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煙雲 中國傑物傳

第8章 (第8則) 張說

中國傑物傳 陳舜臣 8916 2023-02-05
首當其衝地遭受門閥的嫉視與反感,並數度失勢而復職的張說,可以說是日後官僚至上的中國社會之先驅。他故世後,官場仍然由門閥主導,但寒門的勢力已日益抬頭。      【開武則天用才之道】   張說,字道濟,一字說之。   河南洛陽人,但祖先據說是范陽人。生於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六六七年)。   要說大唐傑出人物,恐怕就數太宗李世民、武則天、玄宗李隆基三人。不過,太宗是殺了兄弟才即位的,武則天雖是唐朝皇后,卻篡唐並暫時建立一個周朝。玄宗年輕時英姿颯爽,晚年則寵愛楊貴妃,招致安祿山叛亂,使唐朝國勢走下坡。   這裡舉出張說,是因為透過他的閱歷,我們可以吟味從武則天後期到玄宗初期的一個典型人物。

  如果沒有武則天時代,恐怕也不會有張說這樣的人物登場。   張說出身微賤,父親是基層官員,祖父未仕而卒,可以說是早逝。曾祖父大概是一名賭徒。   像這樣家世出身的人,在武則天以前,絕不會被人考慮列入高級官員中。   在唐之前的時代,是貴族社會。當時南北分裂,南方是以南京為首都的六個王朝交替遞嬗,稱為六朝。六朝這個名稱立刻會讓人聯想到貴族。北方也是軍閥貴族相繼而起的情況。進入到隋、唐之後,貴族社會仍然持續,人們還是講究家世。   在張說出生前約半個世紀的時候(公元六一八年),唐朝建國。當初的功臣中有強盜出身者如李勣,這種新家世的誕生只是部分,而且元勳也已經略為貴族化了。   太宗崩,高宗立(公元六四九年),十八年後張說出生。當時武則天已被冊立為皇后,代替罹病的高宗總攬政治。張說就是在武則天執政時期出生的。

  武則天,姓武、名曌。其祖先是高祖李淵舉兵時代的唐朝家臣,但在建國歷史上並未出現他的名字,因此不能稱得上是元勳,只不過家世相當於此。   她年輕時進入太宗的後宮。當時,據說太宗的皇子、也就是後來的高宗初見她,便對父親的側室非常著迷。太宗死後,她進入位於長安安業里的靈寶寺,削髮為尼。後來還俗成為高宗後宮的人。由儒教的道德觀來看,將父親的愛人納入後宮是違反人倫的。但是因為一度削髮出家,以前的經歷便消失了,她似乎是透過此種解釋,才脫逃了道德的問題。   高宗在皇子時代所娶的正妻是王氏,即位後,王氏被立為皇后。而後宮還有美女蕭淑妃,受到高宗的專寵。武則天站在皇后的那一邊,首先肅清蕭淑妃,再回過刀頭把王皇后也除掉。她沒有強大的後台,卻在後宮的權力鬥爭中獲勝,可見其機警非比尋常。說到唐代的傑出人物,除了實際上可稱為創業者的太宗以外,她應該算是第一。

  不久武則天被冊立為皇后,而反對的重臣褚遂良及高宗的舅父長孫無忌則遭到流放,死於當地。這大概可以視為被殺。於是率領千軍萬馬的元勳們也畏懼了。他們現在都是兒孫圍繞的好好先生,不願再冒險違逆這個可怕的女人。高宗有病在身,什麼都聽比他年長的妻子武則天的話。   武則天有意削弱唐朝貴族及元勳的力量。他們一一遭到貶謫,失去實力。元勳李勣之孫李敬業忍不住舉兵,在揚州懸起反武則天的旗幟,結果立刻被鎮壓。武則天以宰相裴炎與叛軍串謀而將其處斬。   高宗崩殂時(公元六八三年),張說十七歲,皇帝的生死無關緊要,天下已在武則天的控制下。她的兒子中宗即位,又被廢了,改立中宗之弟睿宗。但是,實權完全由武則天掌握。她廢去李氏所建的唐王朝,建立起武氏的周王朝,是在高宗死去七年之後。

  武則天竟然奪取亡夫所繼承的王朝,實在是一個可怕的女人。不過仍有史家為她辯護。北宋司馬光所編的《資治通鑑》對武則天的評論如下:     雖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稱職者,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   她以俸祿或職位收攬人心,但若發現安排不得當,也會立刻將之解任,或加以處罰。政治上她有主體性,那就是明察善斷(觀察明快,決斷無誤)。明朝的李卓吾在其歷史人物評論集《藏書》中亦有如下的評述:   試觀近古之王,知人如武氏者有乎?亦專以愛養人才為心,安民為念如武氏者有乎?   武則天之後,接著是玄宗開元、天寶的所謂盛唐的黃金時代,而開創這個時代的人才,《藏書》裡指出,都是武則天時期培養的。的確如此,眼光犀利的史家對武則天的任用人才,一致提出讚許之辭。

  所謂以安民為念,乃是根據武則天時代幾乎沒有農民暴動的記錄而言。李敬業的叛亂之所以很快就被敉平,也是因為沒有民眾支持。即使有天災,當時就採取適當的措施,不至於演釀成重大災害。   這無疑是由於負責實務的官僚做事確實的關係。   如果沒有出現武則天,天下官僚恐怕還要被第三代或第四代從創業期算起的貴族及門閥子弟占據。他們既不知勞苦,又沒有實力,是一群不能適應實務的人,必定會擾亂政治。   排除皇族、貴族、元勳等門閥的武則天,可能是想藉此清理唐的朝風。不過,為了這個緣故她必須尋求替換這批門閥的人才。   微賤階層出身的張說,能夠升到宰相的職位,固然是由於他的才幹,卻也得力於武則天的人才登用之策。

  【懷才者仕進無門】   中國似乎堪稱為官僚天國。由於沒有其他大的企業,男子除入仕為官外,可以說沒有其他上進之路。要進入宦海,以往須依賴家世,後來則須科舉及第並成為進士。   科舉據說是始於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六○六年),但進士成為高級官員的絕對前提則要到十世紀的北宋以後。北宋以後,靠著父親的功績,其子弟也有機會不經考試而得以錄用為官員。但即使是這種家庭的子弟,也有很多人放棄恩蔭,接受科舉考試。可見進士的頭銜具有相當的威力。   在唐代,進士及第的人很少,而且也不是絕對性的。靠著家世而踏上仕途者依然很多。   依照《新唐書》,張說應舉是在永昌年間,永昌是公元六八九年到翌年九月所使用的年號,也就是在武則天創立周朝前不久。這是武則天最需要人才的時期。張說虛歲應該是二十二、三歲,因為《舊唐書》未標示年號,只說是弱冠。

  考試結果,張說位居榜首。但武則天空下甲等的位置,把他列為乙等。把甲等空下來,也許可以表明武則天盼望人才的殷切。期待古今未曾有的大天才出現,因而預留著甲等席位。據說她經常把甲等的位置空出來。   無論如何,張說在眾目期待下出任太子校書郎,晉升為左補闕。補闕是對太子提供建議的人,位階雖低,但因為是天子的親信,所以被視為是步向高官的一條必經之道。   接著,張說成為《三教珠英》的編輯成員之一。這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文化事業,由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擔任總編,宮廷的主要文人參與編務。   以詠物詩方面頗負盛名的李嶠為首,二十六位文人共同編輯《三教珠英》,不過一開始的狀況是:   日夕談論,賦詩聚會。

  結果工作毫無進展。因為大家各說各話。只有年輕的張說和徐堅二人具體舉出可作為依據的文獻及項目,提供整體架構的試行方式,才終於開始動工。為編輯《三教珠英》而群集的文臣中,多為談論賦詩的文詞之徒,張說在這些人之中,是具有實務能力的寶貴人才。   多達一千三百卷的《三教珠英》完成於大足元年(公元七○一年),當時張說三十五歲。   兩年後,張說遭逢災厄。   寵臣張氏兄弟最怕高齡的武則天撒手人寰。如果武則天死了,鐵骨宰相魏元忠掌握實權,張氏兄弟一定會立刻遭到肅清。兄弟倆先發制人,想要肅清魏元忠及其親信司禮丞高戩,乃向武則天告狀說:他們兩人意圖謀反。   張氏兄弟與魏元忠遂在宮中的大殿上展開對質。此時張氏兄弟方面提出的證人就是張說。

  因為被提為證人,有人推測張說與張易之兄弟有特別的關係。不過,如果關係過於親密,恐怕證辭的可信度就小了,所以人們認為他們的關係應該是若即若離。   微賤出身的張說,在宮中並沒有勢力背景,因此照理說他要留心與任何人都保持適度交往,儘量避免樹敵。在張易之兄弟看來,張說至少還不像是敵人,相信他不可能會提出對自己不利的證辭。   但是在這場對質中,張說表明:   魏元忠沒有謀反的意圖,宰相是被冤枉的。   結果魏元忠、高戩,以及證人張說三人都被流放到嶺南。張說如果作不實的證辭,魏元忠必然會被殺。   嶺南就是大庚嶺以南,不外是廣東、廣西一帶。當時嶺南為瘴癘之地,是重刑犯被流放的地區。張說流放到了嶺南的欽州(現今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巿)。

  兩年後,張說得以回到長安。   武則天臥病在床,反對張氏兄弟的派系發動政變,斬了張易之、張昌宗。指揮這場政變的人,是八十歲的老宰相張柬之,他迫使病榻上的武則天退位,讓中宗復位,重興唐祚。當時是神龍元年(公元七○五年)正月,遷至上陽宮的武則天死於十一月。關於她的享年,眾說不一,從七十七歲到八十三歲不等。   因張氏兄弟而被流放的張說回到中宗的朝廷,升為工部侍郎。從嶺南返回長安的路上,他曾在一個叫做端州的地方作了一首五言律詩,題為還至端州驛前與高六別處。高六就是原先觸怒武則天而被流放到嶺南的高戩。張說有幸得以回到長安,而高戩卻已死於流放地。這首悲傷的詩被收錄於《唐詩選》中。    舊館分江口    悽然望落暉    相逢傳旅食    臨別換征衣    昔記山川是    今傷人代非    往來皆此路    生死不同歸   這趟流放嶺南的收穫,是結識了張九齡。張九齡是廣東韶州曲江人,比張說小六歲,後來成為宰相。張說的墓誌銘就是張九齡撰寫的。   張說深切感受到像自己這種沒有門閥背景,只是憑實力升官的人,在毫無後盾的情況下好不容易取得地位,也很不穩定。因為他覺得向來獨占所有位子的貴族華閥,一直憎恨著靠實力升官的人。   寒門(微賤出身者)屢被奪職。   他們都有這種危機意識。   張說認為要與貴族門閥對抗,寒門就必須團結。要團結,他必須獨自召集許多同志。   培育了張九齡等多位後進。這是張說的事蹟,從另一方面來說,也不是不能把它視作糾集黨徒。對張說而言,這不只是自己,也是與自己狀況類似者的一種自衛之道。   【建請玄宗發動政變】   景龍元年(公元七○七年),張說因母親過世而辭官服喪。這是當時的一種習俗,稱為丁憂。但如果是高官,服喪期間被起用也是慣例,這叫起復。一般習慣是將起復的命令視為一種榮譽,並立刻復職。但張說堅拒起復,服喪期間完全不任官職。   張說沒有野心。   必須讓別人這麼想。沒有後台的他,連世人的評價也必須去博取。   丁憂的服喪期,父親為三年、母親為一年,但武則天時將父母都改為三年。是女皇帝武則天把女性的地位提高了。同樣為雙親,在父親與母親之間有所差別,確實是很奇怪的事。   篡唐的武則天在唐朝復興後就成了篡奪者,其政治照說應該會被描述為暴虐無道,然而事實卻非如此。畢竟武則天之後,復興唐朝而即位的中宗、睿宗都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隨之繼位的玄宗也是流著她的血脈的孫子。將武則天與高宗合葬於高宗之墓乾陵一事,有朝臣提出反對,但中宗仍決定合葬。事實上,反對合葬的朝臣所舉的理由也是說乾陵已熔鐵封好,很難再打開。皇帝之母是不能稱她作篡奪者的。   張說依照武則天的規定,服喪三年。母親死時,他已四十一歲。身為高級官員,而且正逢勝負攸關的時期,三年的空白經歷不能不說令人痛恨。也許起復制度是因應這個現象的一條救濟之道。關於嚴守三年喪,《舊唐書》上說:   大為識者所稱。   他早就覺悟到自己沒有後台,但至少也要儘量不樹敵。三年的服喪期證明他並非出世亡者,三年的空白經歷或許有很大的好處。   甫一除喪,他便恢復原先的工部侍郎職位,不久又被任命為兵部侍郎(國防次官)。在他重返官場之際,正好遇上一個非比尋常的時期。   高宗崩後,武則天曾讓中宗即位,但立刻又將其廢去,改立弟弟睿宗。兩人都是她的親生兒子,這場廢立係起因於中宗之妻韋氏。丈夫才剛登基,韋氏馬上命自己的父親擔任要職。此舉觸怒了武則天。武則天自己也重用多位娘家武氏的人,但那是因為他們有才幹。她是任用人才的權威。韋氏的父親不但無能,而且也不曾與攝政的武則天談過話。於是,中宗突然喪失了皇位。代之而起的睿宗則甘於做母親的傀儡。後來武則天開創周朝,成為中國第一位女皇帝,睿宗也被趕下他名義上坐了十年的皇帝寶座。   復興後的唐朝,中宗再度成為皇帝。被立為皇后的韋氏並未記取十年前失敗的教訓,而想成為武則天第二。要開創韋氏王朝,中宗就成了一個障礙,結果她竟然毒死中宗。根據預定的計劃,她要暫時立皇族少年李重茂為皇太子,然後再廢去嗣君,建立新王朝。她只有一個女兒安樂公主。在新王朝中,安樂公主將成為皇太女,女皇帝會持續二代。   張說的前任兵部侍郎崔日用從韋氏那兒得知這項計劃,他假裝願意提供協助,然後將一切通報睿宗的三子李隆基(日後的玄宗)。中宗死後第十九日,李隆基發動政變,斬除了韋氏與安樂公主。不用說睿宗又再度即位,而三子李隆基自然被立為太子。   復職的張說兼任太子的侍讀,成為二十五歲太子的學友。   唐朝的政情一點也不安定。從睿宗上次即位的十年間完全遵行母命,就知道他其實是一個老實的皇帝。他的妹妹太平公主則是一名才女,曾擔任過武則天的秘書。誅殺張易之兄弟時,她似乎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後來誅殺韋氏時,太平公主也有相當的貢獻。唐朝的政情分為太平公主派與皇太子派,彼此爭權奪勢。睿宗只剩太平公主一個手足。太平公主一直冒稱睿宗的旨意,隨意任免官員。   當時有人做了一個奇怪的預言,說五日內宮中將有變異,並且上奏。睿宗垂問張說,張說回答:   這不過是要使我們動搖罷了。如果立皇太子為監國(攝政),君臣之分定,災難也就不會發生。   由於張說的進言,李隆基成為監國,第二年(公元七一二年)睿宗退位,皇太子登基,是為玄宗。   但即使玄宗即位,政情也還是不能算安定。太平公主依然冒稱太上皇睿宗的旨意,左右人事調度。   唐朝稱為宰相的重臣有七名,其中太平公主派的蕭至忠、崔湜等就占了五名,皇帝派只不過兩名而已。太平公主的魔掌甚至伸向張說。因為張說是玄宗在皇太子時代的侍讀,所以算是道地的皇帝派。   令往東都留司。   這樣一道命令,就把他派到東都、也就是洛陽去,遠離政治中心的長安城。   竟然能夠派任皇帝的親信,可見太平公主的權勢甚大,因此年輕的姪子玄宗坦白說只是徒具皇帝之名。   被派往洛陽的張說並非就此逍遙自在。他開始思考對策,要讓玄宗成為名實相符的皇帝。   《舊唐書.張說傳》裡記載:     (張)說既知太平等陰懷異計,乃因使獻佩刀於玄宗,請先事討之。玄宗深嘉納焉。   獻佩刀是迫其下決斷。無疑地,他可能已透過密使向玄宗提出了具體的方略。   開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七月,玄宗終於對太平公主派加以攻擊,誅殺了蕭至忠等人。太平公主逃到寺廟,三日後離開,在家中被賜死。《太上皇實錄》裡則記載她被終身監禁。   太平公主既然曾為幾度撤換皇帝的武則天擔任秘書,那麼把姪子趕離皇帝的寶座,可能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由獲勝的玄宗來寫歷史,太平公主昔日的功績,在唐朝的記錄上幾乎都已被抹消殆盡。   我們讀歷史,必會對太平公主擁有這樣的實力、玄宗像是被迫似地起兵一事產生疑問。但事實上,在消滅張氏兄弟及韋氏時,太平公主都取得強力的領導權。誅殺張氏兄弟後的論功行賞,太平公主與哥哥睿宗同樣加封了五千戶。   針對太平公主發起政變,即使以皇帝之尊,都是一件極危險的事。   張說因建議政變而有大功,自然可以從洛陽再回到長安來。   【門閥之誣至死未休】   張說升任中書令。   唐代政治機構的主幹是三省六部。   三省就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起草詔敕,由門下審議,再由尚書執行。政治是依皇帝的旨意推行的,而傳達這項旨意的詔敕就成了政治的根本。中書省一完成詔敕的草稿,便把它交給門下省。門下省從各個角度來檢討草案是否訛誤、遺漏,有無更好的策略,時機恰不恰當等等,然後作成定案。這項定案再被送到尚書省去執行。   中書省立案,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中書省的長官是中書令,門下省的長官是門下侍中。尚書省的長官本來是尚書令,但因太宗即位前曾擔任過這個職位,臣下基於避諱之意,在唐代這個位子便被空下來。尚書省之下有兵、刑、工、吏、戶、禮六部,也就是行政機關。   張說就任的中書令自然是相職。但他七月履新,同年十二月就被解職,貶為相州(河南之北)刺史。   據說是遭到曾三度為相的姚崇(公元六五○︱七二一年)排擠。張說似乎過於接近玄宗的弟弟岐王,而給了姚崇放逐他的口實。   張說從相州再被遷至岳州(湖南)後,成為幽州都督。幽州在現今的北京附近。後來他又成為并州(山西)大都督府長史兼天兵軍大使,這是一項軍職。   在并州任內,他認識了王翰,也就是葡萄美酒夜光杯這首有名的<涼州詞>的作者。這人也是一名非門閥出身的才子。   開元八年(公元七二○年),朔方軍大使王晙以一度投降的突厥酋首長再度叛變為由,殺了一千多名突厥人,太原以北的突厥九姓因而動搖。張說僅以二十騎,徧訪突厥九姓,慰撫他們。   於是九姓感義,其心乃安。   就像《舊唐書》上所載,突厥人是被他的人品所折服,而相信他的話。   接著翌年,突厥與党項聯合進攻銀城及連谷,張說率領一萬步騎於合河關破之。   張說一直不能回到中央,可能還是因為他微賤的出身。姚崇這名門閥宰相當時位於政治中樞,而張說一直不得他的好感。   在合河關建立軍功的那年,姚崇死了。他一向是張說回到中央的一大阻礙。姚崇死後第十七日,一道人事令發布,要張說任兵部尚書(國防部長)兼同中書門下三品(丞相職)。這項調動感覺好像是玄宗等待姚崇的死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開元十年(公元七二二年),張說以朔方郡節度使的身分出巡鄂爾多斯地區,回京之後立刻再被任命為中書令。   開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由於張說的提議,封禪儀式在泰山舉行。這場在泰山山頂祭天、在山麓拂地祭祀地祇的秘密儀式,只有為天下帶來太平的聖天子才有資格舉行。   這場儀式上的扈從人員,由張說挑選主要的低層官員擔任。當時,在廣東認識、已成為張說心腹的中書舍人張九齡勸諫說:   像這種重要的儀式,還是應該讓家世好、人品清高的人參加。   但張說充耳不聞。家世寒微的他,經常被那些清流高品的人冷眼相待。沒關係!他的態度很強硬。封禪之後,果然張說遭彈劾而失勢。   他是一個很豪氣的人,一如《舊唐書》所形容的喜延納後進,有領導者的風範,身邊經常聚集出身微賤的人。然而這些人之中,不乏品德低劣的人,因而使他失勢。     引術士夜解(在夜裡進行奇怪的祈禱)及受贓。   有人這樣彈劾。確實張觀及范堯臣等他身邊的人曾接受賄賂,而道士王慶則出入占卜吉凶。   彈劾者是恨張說反對其獻策的御史中丞宇文融、李林甫、御史大夫崔隱甫,以及在背後反對封禪的左丞相源乾曜。這些人都是門閥出身,連李林甫這種準皇族也包括在內。他們都很討厭崛起於寒門的人。   張說因而身處險境。這時,為他向玄宗關說的,就是宦官高力士。於是,張說只解除了中書令一職,兼任的史書編纂工作仍在他自己的宅邸裡繼續進行。   即使在這次禁閉期間,國家如有重大事件,玄宗仍派遣敕使垂詢張說的意見。   開元十七年(公元七二九年),張說恢復尚書右丞相的職位,翌年十二月,走完了六十四歲的一生。當他臥病在床時,玄宗每天派宦官前去探問病況,據說還親筆寫處方賜之。   依照慣例,如果重臣死了,朝廷會頒賜諡號。太常寺討論頒給他什麼諡號,結果決定為文貞。然而,當時有個叫陽伯城的左司郎中提出異議說:這對他實在太榮耀了!看來張說連死後都還被門閥派的人所憎惡。就在眾議紛紜的當兒,玄宗作了神道碑(立於墓前的石碑)的碑文賜給張說,上面寫著文貞,這才沒有人敢反對。   有關門閥與寒門的對立,玄宗似乎對寒門頗有好感。因為一個王朝通常都是被門閥篡奪。唐本身也是隋朝的大門閥,而隋也是北周所謂八柱國的門閥,後來篡了北周。由此可見,皇帝不得不將門閥視為一種危險。   但是,歷史多半以清流高品的門閥派的觀點來記錄。例如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論張說曰:     有才智而好賄,百官白事有不合者,好面折之,至於叱罵。   此外還附記了未確認的事實,說張說進行獵官運動。   首當其衝地遭受門閥的嫉視與反感,並數度失勢而復職的張說,可以說是日後官僚至上的中國社會之先驅。   張說以寒門代表的身分,孤軍奮鬥。他故世後,官場仍然由門閥主導,但寒門的勢力已日益抬頭。   由寒門出身而經科舉及第的進士,其略具與門閥官僚相抗衡的實力是在中唐以後。   公元九世紀上半期發生了牛李黨爭,由於派閥相爭,唐朝漸漸喪失活力,終至滅亡。牛黨或李黨的黨魁都是貴族出身,但牛僧孺是拒絕依靠恩蔭而經由科舉及第的進士,李德裕則從未接受過科舉考試。寒門出身的進士自然大部分屬於牛黨。   黨爭雖然亡國,但官僚特別是寒門派不得不糾合徒黨的情況,由張說的再三失勢應該是可以理解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