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煙雲 中國傑物傳

第3章 (第3則) 呂不韋

中國傑物傳 陳舜臣 8679 2023-02-05
呂不韋是不幸的人。這個不幸,就是遇到像始皇帝這樣一個可怕的君主。而且,呂不韋投資之後想要取回本錢,換言之,他想操縱君主。但成人後的始皇帝卻不許呂不韋操縱自己。      【陽翟大賈】   呂不韋擔任秦國宰相之後,最感痛切的,就是人才不足。王翦、蒙驁、李信等勇將雖多,卻缺少經世富國、具有智謀的文臣。他不得不承認:   秦以往並未熱心培養士。   在其他國家,有實力的王公貴族都擁有大批食客。這是為了要儲備人才。   其中,齊的孟嘗君最為人所周知。有則很著名的故事,說他連雞鳴狗盜之徒也招攬過去。趙的平原君召集了數千賓客,三度擔任趙的宰相。如今這二人已經亡故,但魏的信陵君、楚的春申君和呂不韋則是同時代的人。孟嘗、平原、信陵、春申合稱戰國四公子,他們各自在其國內都是很有實力的人。

  只要當上秦國宰相,不必特別去招聘,就會有人自動來謀求一官半職。因此,不到一個月,便也聚集了近百人。   食客之中,有個人名叫李斯。   並不是特別引人注目,只是呂不韋看了食客的名冊,知道李斯曾跟隨荀卿學習,才開始對他留意起來。   呂不韋經常聽說荀卿的事,知道他是一位在齊講學的儒者,數度為官,曾做到齊國的祭酒(校長),後因受了讒言才到楚去,如今寄身於春申君之處。   荀卿原是趙國人,後世稱為荀子,以提倡與孟子性善說相對的性惡說而聞名。   他認為人性本惡,所以聖人才要制定禮。如果人性像孟子所說那樣良善的話,可以讓他無為自然。這一來,就變成道家的學說。主張性惡說的荀卿注重人為,也就是說他是人性主義,由此自然導出合理主義。

  呂不韋讀過荀卿的著作之後,就很注意李斯。一日,他把李斯找到書房裡談話。   你是上蔡(河南)人,為什麼會留在秦呢?   對於呂不韋的這個問題,李斯微笑地回答:   對不起,這個例子有些失禮:我看過廁所裡的老鼠經常吃食人的糞便,人或狗一靠近,牠就嚇跑了。但是,如果到倉庫裡看看,那裡的老鼠有寬敞的空間,絲毫不怕人或狗。因為牠和人一樣吃米,並非是什麼特殊品種的老鼠。人也是一樣,常隨所處的地方不同而有差異。我選擇可以住的地方,所以我到了秦。   哦。那你選擇倉庫而非廁所了?這麼說,楚還不算是大國囉?   呂不韋說道。李斯的原籍地上蔡,當時是在楚的轄境內。   雖然說是大國,但聲勢不同。秦王將吞併天下。

  李斯答道。他滿臉微笑地看著呂不韋的眼底。   (你的原籍不是韓嗎?為什麼來秦呢?不是跟我一樣嗎?)   呂不韋感覺李斯的視線彷彿在這樣問。   《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     呂不韋者,陽翟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   陽翟在現今的河南省禹縣附近,是韓的舊都。一百多年前,韓哀侯滅鄭,便把國都遷到鄭。一般認為,司馬遷依據《戰國策》來記述《史記》的地方很多。但惟獨<呂不韋列傳>,《史記》與《戰國策》有相當大的出入。《戰國策》裡說,呂不韋原籍是濮陽。濮陽乃衛的國都,與陽翟相去甚遠。   司馬遷寫<呂不韋列傳>時,沒有參照《戰國策》來寫,自然是因為還有別的可供依據的資料,而他認為這些資料才是正確的。不過,他依據什麼資料,如今已不可考。其他的部分都依據《戰國策》,為什麼獨獨<呂不韋列傳>是參照別的資料呢?這個理由只能去推測。

  無論如何,我們先根據《史記》來敘述呂不韋的事蹟吧!   【此奇貨,可居!】   大賈就是大商人。《史記》裡說往來,可能是走遍各國。因為賤販貴賣,所以應該在期貨上很有眼光。在那個時代,物價的漲跌與政情當然大有關係,呂不韋必定經常緊盯著各國的政局。   由於生意的關係,呂不韋停留在趙都邯鄲時,得知秦國的王孫在此當人質,且不太受禮遇。   這位王孫,就是秦昭王的次子安國君之子。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安國君妻妾成群,其中最受疼愛的是華陽夫人,後來成為正室。但華陽夫人膝下無子。在邯鄲當人質的王孫名叫異人,母親是安國君的側室夏姬,她並未得寵。因此,夏姬之子異人被派出作人質。   異人的境況就像棄子,一顆被取走也不可惜的棋子。換言之,一旦開戰,他即使遭殺害也不要緊。秦與趙屢屢在國境上發生糾紛,因為雙方並未看重人質的生命。

  對秦而言,異人並不是一名重要的人質。   對趙而言,他雖是秦國送來的人質,但並不受秦重視,也就不太有什麼價值了。   所以,異人受到極簡慢的對待,不僅國內鮮少有人來問候,趙國也並未禮遇他。   然而,商人呂不韋卻視異人為可投資的對象。目前價格雖然便宜到不能再便宜,但他的身價未來可能會暴漲,是一張很有希望的股票。   此奇貨,可居。   呂不韋是這麼看異人的。   對各國王室內幕瞭如指掌的呂不韋,知道繼承秦國王位的太子已死,論順位、論才能,次子安國君都應該被立為太子。   秦太子死於昭王四十年(公元前二六七年),安國君被立為太子則在二年後的昭王四十二年。   異人升格為太子之子,價值應該略微上漲,但他有二十幾名兄弟,其生母夏姬亦不太得寵。要爭贏二十幾個人是很困難的。更重要的是,他本人被派出作人質,根本不在國內。因此,他的價格並沒有太大幅度的上漲。呂不韋依然認為他是奇貨而把他買下。

  我希望能把您的門變大。   呂不韋對異人說道。異人微笑著回答:   先把你自己的門變大,再來操心我的門吧!   您有所不知。只要您的門變大,我的門自然就變大。   異人終於察覺呂不韋的話裡有話,於是請他到屋內密談。   呂不韋說出他可以為爭奪王位最為不利的異人扭轉命運的方策。   身在外國,這種不利的情況要怎麼彌補?別淨是說不利,不在國內豈非也有好處嗎?首先就是不會被對手敵視。其次,平日的言行也不會被國內知道,想起來這是非常有利的一點。   難道不能由這裡主動把消息傳回去嗎?   呂不韋說道。他的意思是,可以由這裡寫腳本,說異人多聰明、多有才能、人品多高尚,而這些風評不是不能傳回國內去的。

  這需要資金。先拿五百兩黃金。   呂不韋拿出錢來,作為異人的交際費,以購買金錢所能買到的評價。他們處理掉原先簡陋的馬車,改乘裝飾得非常華麗的馬車去拜訪政要人物或接待這些人物的來訪,贈禮時出手也相當大方。腳本的大綱雖然是呂不韋寫的,但異人也是個非常聰敏的人,他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得恰如其分。   生母不受安國君的寵愛,這點從某方面來看也是很有利的。換言之,就是他不會遭到安國君的正室華陽夫人的猜忌。因而呂不韋想到一個扭轉局勢的大計策。   讓異人成為華陽夫人的養子!   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儘管目前最受安國君的寵愛而立為正室,但萬一安國君先死,她的未來如何就很難說。畢竟安國君的二十多個兒子,都是華陽夫人的對手們所生。

  華陽夫人在後宮恐怕也一直在打著激烈的愛情戰。凡是美麗且受到安國君喜愛的女子,無疑地就是強敵。而被安國君疏遠的女人雖然也是對手,但應該不會被華陽夫人那樣憎恨。異人的生母夏姬在每個人看來都是不會受安國君寵愛的女人。大劣勢具有能夠轉化為大優勢的潛力。   呂不韋再度準備了五百兩黃金,蒐購珍奇玩物,然後西向赴秦,開始為異人工作。帶著豪華的禮物,呂不韋前去說服華陽夫人的姊姊。《史記》裡是這樣記載的。不過,依照《戰國策》的說法,他說服的對象是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無論如何,一介商人是無法直接去見王后的。因此,他才會去見華陽夫人的手足。   華陽夫人的家人們都具有危機意識。夫人膝下無子,而安國君的二十多個兒子中,有一個名叫子傒,由傑出的人才士倉從旁輔佐,被視為很有實力的繼承人選。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   根據《史記》的記載,呂不韋透過華陽夫人的姊姊這樣對她說道。另一方面,依《戰國策》的記述,呂不韋曾脅迫華陽夫人的弟弟:     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倉用事,王后之門必生蓬蒿。   意思是說:安國君如有萬一,子傒繼任後,士倉成為宰相,華陽夫人的門前恐怕會雜草叢生。要避免這種結局,此時就應該收納具有安國君血脈的人為養子。接著,呂不韋便大大吹捧在趙國當人質的異人有多賢能,說他因思慕國內的父親和華陽夫人而日夜哭泣。這個哭泣思慕的說法,僅見於《史記》,《戰國策》裡並未記載。   在生母夏姬猶然在世的時候說泣慕華陽夫人,這令人覺得有點阿諛過度了。不過,在那個時代,對庶子來說,父親的正室如同母親,有時甚至超越生母的地位。

  【乃遂獻其姬】   在異人回國前發生了一件事,但僅見於《史記》,《戰國策》裡卻看不到這樣的記述。   呂不韋在趙都邯鄲與一名絕世美女同居。這名美女還善於舞蹈。令人困擾的是,異人竟然為她神魂顛倒。   你能把她讓給我嗎?   呂不韋終於按捺不住動怒了。但他一轉念,此時如果與異人爭吵而分道揚鑣,那麼以往的投資豈不化為泡沫?     念業已破家為子楚(異人),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如果是這樣,事情就非比尋常了。異人就是後來的秦莊襄王,而邯鄲之姬所生的政,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因此,始皇帝就是呂不韋的兒子。   為什麼《史記》有這樣的記載,而年代更早的《戰國策》裡卻沒有呢?司馬遷是依據其他文獻或見聞而寫的嗎?   所謂大期,依徐廣的註解,就是十二個月。如果這意味著從該名姬妾被讓出到分娩的時間,那麼政恐怕仍是異人的兒子。讓出時那名姬妾應該還未懷孕。   秦始皇滅了六國,曾經推行焚書坑儒的暴政。對後來取秦而代之的漢代來說,秦始皇是個大惡棍,關於他應該有很多充滿惡意的故事。事實上,說他是呂不韋的兒子,不能繼承秦國的正統,這就是最大的醜聞。在作者不明的《戰國策》的時代,並沒有這樣的記載,但到了稍後的司馬遷時代,這個故事可能就在世間流傳起來。有人認為當時有股風潮,認為既然秦始皇的名聲不好,那麼不管什麼都可以寫,而司馬遷正好看了那些文獻,便把它們採用於自己的著作中。   異人應該不是傻瓜,既然把這名姬妾立為正室,當然不會算錯她的分娩時間。雖然司馬遷在《史記》的<呂不韋列傳>裡也有記載這一點,但<秦始皇本紀>也就是始皇帝的傳記中卻沒有提到這件事。   始皇帝是否具有秦王室的血統,終究是枝微末節的問題。對呂不韋這樣的人來說,這才是很大的問題。畢竟始皇帝的生母曾是呂不韋的愛人,這是不變的事實。這件事誰都知道,包括始皇帝本身。   關於異人回到秦國一事,《史記》和《戰國策》的記載也頗有出入。   《戰國策》的敘述很持平。   由於呂不韋的努力,華陽夫人收異人為養子,要求趙讓他返國。當時,呂不韋似乎已經回到趙國。趙不願輕易放走人質,這是理所當然的。呂不韋的辯才在此發揮了作用。   這位異人是秦的寵兒,這點從本次要求回國的事件中可以看得出來。如果秦國真的決定滅趙,國家利益當前,恐怕不會顧慮到一個兒子。換言之,異人不過是個空質。如果賣個恩情讓異人返國,他一定不會忘記。秦王已經垂垂老矣。如果秦王現在死了,而異人還在趙國,那就什麼事也不能做。他對趙國並沒有用處。   趙被說服了,匆匆把異人送回。   而《史記》的記載卻更戲劇化。   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二五七年),秦將王齮包圍趙都邯鄆。趙欲殺人質異人,結果呂不韋以黃金六百斤收買看守的衙役,異人才得以逃脫。   據說趙欲殺異人留下的妻子與兒子政,但因其妻為趙國豪門之女,因此得以要求娘家收容藏身。   而異人返秦之後,改名為子楚。   異人與養母華陽夫人會面時,呂不韋建議他穿上楚國的服裝。因為華陽夫人出身於楚,她對異人這份用心非常高興,說:   以後你就叫子楚吧!   就這樣,異人改名為子楚。   昭王五十六年(公元前二五一年)秋天,昭王薨,安國君繼立,就是孝文王。孝文王即位時已五十三歲,翌年十月卒。父喪三日後,他舉行登基大典。隨後接受正后華陽夫人的建議,立子楚為太子。   子楚終於成為秦王,時年三十二歲。他在趙國所生的兒子正好十歲。因為生於正月,所以取名為政。   呂不韋的奇貨終於成為秦國的主人。對子楚秦莊襄王來說,呂不韋是他的恩人。因此他即位後立刻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邑為河南洛陽十萬戶。   莊襄王在位三年而卒,十三歲的政即位,就是秦始皇。   呂不韋由丞相升格為相國。其實相國這一官職就是由這個時候開始的,它可以說是特別為呂不韋而設。後來漢朝的蕭何及曹操等人也擔任過此職。在日本,使用太政大臣這個漢文名稱,而平清盛就被稱為相國人道。   【君何功於秦?】   呂不韋得意洋洋的日子為時甚短。   食客多達三千人,呂不韋讓他們分別著述見聞,內容擴及天地萬物古今之事,由八覽、六論、十二紀等各篇組成,全書多達二十餘萬言。這部著作定名為《呂氏春秋》。   呂不韋將這部《呂氏春秋》陳列於秦都咸陽的市門旁,其上懸吊千金,招請諸侯之遊士賓客,誇耀道:   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那個時代還是在木簡上書寫文字,所以這部著作排開來必然很壯觀。既然提出這麼高的賞金,可見呂不韋對自己主持編纂的著作信心滿滿。   荀卿的弟子李斯也是呂不韋初期的食客之一。   呂不韋不但高居相國之位,同時秦王政還稱呼他為仲父(叔父),這應該是一種榮銜。少年君王會說出這樣的話,必然是經過呂不韋調教的。   秦在戰國時代是超級大國,擁有眾多的家臣,而呂不韋身為首揆,與僅次於他的臣僚之間差距非常大。可以說,他的地位直逼君主。   如果《史記》列傳的記載屬實,這位少年君主就是呂不韋的親生兒子。在秦國,可以說沒有一件事是呂不韋辦不到的。人人都以欣羨的目光看著他。   呂不韋也意識到這種視線。而最讓他有強烈感覺的,就是食客李斯的目光。李斯不只是羨慕,他似乎還想從呂不韋那裡學到什麼。   少年君王一即位,母親就成為太后。她曾是相國呂不韋的愛人,如今已成為寡婦。而她又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女人。   在秦國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呂不韋,和他以往的愛人太后又聚在一起了。然而他不得不擔心一件事:十三歲的君王逐漸長大。   秦王政年紀雖小,但已顯露出非凡的才能。他後來果然擊滅六國,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從言行中可以觀察得出,他的性格與其說是冷靜,不如說是冷酷。   如果不儘早和太后分開,那就危險了。   呂不韋想。以臣下的身分和太后私通,可謂大逆不道。他可能會因為這個理由被殺。   麻煩的是,太后是個不能一日沒有男人的蕩婦。呂不韋想出了一個妙計。   他決定在太后身邊安插別的男人。   他找到一名陽具很大的男子,名叫嫪毐。他把嫪毐推薦給太后。以一般的身分是不能接近太后的,因此讓他受刑去勢成為宦官,在太后身邊服侍。但據說事實上他並沒有被去勢,因而經常要拔去髭鬚,以便看起來像一名宦官。   嫪毐受到太后的寵愛,被封為長信侯。受過宮刑的宦官成了貴族,忽然間富有起來,於是興建豪邸,家中傭僕多達數千人。此外為了獵官,食客也有一千多人。這個人心術原本就不正,如今發達起來的模樣自然受到士人的嫌惡。太后與嫪毐生了兩個兒子。她聲稱要依占卜而避時,然後長期留在離宮以掩人耳目。   長信侯其實不是宦官,太后為他生了兩個兒子。   有人提出密告。雖然對各個重要關節施以賄賂,試圖保密,但終究紙包不住火。   時為秦王政即位九年。秦王已是二十一歲的青年了。   被密告乃至於很快就東窗事發,恐怕是因為賄賂的關係。冷眼旁觀的少主政始皇帝,等待對手窮途末路,自取滅亡。將有人密告的消息傳入長信侯的耳中,也許就是始皇帝的計謀。   因為有點空暇,我要到雍去祭祀。   始皇帝悠閒地說道。情況看起來好像有機可乘,長信侯嫪毐便使用太后的印璽,召集了兵員意圖叛變。於是,青年君主輕而易舉地擊垮了他的對手。   這項行動非常漂亮。事前當然沒有跟呂不韋談過,完全由甫自少年成長為青年的始皇帝自己一手策劃並實行。   始皇帝知道推薦內寵嫪毐的人是呂不韋,但是並沒有立刻加以處分。他很果決地殺了太后所生的兩個兒子也就是他同母異父的弟弟。   翌年十月,呂不韋被解除相國的職位,奉命住在河南的食邑(領地)內。   王未殺我。   呂不韋樂觀地想。說他樂觀,不如說始皇帝過於嚴酷。呂不韋不知道這位青年君王的可怕。   呂不韋對自己的功績很自負,認為始皇帝今天能夠在位,完全是因為他讓始皇帝的父親繼承了王位的緣故。但是對始皇帝而言,他這種自負不值一顧。   呂不韋愚蠢地試圖誇示力量。他雖然被遷移到河南,形同放逐,但卻開始與諸侯的賓客大肆交際起來。     歲餘,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   這是《史記》裡的文句,意思應該是說諸侯使者陸續前去拜訪呂不韋。這一句話也不是不能解釋為諸侯使者陸續前往咸陽,請始皇帝赦免呂不韋的罪。但是,這種情況反而對呂不韋不利,它還是被看成是呂不韋的示威。   始皇帝派人送信給呂不韋。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這不過是始皇帝批判呂不韋,質問他對秦沒有任何功績,也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卻食祿十萬戶。遷往蜀地是處分,十萬戶食邑收回。放逐到蜀之後,不久還會有新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可能就是處刑。始皇暗示他,與其被處死,不如選擇自殺比較好。   於是,呂不韋仰毒而死。   時間是始皇十二年(公元前二三五年)。   令始皇帝頭痛的母親太后也死於十九年(公元前二二八年)。燕太子派出刺客荊軻暗殺始皇帝失敗,是發生在翌年的事。   呂不韋自殺的那一年,秦助魏擊楚;翌年,秦出兵趙國,接著攻韓。原籍趙國邯鄲的太后過世那一年,邯鄲城陷,趙王被擄。趙的滅亡應該是其來有自,因為始皇帝的出生地也是邯鄲。   由此看來,呂不韋是在秦揮兵統一天下之際死的。始皇帝並不需要任何人輔佐。他的身心盈溢著異樣的力量,也許就是這股力量容不下呂不韋的存在。   【所謂聞者,其呂子乎?】   秦滅掉六國中最後一個國家齊,是在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的時候,他自稱始皇帝就是從這一年開始。   《史記》的<呂不韋列傳>是這樣總結的:     孔子之所謂聞者,其呂子乎?   在《論語.顏淵篇》裡,孔子曾對士的理想達與聞做了一個區別。弟子子張說達是在邦必聞,在家必聞,但孔子批判道:這不過是聞,並非真正的達。   所謂真正的達,是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時時為人著想並態度謙遜。色取仁而行違(外貌看起來像仁,但行為違背了仁)就是聞。看起來像仁,風評自然好,但不能說是達,只不過是聞罷了。   擁有食客三千的呂不韋,似乎也是一個頗獲好評的人。但在司馬遷看來,呂不韋只是一個極具眼光的商人,他還欠缺仁。雖說眼光獨到,卻沒能看出始皇帝的本質,所以招致滅亡。   食客李斯緊緊盯著呂不韋觀察,他認為呂不韋是不幸的人。這個不幸,就是遇到像始皇帝這樣一個可怕的君主。而且,呂不韋投資之後想要取回本錢,換言之,他想操縱君主。莊襄王或許被他操縱,少年時代的始皇帝或許也如此;但成人後的始皇帝卻不許呂不韋操縱自己。   李斯後來當上丞相。整個秦朝的國家體制,係以他的性惡說為基礎而建造。焚書就是起於他的進言。   始皇帝死於巡幸途中,是始皇帝三十七年(西元前二一○年)的事,當時身邊只有始皇帝的么子無能的胡亥,以及品格低劣的宦官趙高和李斯。賢明的長子扶蘇正在長城戍邊,始皇帝在遺囑中指名要他繼位,並回到咸陽迎接自己的靈柩。   這時,李斯受到趙高誘惑,擱置了那道遺詔,並且共謀偽造假遺詔。   胡亥顯然很昏愚。   李斯想起呂不韋。呂不韋不能實現他操縱帝王、成為豪富的夢想,是因為始皇帝具有超人的才能。而這個愚昧的胡亥如果成為君主,我不就可以隨意操縱他了嗎?   (呂不韋未完成的夢,我來完成。)   受到趙高誘惑時,李斯的心裡也許正縈繞著這股念頭吧!   與呂不韋不同,我是幸運的。他對自己有幸遇到昏君,必然興奮得渾身顫抖。   的確,上面是一個昏君。但是,李斯沒有看清楚,還有其他人要操縱這個昏君。這個人就是宦官趙高。呂不韋可以選擇自殺。而不幸的李斯,卻落入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陰險苛酷的宦官趙高的圈套中,被處以極刑,滿門滅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