追查無門。   從前,戀童癖可能是社會上最大的禁忌,偏好此道的人只能偷偷摸摸單獨進行,保密到家。網路至少提供戀童癖者其種程度的隱私及支持。一些網站不僅鼓勵這類性犯罪者,還提供誘拐孩子離開父母及引誘小孩又能逍遙法外的技巧。全新的犯罪領域在全世界引爆開來,而且沒有界限。   醜事勢必陸續爆發。一九九六年,比利時一連好幾個和某色情集團有關的小孩遭謀殺。翌年,西班牙也爆發同樣醜聞。同年,法國有兩百五十人因販賣或持有兒童被強暴或虐待的錄影帶被捕。一九九八年,荷蘭警方在贊佛特破獲一群販售兒童色情圖片的發行商。他們在網路上將圖片賣給歐洲、英國、俄羅斯、以色列和美國的買家,即使是最鐵石心腸的兒童色情調查探員,看到這些圖片都驚駭不已。   一名擔任贊佛特案警方顧問的心理學家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指出:因為職業的關係,我看過許多兒童色情圖片,但這些圖片教我說不出話來。施暴的人完全未將那些孩子當人看,對待他們就像對待沒有生命的東西。   獵殺者之所以成為獵殺者,就在於他們可以把人變成無生命的物體,而且將人殺害後,通常會留下被害人的某個部分紀念自己的豐功偉業。他們需要鮮明的紀念品時時證明自己與眾不同。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來臨,網路性犯罪涵蓋所有種族、宗教信仰、經濟地位、地理位置及職業。醫生因勾引未成年人被逮捕,老師、警探、牧師也一樣。波卡雷頓有位五十八歲的拉比傑若德.李維(Jerrold Levy)在聯邦法庭承認他利用網路和一個十四歲男孩在車上進行性交易,但他利用網路寄發兒童色情影片的罪名則被撤銷。二○○一年,喬治亞州的格溫納特郡總共偵辦了十二件和網路兒童色情或兒童性交易的相關案件。   有些人膽敢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性癖好,是因為他們相信不會被抓到。在九○年代,那可能是事實。當時執法單位的網路犯罪偵查技術遠遠不足,花了好幾年才趕上。   一九九○年代後半,網路進入數以千萬計的美國家庭。不過在那之前,歹徒早就開始應用這項新科技進行詐騙、偷竊及其他違法勾當。同時,執法單位及私人機構無不著手研究網路世界的行為,特別是性方面。統計數字顯示絕大部分的人上網是為了性探險,自我節制已不復見。在網路上所做的事,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網路世界成為無數美國人的新性愛樂園,人性的某個部分被釋放出來,在網路上流傳,從主流一直到邊緣。     17   羅賓森也縱身投入這廣闊的網路世界、肉慾橫流的聊天室和網路性愛,他打算好好施展過去三十年所學且日益精進的技巧。他的野心、他本能的衝動和他的聰明才智,在在受到這新科技的刺激。他必須迎頭趕上,好參與這嶄新的全球資訊網。他發現網路可應用在他的合法生意上,也可以拿來認識各地更多的婦女。一如往常,他需要更多的錢,與更多的異性接觸。他現在坐在家中,就能重操舊業,把作案目標轉到網路上,而家人是絕對不會起疑心的。   一九九五年底,羅賓森和妻兒在密蘇里貝爾頓薇琳路的家歡度五十二歲生日,家人是在他入獄期間搬到這裡來的。參加他生日派對的客人包括小女兒克莉絲汀的未婚夫凱爾.希普斯(Kyle Shipps)。他在草原村警察局擔任警察。克莉絲汀是所有孩子裡和羅賓森最親的,她長得美,忠心又熱情,並且崇拜、深愛父親,但未來,她對父親的愛將受到前所未有的嚴格考驗。   派對很熱鬧,羅賓森心情愉快,因為他的財富似乎又累積不少,同時有好幾個不同的收入來源。他和南茜才剛付頭期款,買下佛羅里達大松翅果一棟價值九萬五千美金、兩房、附有一塊空地的牧場式平房,打算送給長子小約翰和太太莉莎(Lisa)。他們剛剛生了寶寶,算是羅賓森夫婦的長孫(陸續還有六個)。剛當上祖父的羅賓森非常得意。   羅賓森和大兒子南下佛羅里達整修新房舍,兒子和媳婦計畫將來能改建為幼稚園。羅賓森希望小約翰和太太一家住在現有的房屋,他和南茜則另外在空地上蓋棟房子。現任時機成熟,羅賓森決定搬到別州,遠離堪城的一切麻煩,到一個沒人知道他的過去,也沒有執法人員緊盯不放的新地方重起爐灶(他現在仍得定時向觀護人報到)。不論他住在哪裡總有辦法開發新事業,況且網路可以幫他和世界保持聯繫,佛羅里達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是他的如意算盤告吹,新房子旁的那塊空地有個窪地和化糞他,根本不能蓋房子。羅賓森威脅要告不動產經紀人,對方也不甘示弱,反過來威脅他,這件事就不了了之。羅賓森最後還是決定留在堪城,雖然他亟欲改變。   他和南茜沒多久就搬離貝爾頓,住進奧萊斯一家拖車式住宅區聖塔芭芭拉莊園。園區街道以加州地名命名,羅賓森一家住在蒙特利路三十六號,該區地理位置較佳,房子也比別人大一倍。園區聘請南茜為經理,管理這四百八十四棟活動房屋。就鄰居所知,羅賓森沒有工作,他們經常看他開著小卡車進進出出,總是忙個不停,連和鄰居聊天的時間都沒有。他太太在園區裡很活躍,沒人知道她先生白天在忙些什麼。鄰居偶爾見到他在後院整理花草,或在前院種植天竺葵,在花圃上放聖方濟雕像或在門前裝設仿造的自由鐘。自由鐘旁有個牌子,上面寫著:爺爺的家。我們寵愛孫子。夏天,他家的草坪總是保養得整齊美觀;聖誕節來臨,他會把家裡佈置得美侖美奐,往往成為園區的焦點。   羅賓森為了增加財源,開了一家叫專業出版(Specialty Publication)的新公司,主要出版一份名為《組合屋製作》的商業雜誌,報導活動房屋業的種種資訊。這份刊物免費索取,只靠廣告收入維持開銷。它和另一份由吳爾芙克(John Woolfolk)在堪城郊區的草原村發行的刊物很類似。吳爾芙克知道這本雜誌發行後,寄信給羅賓森,要求他停刊。這一行不只吳爾芙克一人覺得這個競爭者傷害了這個行業的名譽,羅賓森在雜誌裡教導活動房屋屋主一些小伎倆,雖不致違反公認標準,也極不適當。他並未因此而退縮,照常出版他的雜誌。   羅賓森不管做什麼生意,都同樣友善、迷人。他現在捨西裝領帶,改穿高爾夫球衫及昂貴的平底便鞋,說起活動房屋來頭頭是道,讓不少人信服。羅賓森的魅力和稱頭的衣著打扮,讓他在商場上頗受歡迎,然而園區內有些女人卻覺得他粗魯、輕浮,說話常帶有性暗示,是個控制不住自己的中年男子。   羅賓森的鄰居,甚至於家人或常在他家走動的人,都不知道他每天早上等南茜八點半上班後,至少會開一台電腦(他有三台桌上型和兩台筆記型電腦),做他的正事,不過跟拉雜誌廣告沒什麼關係。他上網瀏覽聊天室或網站,和素未謀面的女人建立關係。一如過往,他非常關注她們,會詳細詢問個人資料,然後要求寄照片來,並回寄自己的照片給女網友。照片是用數位相機在野外拍的,照片中的他穿著打扮就像個有錢的牧場主人,頭戴深色西部牛仔帽,帽緣微微翹起,腳上瞪著一雙光可鑑人的黑色牛仔靴,穿著燙得筆直的牛仔褲、牛仔襯衫,打著一條波格領帶(譯按:美國西部人戴的一種有飾扣的淺邊領帶或皮領帶)。臉上帶著坦率親切的笑容,看來充滿自信、容易親近,這正是他希望外人看到的完美形象。   他在網路上有幾個不同的身分,有時化身成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有時是彬彬有禮的牧場主人。使用的化名也不只一個,從詹姆士.透納到JT,再到最新的奴隸主。這和他當初參與SM俱樂部時所用的名字一模一樣,不過只有在進入網路上最近興起的SM網站時,才使用這個新名字。他到這些網站上尋找喜歡任由男性主宰的女人,而且之前對希拉.費斯謊稱他在堪城的生活富裕、樂意助人的戲碼也一再上演。   羅賓森在網路上散播消息,表示他想結交異性,當愛人、朋友和支持者,還說可以供應對方的生活或幫忙找份好工作,並協助對方到堪城來跟他見面,進一步交往。羅賓森在網路上交往的女性遍及全美各地,甚至遠至海外。他提供她們一個機會,和有血有肉的男子一起探索網路世界的浪漫幻想。有些人沒多加理會,但有些人回應了,並認真考慮接受他的提議。有一天,她們會親自前來堪城看看羅賓森或透納或JT提供的美好願景。   羅賓森對網路世界的一切都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強調主人和奴僕的SM網站。SM世界充斥的不只是皮鞭、鐵鍊、地窖、項圈、手銬、皮衣、馬鞭及其他形形色色束縛身體的器具,也有很明確的遊戲規則。其規矩是一方支配,另一方放棄支配權:許多進行SM的人,必須在性愛過程中學習信任對方。肉體的痛苦是必然的,不過目的並非造成永久的傷害,更不是要置人於死地。對很多人來說,SM遊戲給予他們一個喘息的機會,暫時擺脫一成不變、枯燥乏味的生活或是單調沉悶的工作。   SM圈有自己的行話和安全語言(safe words),這些話一說出口,就表示過頭了,該停止了。另外有個叫哥羅人(Gorean)的圈子,沒有安全語言,也沒有規則,奴僕必須百分之百服從主人。哥羅人的概念來自哲學教授約翰.諾曼(John Norman)有關哥羅星球(Gor)的二十五本科幻小說。在哥羅星球上,所有女性都是男人的奴隸,必須滿足男人的各種性慾望。諾曼這個系列的第一本小說在一九六○年代出版,立刻吸引一群狂熱崇拜者,並獲得書籍收藏家的高度評價。隨著網路的發展,哥羅人的追隨者也經常出現在網路上,網路空間真是個與同好交流的絕佳地方。   羅賓森很自然受到哥羅人的吸引,他一向喜歡主控一切,和女人的關係尤其如此。現在他找到一個夢幻園地,女人心甘情願屈服於男人的掌控,有些甚至甘願為主人簽下契約,放棄身體自主權,有的連財產都可以不要。羅賓森這些年來毫不間斷、積極追求的三件事金錢、婚外性行為和支配他人,現在全集中在他的手提電腦裡,再也無須營造複雜的販嬰騙局或生意幌子,引誘求職的年輕女性,也無須再假裝他是個新時代的好男人,支持兩性在工作及家庭上平等,終於可以恢復真面目。網路提供他一個大顯身手的龐大新領域。   羅賓森透過網路及堪城另類報紙《情報週刊》(Pitch Weekly)的徵友廣告,尋找對他的遊戲感興趣的女性。他在該報紙的狂野版找到一個二十八、九歲的迷人非裔女性艾蕾莎.考克斯(Alecia Cox)。她的聲音軟綿綿,個性卻有點剽悍。她在報紙廣告上寫著:異性戀黑人女性,尋找成熟男性,彼此照顧。滿懷抱負的她,曾任播音員,目前在堪城擔任櫃台服務人員,有個女兒和她媽媽住在堪薩斯州的沙林納。她想進演藝圈,自己拍了專業沙龍照,背面寫上履歷,空中藝名是莉莎.福克斯(Lisa Fox),而且很有企圖心,只是時運不濟。羅賓森回應她的廣告沒多久,他們就達成協議:她當他的情婦,他每月支付她兩千美金,但羅賓森要她隨時配合他的需要,並一絲不掛等待他的到來。他只在白天來找她,聲稱自己雖然已婚,和太太已沒有肉體之歡,正準備離婚,還說自己是個成功企業家,經營一家賣泳池設備的店和水耕栽培的事業。吹噓自己認識許多大人物,包括有次搭乘空軍一號時認識了柯林頓總統。他讚美艾蕾莎很聰明,會是出色的個人助理。羅賓森的話讓艾蕾莎大為佩服,心甘情願當他的情婦。   他們的肉體之歡並不包含SM遊戲,可是羅賓森的確用夾子夾她的乳頭,也用項圈綁住她的雙手。在陰柔的外表之下,艾蕾莎其實是個強悍、精明、懂得城市生存之道的自信女性。頭一次,羅賓森遇到了對手。艾蕾莎很敢於開口跟他要東西,而且要了不少。羅賓森給她的錢不若先前承諾的那麼多,而且偶爾跳票,不過這段關係還是維持了好幾年。有次,羅賓森要艾蕾莎簽署一份奴隸合約。為了討他歡心,她簽了。有陣子,她在一家運動俱樂部工作,必須在其他人面前寬衣解帶,因此羅賓森在她的臀部寫上他名字的縮寫JR,好似她是他的私有品牌,那兩個英文字母黏在一塊,看來還真像某個品牌名稱。羅賓森要俱樂部的會員知道,她是別人的財產。   他會送衣服給艾蕾莎,但她覺得很不尋常。男人竟有女人的衣物,其中很多都不合她的風格和尺寸,而且都很舊了。有次看到他的小卡車後面載了一整箱女裝,在他租的公寓還有好幾箱。艾蕾莎邊挑衣服,心裡邊琢磨這些女裝到底打哪來。後來,她挑了一件白色背心式內衣、一件黑絲絨襯衫和一件綠絲絨洋裝。羅賓森跟她解釋,這些衣服是以前的女員工留下的。艾蕾莎沒有追問,羅賓森也沒多作解釋,她並沒有想到這些衣服可能是羅賓森以前的情婦所有。   羅賓森送給艾蕾莎一只金戒指,要娶她為妻,還要艾蕾莎告訴他,她有多愛他。特別是在做愛的激情時刻,他要艾蕾莎一說再說,這些話就跟性一樣重要。也許羅賓森想藉此讓她投入更多情感,不過她的確滿足了他內心深處的某種情感需求。需要、慾望、軟弱和暴力種種渴望的驅使,羅賓森和女人牽扯不清。不管在家或其他地方,他所有時間幾乎都和女人混,沒幾個男性友人。如果有,也只是想從他們身上獲得好處。他渴望女人的陪伴,卻也常得想方設法擺脫女人。   一九九八年秋,艾蕾莎要求羅賓森運用關係幫她找份娛樂圈的工作。她給他幾張宣傳照,羅賓森卻說他需要附有社會安全號碼的正式文件。她退掉了公寓,因為羅賓森要僱她一起到國外出差,陪他和倫敦、巴黎、澳洲的客戶閒聊。他讓她住進佳西飯店,並答應幫她申請護照。結果出發日期一改再改,艾蕾莎的家人開始心生懷疑。羅賓森要艾蕾莎先寫好旅途中預備寫給親戚的書信,她問他為什麼,他只說到國外會很忙,沒有時間做這種雜事,還堅持她寫上未來幾個特定日期。   在他們預定飛住倫敦的前一晚,羅賓森有個不尋常的舉動。儘管他的不忠行之有年,他很少跟情婦渦夜。他這晚都和艾蕾莎在一起。當他開著白色小卡車出現在旅館時,艾蕾莎注意到車子拖了一個活動屋,床上還有一箱衣物。隔天早上,艾蕾莎大約五點鐘醒來,羅賓森還在睡。她把他叫醒,結果他非常生氣,氣她比他早醒,搞得她一頭霧水。他從床上跳起來、淋浴,很快地離開,說有事要辦,叫她早上十點到餐廳跟他碰面,為這趟旅行作最後準備。她依約前往,可是羅賓森爽約,也沒打電話。   她一直撥電話,想問清楚是怎麼回事,但是他都沒接。結果,她落得失去工作,也沒有地方可住,被逼得只能暫住親戚家。幾個月後,艾蕾莎又在同一份報紙刊登交友廣告,羅賓森再度回應,艾蕾莎很高興又有他的消息並渴望和他再續前緣。艾蕾莎和其他許多女人一樣真心喜歡羅賓森,即使他失約不付錢。羅賓森對女人有莫大的吸引力,有些女人甚至覺得他無法抗拒。他向她解釋他先前爽約是因為她對他不忠,令他很難堪,他無法和一個他不信任的人一起旅行,也無法容忍一個他不能控制的人。他們重拾前緣,一九九九年夏天,羅賓森說服她授予他法律權限處理她的一切事物。同時,也開始和其他諸多女性來往,和艾蕾莎漸行漸遠。   很久以後,艾蕾莎才恍然明白,她相信那天早上羅賓森在她身旁醒來大發雷霆,是因為他在計畫一件和出國旅行無關的事。她猜羅賓森打算那天稍晚謀殺她,才要她簽署那些文件並授權他全權處理她的事。她相信卡車後面的活動屋是要用來載運屍體的,不巧她比他先醒來,壞了他的計畫,他才會氣沖沖地離開飯店。她花了好幾年才弄明白這一切,而且合情合理。那天早上她意外提早醒來,救了自己一命。     18   九○年代中期以前,羅賓森忙著和不同背景的女人談情說愛,她們的年齡、種族、身材體型、教育程度和經濟狀況不盡相同。若說他以前匆忙、草率,那麼他現在更是如旋風般來去匆匆,不論在線上或離線。他不斷談著網路戀情,對象來自四面八方,包括德州、肯塔基、田納西、英國和加拿大。他試著說服美國本土及海外的女網友到堪城和他共享時光。有些拒絕他的提議,有些欣然接受,拋下一切,離鄉背井來和這個迷人、有說服力的鄉紳見面。他還要求一些人簽訂類似以下格式的奴隸契約:   奴隸契約書(這份契約基本上適用在主人和奴僕之間)   出於本身自由意願,今天(日期),我(奴隸名。以下稱奴隸同意(主人名。以下稱主人)完全擁有我的身心,直到契約失效為止。   在這段關係中,我會隨時將身心和情緒的清醒擺第一位。   我將始終服從主人,全心以您的快樂和幸福為第一考量。除非您希望或允許,我願放棄自身的快樂、舒適或滿足的權利。   我會努力重新塑造我的身體、習慣和態度,以符合您的要求。我將盡最大的努力取悅您,使您快樂倍增,也願意虛心接受批評,將它當作是進步的動力,而非遺棄的威脅。   我願放棄個人隱私,對您毫無保留。   我瞭解並同意,若是我未盡全力配合或滿足您的慾望,我願接受嚴厲的懲罰。   我瞭解所有的懲罰與過錯的比例是五比一。   在性命無虞且不損及謀生能力的情況下,我願意無條件接受您施加在我身上的種種作為,不論是為了令您愉悅的懲罰,不論什麼目的,也不管有多痛苦或多屈辱。   合約裡准許奴隸使用安全語言,如果施虐行為太痛苦或太危險、超過身心負荷的話。另外,奴隸同意兩天內完成主人編派的所有任務,並在二十四小時內回應主人的召喚。以下是契約後半部的條款:   我瞭解,若我使用任何您認為不符合奴隸身分的話語,我必須自動接受懲罰。萬一您忘記,我有責任提醒您。   我明白必須對您坦承以告我的感受(即使我認為您可能不認同)。我也明白我的感受不可能會錯,只代表情況可能需要處理。   我瞭解主人會替我的身心健全著想,毫不吝惜地回報我所有的努力。我將始終維持一段安全、清醒、純自願的關係。   令羅賓森訝異和高興的是,似乎永遠有一堆女人願意讓別人支配自己的生命。對她們來說,主奴關係建立在情感依賴、甚於肉體交歡的基礎上。沒有人會找別人來傷害自己的身體,她們追尋的是透過精心編織的幻想得到感情出口,自然容易成為來自堪薩斯的成功企業家或牧場鄉紳的目標。   查爾斯.曼森、大衛.柯瑞許(David Korersh)以及吉姆.瓊斯(Jim Jones,譯註)都和羅賓森的個性相似,不過他們之中沒有一個利用網際網路,也沒有機會坐在鍵盤前引誘人上鉤,藉此掌控世界。他們三人都很有活力、口才便給,更重要的是,他們深諳人的心理,懂得如何利用,都向每個人保證生活會更好(正如曼森在監獄的訪談中提到的:每個人都在尋找寄託,只需找出他們尋找的是什麼就可以了。羅賓森很快就發現這些女人追尋的目標,而且經過多年磨練,技巧精進到堪稱敏銳的受害者心理側寫員。他還擅長使用她們的語言,不論對象是市長的助理、妓女或者是陌生人。他在自拍數位照上圓胖可愛的外表,不帶一點威脅性。羅賓森很會善用這點,一發現對方的弱點每個人都有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進行。   那些回應他的女性呢?吸引她們的是什麼?為何願意和羅賓森這樣的人接觸?   有個談過網戀的女性說道:男人的性格愈反覆無常、愈暴躁易怒,我就愈想安撫他、照顧他。男人的侵略性較強、強調肉慾,女人比較具有母性、喜歡照顧人。愈喜歡照顧人的女性,愈容易被具強烈性癖好的獵殺者吸引,滿心以為可以改變他們,變得更好。她們會以某種方式向獵殺者傳達她們的信念:我的時間、技能、頭腦和身體都聽候你的差遣,我的一切都屬於你。這就是兩性結合的心理機制,目的是替兩人創造最美好的生活。這對女人是根深蒂固的想望。羅賓森的太太也好,其他女人也罷,甚至是耽溺於SM世界的女人都是屬於這一類型。   這類女人不畏危險,對她們而言,就像走高空鋼索,充滿驚險刺激,也像去賭城,將所有的籌碼押在同一注,後果可能是全盤皆輸,可是不賭上全部,根本沒有樂趣。和危險的男人在一起就是個驚險刺激的大賭注,受害愈深、愈不穩定的人,愈會尋求自我傷害的驚險事物。假使男性能瞭解他們與生俱來就有性侵略性及暴力的衝動、但不施加在女人身上,那他們或許可以理解女性為何能將自己置於危險中,卻不擔心事情會出錯。   這當中當然不乏否認的機制在作祟,那也是促使女人甘冒危險的因素。否認衍生自我們和生命力的關係,那是女人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亦即女性與孕育生命本身的根本連結。有些女人感情不順遂時會過分依賴這樣的連結,自我安慰:最壞的情況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我一定會得救。她們自知自己身陷險境,但無論如何會受到保護,一定可以脫身。其實唯一真正能拯救她們脫離險境的,是她們自己的決心。   另一個進行過網路性愛的女性承認:對很多女性來說,玩網路性愛和權力有關。妳可以創造自己的幻想,付諸實行,並掌控全局。可利用性來支配男人,在家裡就能辦到,又安全、又隱密,不需要面對面接觸,也無須忍受有個傢伙趴在妳身上,對妳做出自己可能不喜歡的行為。若情況難以收拾,只需登出,一切就結束了,不會有人來興師問罪。   另一位曾在網路聊天室打情罵俏的女士表示:很多女人都瞭解感情關係並不是她們真正想要的,只需要經擠上的援助。金錢可以驅使她們做出超乎想像的事。   羅賓森在某些方面簡直就像個淫媒,不論在網路上或現實世界裡,都擁有一群女人。色情行業裡,皮條客必須評估他旗下每個女人的需求和弱點:有的需要毒品;有的渴望穩定的感情,喜歡聽甜言蜜語;還有的對恐懼反應強烈。不管怎樣,他都必須準確找出並滿足她們心理上的核心慾望,才能確保生意運作順利。皮條客不僅要聰明、有彈性,還要足智多謀,對女人特別敏感。警方相信羅賓森在八○年代曾經營色情行業,現在他似乎把經營技巧轉移到其他領域。九○年代,他扮演女人的父親、愛人、丈夫,甚至未婚夫的角色,只要他看出身邊女人的內心需求,不管那是什麼,他都渴望且能夠滿足她們。   羅賓森在聊天室裡認識了一個來自田納西的女孩,他給她一個職務,在他的新公司專業出版社負責電腦方面的工作。可是她對奴隸主人關係的興趣遠勝過工作本身。羅賓森要她簽奴隸契約。其中要求她交給他一萬七千美金,裡面包括她過去幾年的退休積蓄。她開了一張支票給羅賓森的專業出版公司,他保證會將那筆錢轉投資,不過自此她就沒再看過這筆錢。後來,她向羅賓森問起錢的下落,想要回來,羅賓森根本不理會。   她和其他羅賓森騙過的男男女女一樣,一開始很猶豫該不該追問那筆錢的去處,畢竟他們關係匪淺,況且有那份奴隸合約在,她可不想自取其辱。但是她在個人退休帳戶裡的錢一被領走,國稅局馬上要求她提出說明(過早提領退休帳戶裡的錢,必須繳交高額罰金),因此她不得不試著跟聯邦探員解釋,還聘請了律師追回她的損失,但是那筆錢早就不翼而飛。   當她訴諸法律追討損失的金錢時,羅賓森正和網路上一個加拿大女子打得火熱,她也簽了奴隸合約,並同意遵守他的命令。要求她把他的名字縮寫刺在身上,但她表示要碰面後才肯(他們自始至終從未見面)。另外,羅賓森也在網路上認識一位來自肯塔基的祖母級女士。她擁有自己的事業。羅賓森回應她的徵友廣告,她開的條件是必須超過四十五歲,經濟狀況穩定。羅賓森以詹姆士.透納的化名,寄給她一張作牛仔打扮、站在草原上的標準自拍照,自稱是個富有、努力工作的企業家、稱職的好父親。   過了大約三個月,那名女士和羅賓森再度交換電子郵件,分享彼此對SM角色扮演的共同興趣。她聲稱在生活上的每個方面她都很獨立,唯獨性這方面不然。她藉由某個BDSM(Bondage Discipline Sado Masochism,即綁縛、調教、施虐、受虐)網站的徵友廣告認識了羅賓森。她在網站上的化名是羅拉蕾(Lauralei)。她和羅賓森交往,不光是因為他們有共通的性癖好,也因為羅賓森個性敏銳,願意談論個人感受和情感,不管是在網路上或電話上。他不害怕談感情或是建立超越肉體的親密關係,而且很投入,樂於表達。聽到她哥哥死於癌症,更花了很長的時間安慰她,就像當初希拉.費斯提到黛比醫療問題的官司時,他不吝給予安慰一樣。他告訴羅拉蕾,她可以依靠他,因為他可靠又有憐憫心。   他希望她到堪城來,讓虛擬關係提升到實質關係。羅拉蕾覺得這個提議很誘人,不過她需要好好考慮考慮。   羅賓森和羅拉蕾交談時,曾透露他在網路上認識另一名女性,是住在印第安那州的年輕女大學生。羅賓森向羅拉蕾一五一十地描述那個大學生是如何離開普渡大學來到堪城和他廝守。他說她怪誕的外表讓他嚇一大跳,尷尬不已。她擦黑口紅,一身黑服,身體許多地方都穿了環。他承認她的樣貌比他想像或希望的要誇張許多,畢竟他是個生意人、老闆,某些私生活必須完全保密。所以每當他們一起外出,他總是刻意和她保持距離、推說她是朋友的女兒。因為這種種緣故,羅賓森告訴羅拉蕾,他決定將她送回印第安那。儘管羅賓森將這名女大學生描述得活靈活現,他從未提過她的名字。   有段時間,羅賓森都沒回覆羅拉蕾的電子郵件,她問他原因,他推說最近很少用電腦,因為他在奧萊斯南部、一小時車程的地方買了座新農場,大部分時間都耗在那裡。他邀她來參觀,但她拒絕了,一部分原因是羅賓森不太願意透露個人背景。最後她對羅賓森失去興趣,不再通信,幾乎忘了這號人物。若不是後來警察聯絡她,問起她的名字為何出現在他的電話帳單上,她才想起這段關係。她跟警方解釋她哥哥過世時,這位來自堪薩斯、充滿同情的體貼男士是如何在電話上安慰她。後來,她才慢慢瞭解羅賓森不僅將自己的牛仔裝玉照寄給她,也寄給了全美各地女性。她找出羅賓森的電子郵件,但為時已晚。 譯註:大衛.柯瑞許為美國大衛教派教主,一九九三年因教派非法持有軍火、藏匿槍械,在德州瓦克市的莊園遭當局包圍,對峙五十一天後,領導八十多名信徒在大火中集體自殺。瓊斯為美國基督教牧師,後自創人民之殿教派,自任教主,於一九七八年號召全美九百多人在南美圭亞那的瓊斯鎮集體自殺。     19   那個離開普渡大學,來到堪城和羅賓森廝守的年輕女大學生名叫依莎貝拉.勒維卡(Izabela Lewicka),一九七九年生於波蘭,父母都是科學家。一九九三年,她十四歲時,全家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舉家搬到印第安那州的西拉法葉,普渡大學的所在地。她父親安傑(Andrzei)在普渡大學物理系覓得教職,母親妲努塔(Danuta)則找到研究助理的工作。依莎貝拉很有藝術天份,舉凡畫畫、陶藝和服裝設計都非常在行,她在西拉法葉高中時也努力朝這個方向發展。她叛逆的天性、特殊審美觀及交往的同伴,讓她的打扮與眾不同。個子瘦小的她,留著一頭棕色長髮,帶點波希米亞風情,穿著以深色絲絨洋裝或黑色衣服居多,滿身銀製飾品,還戴鼻環。   她在大學校園內由學生經營管理的咖啡館,結識志同道合、大她幾歲的珍妮佛.海斯(Jennifer Hayes)和另外兩個女生。她們在戲劇、藝術、異教信仰、怪誕的生活方式和BDSM上,有共同的興趣。依莎貝拉告訴珍妮佛,她曾到芝加哥那些進行捆綁、懲罰等性遊戲的地窖和遊樂室探險。她深深迷戀生活的黑暗面吸血鬼和死亡意象。她們喜歡聚在一塊談論BDSM的好處和其中深層的心理遊戲,不像SM純粹只有施加或接受痛苦。   BDSM的世界非常強調保密,就算依莎貝拉和珍妮佛感情愈來愈親密,並不願彼此分享主人交代給奴隸的所有任務細節。   依莎貝拉很有繪畫天份,打算以藝術為終身職志,一直到某件事改變了她的人生。她一頭栽進BDSM世界,愈陷愈深,不過仍和父母及妹妹住在一起。她開始在家裡上網,利用白天或凌晨時分其他學生都在睡覺或作功課的時間登入網站,進聊天室和世界各地的陌生人聊天。她本來就想像力豐富,虛擬的網路空間更讓她的想像力無限延伸。   她一直在想像更美好的事情。她母親如此說道。   在網路上,她可以恣意幻想,任意變換身分。獨自一人坐在房裡,和從未謀面、只能想像的人透過網路交談,是很令人陶醉。感覺就像住在一個虛幻國度,但同時又是真實的。很快地,她的觸角伸進較隱蔽的領域,參觀性網站,探索不同的生活方式。她父母和她妹妹全不知情,只知道她花很多時間上網,導致課業荒廢,成績退步。網路就像個大型遊戲,參與的人愈多,遊戲就愈玩愈大。原本是五個人,一下子就增加為十人,十人一下子就激增為上百人,擴增速度驚人。   每次依莎貝拉登入網站,就會收到新的電子郵件或轉寄信件,在這人山人海的網路世界裡碰到渴望與外在世界連結的人。網際網路不可預測,刺激動人,能得到私密的快感。每次上網,依莎貝拉都和陌生人一起探索新網站。有些人後來成為她的網友。一九九七年,她在網站上瀏覽時,遇到一個住在堪薩斯的人,她決定要見他一面。這人自稱是版權代理商,可聘她為祕書。她則提到自己的藝術天份,加上兩人共同的性偏好,於是這人請她為他的BDSM書稿畫插圖。他自我介紹是個經驗豐富的支配者,不斷在尋找好學生,很樂意教導她操控他人的精細技巧。想逃離印第安那、在美學上一展長才,並成為BDSM學徒的依莎貝拉,一下子就上鉤了。   同年六月,她離開印第安那,前往向日葵之州堪薩斯。她的決定嚇壞大家。珍妮佛得知此事,警告她別去,可是依莎貝拉不為所動,把畫作、素描、書及傳家寶匈牙利咖啡壺、波蘭的臼和杵,連同衣物通通塞進那台龐蒂克老爺車,其中包括一幅橘色大型印象派油畫。此外,還帶了幾套被單,其中一套是墨綠、褐紅相間,印有鋸齒圖案。她跟父母說,她要到堪薩斯網友的公司當實習生,但說得模稜兩可,父母想盡辦法阻止她,但徒勞無功。抵達堪城之後,她只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家人,告知新地址在麥凱夫大道,此外很少聯絡,因為她覺得他們不贊同她的決定,尤其是她父親很努力說服這個獨立的女兒,行事務必小心謹慎,可是莎貝拉態度堅決,堅持待在堪薩斯開始新生活。   她父母耐心地等了兩個月,期待她再捎來消息,但她始終沒聯絡,於是他們開車到堪城一探究竟,結果發現麥凱夫大道的那個地址竟不是公寓,而是歐佛蘭帕市一個郵件信箱服務中心。該中心的服務宗旨是不得洩露客戶的地址,依莎貝拉的父母在沮喪、困惑的心情下,在堪城停留一天即返回印第安那,既沒找到女兒,也沒通知警方。   我們希望她在秋季新學期開學前會回來。她父親一度這麼表示。   他們一回到印第安那,旋即收到依莎貝拉寄來的電子郵件。她爸爸察覺事有蹊蹺,於是用波蘭文回信,想確認寄信人是依莎貝拉,結果女兒也用波蘭文回信,提到只有家人才即道的私事。她的信都寫得很簡短,像是我很好,別擔心我,或是我要獨立過我的生活之類的,一概沒提到實習工作、個人的生活狀況,以及在堪城的冒險經歷。   安傑.勒維卡害怕,如果照自己的疑慮行事,或是報警處理依莎貝拉寄來的電子郵件,恐怕再也收不到女兒的來信,畢竟這是他和女兒唯一的聯繫管道,因此決定不報案。事態不明,陷入膠著,然而依莎貝拉的父母還是持續收到她的電子郵件,並選擇繼續隱瞞一切。   一九九七年,在依莎貝拉來到堪城不久,這個年輕女孩就提出結婚申請,對象是約翰.安東尼.羅賓森。安東尼並非羅賓森的中間名,可是申請書上的出生日期和羅賓森的吻合。後來經查發現他們沒有任何結婚紀錄。翌年,依莎貝拉進入江森郡社區大學就讀,在註冊單的姓氏欄填了勒維卡.羅賓森。她選修了繪圖基礎課程,戴一只紅寶石婚戒上課,還展示給老師看。她喜歡誇耀自己嫁給年紀較大的男人,但是羅賓森從未公開介紹依莎貝拉是他的妻子,反而說她是養女或是捷克來的姪女。由於她打扮怪異,羅賓森和生意上的朋友見面時,都會刻意和她保持距離,但在其他公開場合則毫不避諱地撫摸她。當有人問及她為何沒和先生住在一起,她回答,這樣並不恰當,況且他們這樣的組合恐怕會招來鄰居不友善的對待,分開住最好。她只有十九歲,羅賓森五十四歲,多數人都不理解、也無法接受他們年齡上的差距。   不為人所知的是,依莎貝拉同意當羅賓森的奴隸。他們簽了一份合約,羅列一百多條她必須遵守的條款,包括她在床上必須配合的種種細節。為回報她所做的一切,羅賓森會在經濟上支助她,她可無後顧之憂地將大部分時間花在畫畫上,或是閱讀她酷愛的神祕文學。合約裡並載明羅賓森可以拍攝她的裸照。照片中的她,肚子上橫擺一根皮鞭,兩腿張開,斜靠在床上,床上鋪著她從家裡帶來、褐紅墨綠相間、印有鋸齒圖案的床單。   一九九八年三月,羅賓森透過房地產經理珍妮佛.邦妮達特(Jennifer Boniedot),在奧萊斯租了一棟公寓。他照樣自稱是專業出版社的負責人,承租公寓是拿來當員工到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市就職前的訓練所。事實上,他應該打算將來自美國各地的女人帶到這個公寓,夜晚盡情工作,白天安靜休憩。但在邦妮達特的印象中,只有一個女人住進這棟公寓,就是依莎貝拉。羅賓森向邦妮達特宣稱,依莎貝拉是他的養女,因為父母施虐,他幫助她脫離苦海。   羅賓森總是很忙,忙著和其他女人鬼混,忙著做生意,忙著照顧家人。為了打發時間,依莎貝拉開始和其他人往來。她經常光顧歐佛蘭帕克市的一家舊書店,那裡專門販賣已絕版的稀有書籍。書店老闆是麥耶斯(Robert Meyers)。在他看來,依莎貝拉在這個市郊社區非常突出,因為她一口東歐腔、一身黑色洋裝,掛滿眼花撩亂的華麗銀飾。此外,她口齒清晰,謙恭有禮,令他印象深刻。除了教科書及藝術書籍,最吸引她的莫過於描述神祕世界的書。她買了全套沙崙女巫審判,以及介紹有毒植物及草藥和女巫、吸血鬼的歷史書籍。她向麥耶斯誇耀,她以擁有東歐血統自豪,因為那是吸血鬼德古拉的家鄉,還表明她嫁給一個年紀大她很多的男人。有次,她就和那老男人一同出現在店裡,老闆記得那男人相當臃腫,不過讓他嚇一跳的是依莎貝拉頸上佈滿鐵釘的狗項圈。   羅賓森不在時,依莎貝拉的打扮和行為愈來愈大膽。她認識了一個叫艾力克.柯林斯(Eric Collins)的年輕人,他是某個吸血鬼角色扮演團體的一員。在依莎貝拉表明她來自德古拉的家鄉後,該團體欣然接納她。他們一般約在市郊一家購物中心外碰頭,一起進入附近樹林,在樹林間移動,進行想像的遊戲,包括以木樁插入心臟。這個遊戲有繁複的規則、儀式和統計資料,但是沒有暴力。用來插入心臟的木樁不過是一張紙片,上頭寫著木樁兩字。愛幻想的依莎貝拉很喜歡這個遊戲,可以好好發揮她的想像力和藝術天份。她在這團體的稱號是獨一無二。她的父母大概無法想像,她和新朋友在深夜快速穿梭樹林間,在虛幻的國度玩遊戲。依莎貝拉也到過柯林斯的公司。他在歐佛蘭帕克市一家叫快件標誌的公司工作,依莎貝拉特地幫專業出版杜訂了一個旗幟。有天,她和羅賓森一起去取件,羅賓森見到柯林斯,往意到收銀機旁有本討論吸血鬼角色扮演的書。他並不知道依莎貝拉認識柯林斯,隨口說出:我太太也喜歡玩這種遊戲。依莎貝拉不吭氣,沒有透露柯林斯就是她的森林玩伴之一。   羅賓森後來讓依莎貝拉搬到另一棟位於奧萊斯邊溪九○一號的公寓。這次,他也告訴房地產經理茱莉亞.布朗(Julia Brown),他開的專業出版社,需要一棟公寓訓練來自全美的女性員工。他簽了一年租賃合約。布朗唯一見過的員工,是個充滿異國風操著歐洲腔的年輕女人。   當依莎貝拉和柯林斯一起扮演吸血鬼,在羅賓森的面前扮演姪女、女兒、妻子、員工以及奴隸的同時,她父母愈來愈擔心她的處境。她不再用波蘭文回信,還說今後的信只用英文寫,她準備結婚,從今以後只用丈夫的語言和親戚溝通。   她母親極想知道有關女兒的線索,於是進到依莎貝拉的房間,仔絀檢查她留下的幾樣東西,發現一張上了年紀的男人照片。他穿著牛仔裝和靴子,站在一片草原中間,臉上還帶著微笑。她很驚訝女兒竟有歲數大她這麼多的男人的照片,不禁想知道照片中人是否和她女兒有所牽扯。她非常困惑氣餒,想破頭也不明白女兒為什麼要離家,更無法理解她為什麼連生日或假日都不打聲招呼。   一九九九年秋天,依莎貝拉告訴那位開書店的朋友,她很快就要搬離堪城,不再回來了。他聽了很失望,因為他很喜歡依莎貝拉,也很遺憾失去這位常客。據她說,從今以後她丈夫會來幫她買書。   沒過多久,依莎貝拉的父母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告知她最近結婚了。父母震驚之餘,回信問女婿叫什麼名字,她回說她不方便告訴他們。   我很高興我結婚了,不想被打擾。依莎貝拉這樣寫道。   她還表示,不會再回印第安那。她丈夫很有錢,在一家大公司任職,常出差旅行,她要陪他到中國和瑞士出差。這些話聽來不像依莎貝拉會講的話,於是她父親回覆:我不確定妳是不是依莎貝拉。她回信提到妹妹的小名來證明她的身分,她父親就信以為真。他們後來邀請依莎貝拉和她的夫婿回家過聖誕節,但依莎貝拉說:不可能,我很忙。稍後,他們又收到依莎貝拉寄來的電子郵件,提到她人剛到瑞士。   二○○○年四月十一日是依莎貝拉的二十一歲生日,她父母寄了一張支票給她當生日禮物。三天後,他們收到她女兒的最後幾封信之一,她寫道:我們在中國鄉下待了兩週慶祝我的生日,也是老公給我的驚喜。接著又說,她正在遠東學習新的繪畫及上釉技巧,她很喜歡。如果是要讓她父母放心,她在地球另一端過得很好、無須掛念,這些信一點也消除不了她父母的恐懼。   在堪城,沒人再見到羅賓森和依莎貝拉的身影,他以前常和她一同出現在公共場合,她的缺席自然引起了注意。他早就終止邊溪九○一號公寓的租約,理由是他擔心會打擾其他房客。有人問起他身邊那個打扮誇張的年輕女孩時,他則答道,她和男友吸大麻被抓,已被遣返捷克。   羅賓森的太太也注意到依莎貝拉不見了。依莎貝拉在羅賓森的出版公司上班,南茜知道她,也清楚她和羅賓森的關係。她感覺得出來,羅賓森深受依莎貝拉吸引,這年輕女子嚴重威脅到她的婚姻。羅賓森過去不忠的紀錄多如牛毛,這一次卻最為棘手,可能真的會離開她。畢竟孩子都長大了,家庭或是這段婚姻已沒有什麼值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