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煙雲 中國傑物傳

第13章 (第13則) 鄭和

中國傑物傳 陳舜臣 8376 2023-02-05
前司馬遷,後鄭和。司馬遷被去勢的鬱結,可以說都轉化來撰述《史記》;而鄭和可能也把他的鬱結極力投入皇帝指令的下西洋活動吧!在無言中,他彷彿對我們訴說著這一點。      【被獻給燕王朱棣的少年宦官】   十五世紀初的鄭和下西洋,的確可謂是人類之壯舉。   其實他下西洋是奉明永樂帝之令而出航的,由明帝國在財政上給予支持。但是總指揮官鄭和的聲譽並不曾稍減。七次下西洋都是由鄭和負責指揮,因為除他之外別無適合的人選。光是從每次超過二萬名的人員都能指揮裕如來看,可以說鄭和的才幹非比尋常。   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以這樣的功績,鄭和並未獲得應有的評價。他是一名失去男性機能的宦官。這點似乎使鄭和的評價略微降低。然而,成為宦官是在少年時代的事,他並沒有犯任何罪。只因是宦官,便降低對一個人的評價,這不過是偏見而已。

  鄭和以現代的話來說,是出身於少數民族。換言之,並不是漢人,而是元代時所謂的色目人。舉凡非蒙古族或漢族的各類種族的人,都泛稱為色目人。他主要屬於西方人的血統,至於究竟是維吾爾、伊朗、還是阿拉伯人,就不太清楚了。   以少數的蒙古人來統治中國的元朝,為了控制占絕大多數的漢人而用盡各種方法。雖然同是漢族,他們把原本屬於金國的北方人與以前南宋領地內的人分為漢人及南人(蔑稱蠻子),將漢人置於南人之上,使得多數派分裂。然後再把蒙古人以外的非漢人稱為色目人,將之置於漢族之上。色目人因而被當成準支配階級,成為蒙古人親密的合作夥伴。這裡順便一提,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也被劃歸為色目人。   關於色目人鄭和的家世,據說其祖先曾率一千名士兵加入成吉思汗的西征而受封為咸陽王,於是代代居於雲南。明太祖朱元璋驅逐元政權,於公元一三六八年創立新王朝,但初期雲南尚未列入版圖。建國十五年後,才由征南將軍傅友德率領大軍平定了雲南。

  鄭和在出發下西洋前,曾要求禮部尚書李至剛為他的亡父寫墓誌,父親死於洪武十五年(公元一三八二年),正是明軍平定雲南的那一年。以親蒙古階層而在雲南擁有特權的其父,也許是被討伐而死。當時,十二歲的鄭和似乎被去勢,理由可能在於他是特權色目人的子弟。投效明朝成為宦官的鄭和,當然不會把這件事寫在父親的墓誌上。鄭和成為宦官的經過完全不明。大概是在色目人的良家子弟中,明軍以思春期之前的少年當宦官吧!鄭和的哥哥馬文銘就沒有被去勢。   鄭和的十二世孫媳之墓也已被發現,由此而知其遠祖是賽典赤贍思丁。這個人在《元史》裡有傳,曾以中書平章政事(宰相)的身分被派遣到雲南,在任六年,據說死於當地。在任期間,興建孔廟、明倫堂,購買經史文獻,設學田(維持學校經費的田地),尤其致力於教育。他死時,據記載是百姓巷哭,交趾(越南)使者說號泣震野,看來似乎施行了善政。忽必烈下詔命雲南的官員們不得更改他所定下的規則。

  鄭和據說是這個人的五子馬速忽的子孫。鄭和當然也姓馬,但據說是永樂帝命他改為鄭姓。父親的墓誌上就有說賜姓鄭。但是,似乎也有用本姓的情況,他江寧(南京)的宅邸附近被稱為馬府街,這在地方誌裡可以看到。   雖然是回教徒,但遠祖熱心於教育,創辦了儒學學校,鄭和當然也學過四書五經。父姓馬名哈只,祖父名也是哈只,墓誌上這樣記載。父子同名好像很奇怪,但哈只是給予麥加朝聖信徒的稱謂。可見鄭和的父親和祖父都曾前往麥加朝聖。無疑地,他們是虔誠的回教家庭,同時也具有朝聖麥加的經濟能力。而鄭和從小可能就聽父親及祖父談起過,有關中亞草原及阿拉伯沙漠之旅的故事了。   研究明史的學家吳晗(原為北京副市長,因戲曲《海瑞罷官》而遭文革派迫害致死)對鄭和被去勢、成為永樂帝的近侍這段經過,有如下的推測:

  明初派遣至各地的諸將領,似有將捕虜的少年去勢後供作雜役的風習。凱旋南京的將軍們,將戰利品獻給皇帝及皇族。俘虜也是一種戰利品。被去勢的少年們可能也就這樣被獻上。獻給皇族的,必選美而伶俐的少年。眉目清秀的少年鄭和便被凱旋而歸的將軍獻給皇帝(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   於是,鄭和便事奉當時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後來朱棣與姪子建文帝交戰四年中,終於成功地奪得帝位。在這場史稱靖難之變的戰役,鄭和以朱棣部下的身分加入戰局,據說立下了戰功。關於戰功的內容,史書上並無具體記載,但是它發生在鄭和二十九到三十二歲這段盛年時期。   朱棣即位,定年號為永樂。他就是明成祖,但多半時候被稱為永樂帝。宦官是在皇帝身邊服侍的人,也就是皇帝最親近的近侍。由靖難之變中鄭和的戰功未被具體記載於史書的情況看來,也許他是達成了機密性的任務。鄭和被永樂帝拔擢為太監,這是宦官中最高的職位。

  【身長九尺,眉目秀麗,步姿如虎】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樂三年(公元一四○五年)六月出發。這不能不說是件可驚之事。   據說有巨船六十二艘,乘載官兵二萬七千八百多人。   巨船長四十四丈(一百五十公尺)、寬十八丈(六十二公尺),依照專家的計算,這相當於目前八千噸級的船。如果由九十幾年後達伽瑪繞過好望角,發現印度航線,當時的旗艦僅相當於一百二十噸來推想,這真是令人難以相信的巨船。事實上,有一派強力的說法,認為《明史》上所記載的船隻尺寸誇大不實。但由一九五七年在南京郊外出土的巨大船舵來看,這個疑慮便消失了。   永樂三年這個時期是值得注目的。拼得你死我活,為期四年的靖難之變結束於建文四年(公元一四○二年)六月,翌年改元為永樂。經過四年的激戰,僅三年之間便動員了六十二艘巨船及二萬八千七百多名官兵,這實在是非常困難的事。明太祖在位三十年,雖曾發生疑獄、整肅的大事件,不過它只動搖了宮廷及上層社會,庶民倒是能夠安居樂業。

  晚歲憂民益切。   《明史》讚賞太祖晚年致力於運河、灌溉、防災等大工程,並在短期內完成。庶民充分休養而有了餘力,由於太祖討厭奢侈、崇尚樸素,國庫得以充實。有人說永樂的下西洋花掉了太祖的遺產,因此短期間內可以準備好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由於國庫充實,財政上要準備航海也許是很容易的。但是,要統率這樣的大艦隊,並完成航行,這應該是件非同小可的事。   永樂帝把這個下西洋的航海指揮權交給鄭和,應該是很有自信。鄭和自少年時代起就在他身邊,他是看著鄭和長大的。而且靖難之變時,鄭和還立了大功。   當時,宮廷裡有人專門為人看相。出身浙江的袁珙就很出名,不過他在永樂帝的時代已退隱故鄉,自稱柳莊居士。其子袁忠徹接任父職。永樂帝對起用鄭和很有自信,但他還是垂問袁忠徹。這名相士立刻回答:堪任用。袁忠徹著有《人相大成》、《古今識鑒》等許多著作,他在書中形容鄭和是身長九尺(一百八十公分)、腰十圍(一百五十公分?)、臉方鼻小、貴相、眉目秀麗、耳白長、齒如貝、步姿如虎、聲音洪亮。

  說到宦官,人們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他不是男人,但鄭和卻誠可稱為偉丈夫。讓人不禁懷疑,這真是宦官嗎?   太祖把蒙古政權趕到北方後,便將重心放在內政,但永樂帝一變而將眼光朝外。他是有雄志的,曾五度親征漠北,然後把遠征西洋(廣州以西稱作西洋)的任務交給鄭和。   也許有人覺得懷疑,認為鄭和即使再怎樣出色,也不可能讓宦官擔任指揮官。然而,永樂帝可以說正因為鄭和是宦官才任命他。   太祖有鑑於歷代王朝因宦官而衰亡的史實,決定宮廷內不得設置宦官百人以上,又禁止宦官公然兼任官職,規定他們位階不得超過四品。同時還在宮門上豎起一塊鐵牌,上面鐫著內臣(宦官)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等字,有意徹底壓制宦官。

  繼承皇位的皇太孫建文帝,嚴格遵守祖父的遺訓,據說他取締宦官極為苛酷。因此在靖難之變中,建文帝身邊的宦官多半逃到燕王(後來的永樂帝)那邊去,並洩漏了機密。燕王軍中的鄭和,其戰功也許就包括了對建文帝身邊的宦官進行工作。   永樂帝與父親太祖不同,非常禮遇宦官。因為靠著敵人的宦官作內應,才能夠奪取皇位。他雖然繼承了父親猜疑心強的性格,但對象卻是文武官僚。宦官當然都沒有子嗣。由於缺乏家人支持,所以希望他們會對皇帝盡忠。   下西洋的指揮官如果任命一般的官僚,這個人也許會因為航海成功,掌握了過大的權力。前述的相士袁忠徹就曾進言永樂帝,外國取寶(即下西洋)最好不用武臣。永樂帝認為不僅是武臣,就連文臣也很危險。宦官沒有家庭,在宮內生活,而一般官僚則於宮廷生活之外,還有家庭生活。那裡是皇帝看不到的地方。相形之下,宦官的生活完全展露在皇帝面前,一目了然。對皇帝而言,他們是可以讓人安心的。

  永樂帝即位那年,派遣一個叫李興的人到暹羅國。與重視內政、消極對外的太祖不同,遣使的行為可以算是積極對外的宣示。這個李興也是宦官。他可能是一位辯才無礙的人。   永樂帝以善於辯論的人為外交官,選擇有統御力、沉著、果敢且寬容的人為遠征軍指揮。或許,拔擢鄭和是因為考慮他是回教徒。西洋有很多回教徒,這一點,繼承世界帝國元朝之事業的明朝首領們應當很清楚。   雖然受永樂帝禮遇,但宦官終究是宦官。他們承受著士大夫侮蔑的眼光。較之他的功績,鄭和所受的評價必然不高。《明史.鄭和傳》裡也只是列出他航經的國家名稱及在當地所發生的事,關於他這個人物連評語也沒有。但是僅從順利完成七次出航的事蹟看來,應該可以了解他的能力及人品確實有過人之處。

  鄭和所率領的七下西洋行動,其出發及回國時間如下:   第一次 永樂三年(公元一四○五年)出發,永樂五年回國。   第二次 永樂五年出發,永樂七年回國。   第三次 永樂七年出發,永樂九年回國。   第四次 永樂十一年出發,鄭和的主隊於永樂十三年回國,從非洲東海岸航近阿拉伯半島亞丁的分隊則於永樂十四年回國。   第五次 永樂十五年出發,主隊於永樂十七年回國,繞過非洲的分隊則於永樂十八年回國。   第六次 永樂十九年(公元一四二一年)出發,主隊於二十年回國,分隊於二十一年回國。   第七次 宣德五年(公元一四三○年)出發,宣德八年回國。    ︱ ︱ ︱   第七次出發時,距鄭和第六次回國已有八年。而第六次以前都是接連不斷地出航。但永樂帝死後,繼位的洪熙帝很快地也死了,後來是宣德帝即位。這兩次之間間隔這麼長,必然就是因為這個異常事況。   【迦里石碑道出驚人的內幕】   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呢?從西洋取寶船的名稱就可以了解,它主要的目的就是去取寶。可以視為以武裝的大商船群進行交易。這樣做也可以展示明朝國威,使各國承認明為宗主國,因為對明朝來說,交易不外是各國的朝貢及明對各國的下賜。要交易,就必須承認明朝的宗主權。   另外,靖難之變中失敗的建文帝的遺骸並未被找到,因而有人說他已逃亡,也有人認為應該搜索。然而永樂帝應該早就不擔心建文帝是否還活著。   還有興起於中亞的帖木兒正計劃東征,因此也有人認為下西洋的目的在與西亞各國同盟,威脅其背後,以便對抗之。然而帖木兒死於公元一四○五年(永樂三年),也就是第一次航海的那一年,對明早已不構成威脅。   交易仍是主要目的。交易自然伴隨著文化交流。鄭和自己也許認為,只是奉皇帝之命而統率艦隊,但我們必須承認,他的功績實在很大。   雖說是取寶船,卻是裝載著中國的寶而去。主要是絹、陶瓷器、麝香、樟腦等。取回來的寶則是胡椒、龍涎香、珍珠、寶石、珊瑚等,此外還裝載獅子、長頸鹿、豹、斑馬、駝鳥、西馬(阿拉伯馬)等而歸。   我讀過一篇論文,其主旨認為鄭和航海的目的是維持並保障東南亞的和平與秩序(徐玉虎《明鄭和之研究》)。如果交易的前提是承認明朝的宗主權,那麼交易不外是和平及秩序的維持。   在七次航海中,明朝艦隊也曾數度用武,但正式的戰鬥應該是第三次出航與錫蘭王交戰。鄭和以奇襲方式進攻王宮,俘獲國王。戰爭的起因是錫蘭王拒絕接受明朝冊封。換句話說,就是不承認明朝的宗主權。當時鄭和採取了斷然的措施。   錫蘭王還被帶回中土,不久便被釋放。第一次下西洋時,鄭和曾攻打並虜獲在舊港(Palem︱bang)進行海盜行為的陳祖義。陳祖義在明被斬。當赦則赦,當罰則罰,明的判決當然是依據鄭和的報告及意見。   公元一九一一年,在錫蘭島(斯里蘭卡)的迦里(Galle),發現蓋溝的石板是一塊石碑,後來被收藏在可倫坡的博物館裡。這塊石碑刻著漢文、泰米爾(Tamil)文、波斯文等三種文字,由於嚴重磨損,只有漢字還可以勉強辨識。碑面上的記年為永樂七年,內容是說要在佛寺供養,以感謝航海的安全,並祈求未來一切無恙。上面還有當時的供品及布施物的清單。   不能辨識的泰米爾文及波斯文部分,料想應是漢文的翻譯。但最近由於高科技的進步,嚴重磨損的部分已可辨識,結果發現其內容竟與漢文不同。   泰米爾文的碑文內容是說,中國天子為讚揚印度教的神德納瓦萊.拿雅涅魯而立碑。但波斯語的碑文內容卻說立碑是為了阿拉之神及回教的聖者。   一塊石碑中,以三種文字刻下它分別是為佛教、印度教、回教而立的。這不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嗎?   鄭和本身雖是回教徒,但將近三萬名的艦隊官兵應該幾乎都是佛教徒,而錫蘭當地的居民則多半是印度教徒。如果再往西行,就進入回教圈。下西洋必須通過各種宗教圈,其統率的人務必不具宗教偏見。這非得有寬容的人格不可。   漢文碑文的開頭是: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等。把刻上三種文字的碑文,依各宗教寫上不同的內容,這果真是永樂帝的命令嗎?依我的推測,認為這種事已經完全交由鄭和處理。因為遠征時,最高負責人當場可以獨自下決定,所以迦里碑文可以視為是鄭和的主意。另外,根據《瀛涯勝覽》,他們也在印度的古里(Calicut)建碑,不過這個石碑還未被發現,也沒有留下拓本。   而石碑雖然沒有留下來,但拓本還在的是《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蹟碑》,據說這是鄭和親自寫的。     宣德五年,仍往諸番國開詔,舟師泊於祠下。思昔數次皆仗神明護助之功,於是勒文於石。   這是鄭和最後一次出發下西洋時所寫的。內容概述前六次的航海經過,是最可靠的記載。   劉家港在蘇州,被稱為六國碼頭,亦即各國船泊場,是當時的國際港。鄭和下西洋也是由此出發的。   天妃宮是道教祭祀航海女神的廟祠。這位航海女神在福建稱為媽祖,在廣東稱為天后。自劉家港出外海南下的艦隊,隨後停泊在福建閩江河口的五虎門。那裡鄰近長樂縣,有一座南山寺,鄭和在最後一次出航時,修復了屬於這座寺的天妃宮,並且立碑。南山寺的天妃宮本來就是鄭和為祈求航海安全而上奏永樂帝所興建的。   回教徒鄭和非常積極地興建崇拜偶像的道教寺院天妃宮,同時禮拜裡面的神祇。從現今我們的回教觀來看,實在不能不說是很奇異的事。   不只如此。在永樂帝還未即位的燕王時代,鄭和就已在王府跟從道衍和尚受了菩薩戒。而他還禮拜航海女神,這不是很奇異嗎?   在燕王府的時候,鄭和是一名稱作宦官的奴隸,可想而知已失去自由。他並不能隨意拒絕道衍的菩薩戒。這恐怕是永樂帝的命令。奴隸能夠不遵照主人的意思嗎?   鄭和的人格,無疑是由忍耐與達觀所形成。這使他得以遠離偏見。正因為永樂帝相信鄭和與任何國家的任何人都能順利交往,所以才會任命他為艦隊的總指揮。   【非通常人,故成大事業】   離開五虎門之後,下一個停靠的港口是南邊的國際貿易大本營泉州。泉州自宋元時代起便住有許多外國的回教徒,他們被稱為大食。其中有阿拉伯人,也有伊朗人。到宋末元初的時候,有一個叫做蒲壽庚的大食人,是這個地方實際上的統治者。當然也興建了回教寺院。毋庸多言地,鄭和曾在那裡舉行禮拜,祈禱航行平安。   受菩薩戒、在道教寺院向天妃祈禱航行平安的回教徒。鄭和大概可以算是一個異形的人吧!異形這個詞有怪物的意思,而他便是被人硬逼成怪物。在十二歲遭去勢以前,他還是一名普通的少年。當時應該是一個快活、好學、頭腦絕佳的少年。   嚴格取締宦官的太祖,禁止宦官做學問。待在皇帝身邊,有機會接觸機密文件的宦官都不識字。到永樂帝時代卻一變而禮遇宦官,但由於太祖以來的禁制,識字者可能很少。鄭和的祖先也曾興辦學校,所以十二歲以前他必然讀了不少書。永樂帝需要有學問的宦官。下西洋的統率者非得飽含學養不可。   鄭和的學識究竟達到什麼程度,只能從前述的碑文來想像。不過這也許是出自幕僚之手筆,真正的情況仍然不得而知。   不幸的是,有關鄭和的記錄,幾乎都已湮滅。宣德八年(公元一四三三年),鄭和第七次航海回國,據說他可能是在翌年過世。如果是這樣,那麼享年應該是六十四歲。永樂帝死後,明朝對外再度回到消極的路上。太祖積蓄了三十年的財富,在永樂帝一代或許已大致耗盡。在財政上要建造六十多艘巨船,動員三萬名官兵遠征,已成為不可能的事。   天順(公元一四五七︱六四年)、成化(公元一四六五︱八七年)年間,似乎也曾提及要再度下西洋,但不久便作罷。除了財政的問題之外,恐怕找不到適合統率遠征艦隊的人,也是計劃取消的理由之一吧!大規模的遠征,的確得鄭和才能指揮。   鄭和雖已過世,但靠著他所留下的記錄,循著足跡,或許還是有可能再開航海時代。   在成化帝的時候,某宦官曾想找尋收藏在兵部(國防部)倉庫裡鄭和的記錄。可能是功名心的驅使,使他想成為鄭和第二吧!兵部的一個名叫劉大夏的官員知道這件事,便把有關下西洋的龐大文件藏了起來,最後似乎還把它燒掉。這些記錄如果保留下來,我們對鄭和這個人也許會更了解。劉大夏後來成為兵部尚書,但他卻陳言兵政十害,不斷反對戰爭。弘治帝曾不滿地說:永樂帝不是屢次親征嗎?現在為什麼不可以?劉大夏很巧妙地回答:陛下神武固不輸永樂帝,而將軍們大部分都不行了。   銷毀鄭和的記錄,除了反對遠征之外,也是害怕宦官的勢力因而更強。   由於缺乏直接資料來了解鄭和這個人,因此我們也找不出可以作為證據的東西。   前面也說過,除了錫蘭和爪哇之外,幾乎不曾用武便成功地領導七次航海活動的,必是一名不凡的人物。   每次都通過同樣的路徑,卻沒有前次的麻煩,交易得以和平地進行,對方也能在交易結束後立刻準備下一次的買賣。鄭和在指導交易上,無疑也是一個很有才幹的人。   在各地保留著有關鄭和的傳說,對他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各地也有祭祀他的三寶廟(猶地亞、曼谷)及三寶洞(爪哇)。若非受到很大的恩惠,應該不至於建祠廟。鄭和的字是三保,他也被稱為三保太監。把保字改稱為同音的寶,可見這是那些與他往來的人們一番的好意。   前司馬遷,後鄭和。   據說明清兩代的宦官經常這樣誇耀。雖然被去勢,但他們卻是行常人所不能行之事的二位巨人。   司馬遷受腐刑(去勢之刑)後,在給朋友的信裡說他之所以敢厚著臉皮活下去,是因為還有該做的事空前之歷史著作尚待完成。《史記》的自序裡也說:     昔西伯(周文王)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呂氏春秋);韓非囚秦,<說難>、<孤憤>(都是《韓非子》的篇名)。《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司馬遷之前的大著作,就像他在此列舉的,是那些意有所鬱結的人撰寫的。換言之,他們不是一般人,所以才能完成大事業。   鄭和並未從事著作。司馬遷被去勢的鬱結,可以說都轉化來撰述《史記》;而鄭和可能也把他的鬱結極力投入皇帝指令的下西洋活動吧!不像司馬遷那樣留下文章,卻完成了破天荒的航行,在無言中,他彷彿對我們訴說著這一點。   宦官們雖誇耀說前司馬遷後鄭和,但我想還有公元一世紀末到二世紀初的蔡倫,也值得宦官們誇耀。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有多少世人、多少文化曾受惠於紙呢?而它竟是一名宦官智慧的產物。   這裡舉鄭和作為非通常人中的傑出代表。其實不只是宦官,身體殘障的人、遭遇不順的人,以前既然能扭轉不利的狀況而成就大事業,今後必然也可以。我願為他們鼓掌致意!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