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武俠小說 紫玉釵

第40章   

紫玉釵 司馬紫煙 17944 2023-02-05
  方子逸從容吃過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房間已經移到了最豪華的特等行館,那是一個獨院,而且也有專人侍候,世態炎涼,瞬息間竟有雲泥之別,他倒是萬分地感慨而且對李益深為佩服起來。   李益從赴長安羈命分發,就跟他來往了,當李益帶著家中籌措的一點資金,往長安充闊揮霍時,他也經常被邀沾光,因為李益對有實學的人是很敬重的。   李益的境況較為拮据時,跟他來往更密,直到李益住進了霍王別業後,才略略地疏遠一些,因為他很知趣,在人家卿卿我我,歡情正熾時,他不會前去惹人討厭的。   但是李益的情形,他是十分清楚的,這個年輕人由困窘中突然地扶搖直上,勢動公卿,一本賬全在他的肚子裏,固然是由於機緣的輻輳,造成這種局勢,可是李益的通權達變,巧妙地運用形勢,製造機會,卻是人所不能及的真本事,真才華。

  李益沒有瞞他,尤其是他勘察回來,去跟李益商談時,李益告訴了他一切的內情,以及應採取的步驟,嚇了他一跳,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計畫。高暉致史懷義的私函,他也看了,高暉下筆很慎重,對李益所提的調戍動軍的計畫只表示了私人的贊同,希望史懷義多予支持,並沒有太肯定。   李益請求高暉撥發的兵符沒有送到,可見這位兵部尚書行事很慎重,兵符一發就是朝廷的旨命,勢在必行。   但如果邊鎮節藩不答應,仍然可以拒絕而不受,另行備章申奏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已經是很平常的事。      李益在遷到客寓後,盧方的私函卻到了。   函中談到高暉的態度,說兵符已寄,但是由一名專使帶著,等候在安西驛站,李益如果不能說服史懷義,兵符就不會送達,因為朝廷也不願意過分刺激邊帥,如果令出而不能行,徒增事故外,還有損朝廷的威信。

  因為事關盧方的身家前程,盧方很緊張,千方百計探得這個消息後,急告李益,要李益務必設法說服史懷義,否則朝廷會以為河西四郡的不穩,全是怕盧方的關係,那盧方的地位就不穩了。   李益接信後,稍稍有點氣,才即定下這個大膽的計畫,要利用羅春霆的關係,使史懷義就範。至於警告羅春霆說盧方在河西郡設耳目心腹,那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盧方並不是個工於心計的人。   他連史懷義是朝廷內定,故意派來接替他位置的事都一無所悉,一直還以為是自己把史懷義一手提拔起來的。倒是河西四郡,卻真正支持他的也以他的馬首是瞻,因此四郡節鎮的行動跟他的榮枯就有著很大的關係。   盧方先前還糊裡糊塗不知道,直到在李益口中,得知史懷義是朝廷有意派去接替他的職位的,他才悚然心驚,知道朝廷對這些邊使節鎮所抱的態度,並不是十分信任,史懷義除了準備接替他的職務外。無疑的還有著監視的任務,而其餘的四鎮手下,也都定有著相似的人員。那些人在他任河西節度使時,跟他的關係很友好,史懷義接任後,合作就不如先前了,他到長安任職沒多久,那四郡的節鎮都有信函給他,言下似乎對史懷義表示不滿。接到信時,盧方還不以為意,認為是史懷義由自己一手提拔出來,聲望自不足與自己相比,壓在那些人頭上,自然難以令他們心服,因此他還為了表示自己的影響力起見,寫過一封私函給史懷義,叫史懷義對四郡節使稍存客氣,戍守邊處,總是以和為貴。

  這是一封顧全大局的信,用意至公,本來沒什麼,但是瞭解到史懷義的身分後,他就緊張了。   這不是明白表示自己仍然是維護著四郡嗎?萬一四郡有什麼不臣的舉動,他是萬難擺脫干係的。   所以盧方對李益之行非常關心,跟王閣老兩人幾經密商,多方努力,才打聽得高暉對李益請發兵符所作的措施後,所以才遣人飛騎急馳,秘密交給李益一封信,要李益設法促成此事。把四郡的兵權增重,而又同時減少了他們的控制權,這樣一來,那四個人就會老實得多,不至於做出糊塗而牽連到盧方,這封盧方自然是好事,而且在李益手中完成這件事對盧方的好處更大。   李益是他的女婿,這層關係自然非常密切,李益能以一個新任的年輕官員身分,完成這種軍國安危之大計,影響力自是屬於他盧方的,這表示盧方在四郡方面,仍有舉足輕重的左右力量,這可以使他的地位更受重視。

  盧方的信中雖然沒有如此明說,但是李益卻可以想像得到,雖然盧方的信上口口聲聲說是為家為國,但李益明白,在盧方的心中是家重於國的。   不過李益也知道,這件事如果辦不好,他以後的前程也就難以有出息了,雖然他並不寄望放在軍伍上立功名,但是手邊有幾個可以左右大局的節鎮,無形中就是一項最有力的權勢保證。   想他本身的聲望是無法控制這些大勢的,那仍然要借重盧方的名頭,只是他必須要把左右大勢的運用控制掌握在手裏,因此對盧方的要求,他還是要盡心盡力地去做。   只是,要想控制這種局勢,必須要有憑仗,而他李益手中憑仗的卻只是一點淺薄的關係,固然,他是盧方的女婿,是高暉的知交,是秦朗與郭氏兄弟的好朋友,但是這三種關係並沒有多大的用處,任何一方面的力量都不足以把河西這個局面的控制大權交在他手中。

  唯一,他能掌握的只是一個小秘密,一個朝廷與節鎮之間的矛盾與權力的衝突。   朝廷有意抑制邊鎮的權力,但朝廷目前的實力與決心都不夠堅定,所以商暉也只能把兵符送到鄰近的地方等著,等他協商好了,才會發出兵符。這說明了朝廷的意思是不會冒險直接採取行動來支持他的計畫,更不會授予他充分的權柄去壓制那些邊鎮的。   一切要他自己想辦法,而最難通過的就是史懷義這一關,因為史懷義是河西擁兵最重的一鎮。   史懷義是朝廷培植起來的固然不錯,但朝廷要求的只是忠心而已,沒有辦法再要求更多的了。   幸好,李益手中掌握著一個秘密,一個朝廷制邊手段的秘密,而且,從李益早上到帥府而受冷落的這件事上看來,顯示了邊廷的一個弱點他們對長安的人事動靜太隔閡。李益不是名人,可是他獨力扳倒了前任兵部尚書于善謙,活活急死了一個炙手可熱的大權臣,這在長安是件多麼轟勁的事,涼州的帥府居然一無所知。

  因此,李益認為可以利用,因此,李益大膽地佈下了這一著棋,一著利用羅春霆,旁敲側擊來逼迫史懷義的棋,而且是一著險棋。   這著棋對別的人都沒有用,但對史懷義卻絕對有用。因為史懷義自己就是從這條路上走過來的。   朝廷授意他來接盧方的缺,他一定也會相信朝廷安排了別的人來接他的缺。   所以他才把計畫透露給方子逸知道,然後把重點放在羅春霆身上,為了使方子逸幹得起勁,他再把羅春霆的這條線,搭在方子逸身上。   目前,他是一無所有,但是等羅春霆有了成績,交給方子逸,也就等於交到李益的手中,他就真正地有了權力了,一個真正控制邊鎮的權力了。   正因為李益把棋手佈在方子逸與羅春霆身上,所以他在接待史懷義的時候,並沒有談什麼,只叫秋鴻在驛館外面等著,看到羅春霆與楊太守連袂來拜訪方子逸,秋鴻立即就回到客棧,向侍奉的小紅遞了個暗號。

  李益跟史懷義還是在閒談,但是談話的內容卻很精采,包括他如何與黃衫客等人訂交,然後設謀以除魚朝恩,以及後來氣死于善謙的細節。   史懷義對前者很關心,因為這是國家的大事,對後者則更感興趣,因為他是高承龍的門生,而且又是朝廷的密聞,由李益這個當事人談起來,自然比別人的傳說更為詳細而動聽,大概是快談到結果,小紅進來換了一道茶,這是個約定,告訴李益,驛館中已經有了動靜。   李益的心定了,也知道可以進行下一步了,所以他把結果談得更為精采,告一段落後,他才輕描淡寫地把高暉的私函取出來,簡略地談了一下調兵的計畫,當然還說了一番理由,那是暗示著朝廷對史懷義的寄望,而且說這麼一來,史懷義手中的兵力雖然少了,但是每一處都是他的舊部佔了多數,足可控制四郡了。

  史懷義只聽得滿身大汗,因為這個計畫對他的關係太重大了,訥然道:君虞兄,這件事非同小可,我還要詳加考慮一下才行,而且有兩個情況,高門兄可能還不太瞭解,我接掌河西後,那幾郡對我並不太合作,如果把我的兵都分調出去,調來的卻全是他們的人,一旦有什麼舉動,我這邊豈不是空無一人?   高尚書認為督師大才,為國之干城,所以才把這個計畫首先讓督帥知曉,將帥引納私人,是為驕悍之源,高尚書這個計畫,正為制裁這等驕橫將帥而設。督帥來到河西時,未帶一兵一卒,而終能萬眾歸心,高尚書才想請督帥多辛苦一點,把那些人的士卒也好好他訓練一下。   老弟,你不知道帶兵的苦處,這太難了,尤其是這種人,跟慣了一個主帥,換了個就不肯聽調度了

  李益笑笑道:督帥現有的這些人也是從家岳那兒接過來的,卻沒有遇到所述的困難呀!   那情形不同,我是跟他們相處了多年,彼此慢慢才習慣了過來,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些感情,突然把他們調走他處,恐怕他們也不太願意。   李益淡淡地道:高尚書就是根據京中接獲的密報,才設想了這個計畫,戍卒久居一地,也很容易養成怠忽之心,尤其是一些中級的營官們,更是貪圖安逸,竟把涼州當汴州了,拆城營產,藏嬌金屋,作久居之計了,如此下去,壯志日消,一旦真的有事,也不能再倚仗他們   史怪義心中一動道:這是沒有的事,邊境生活枯燥,朝廷有鑒於此,才把一些罪犯入官的眷屬妾女,配發來此充作營妓,以解征人鄉思,逢場作戲,容或有之,絕不會留作家室的,因為那些營妓都是官妓的身分,也不容許他們自主以就歸宿的。

  李益笑道:這是傳聞而已,居然還有人說這些營官,拆了城磚來建私宅,高尚書要我出來督修城塞,主要的也是看看有沒有這回事。   史懷義神色一變道:有沒有這種情形呢?   李益笑道:當然不會有,即或有之,小弟看在家岳與督帥的情分上,也要加以掩飾一二,不過由此可見,戍軍人居一地,弊端在所難免,督帥今後留心一下就是,這種事如果認真徹究起來,只要有一兩件,督帥身上的干係也就不輕,千萬大意不得,這次協同兄弟出來督促修城的方子逸是個大行家,城磚尺寸大小寬薄,雖然代有不同,但他卻能分得清清楚楚,我叫他在勘察時,也替督帥留心一下就是,至於高尚書的計畫   史懷義已經聽出語氣不對了,連忙道:我回去當再研究一下,如若可行,我一定盡力促成,即使有礙難之處,也會向高門兄詳細解釋的。   是的!是的!兄弟只要有個答覆給高尚書就行了,這個計畫所以不立即見諸於實施,也是考慮到情況或許有不如所想像的那麼單純,萬一見諸露佈而不能行,豈不有損朝廷威信,也顯得高兄行事過於草率、對他這個新任尚書的能力,朝廷也會起了懷疑了,所以高兄也很為難。   話說得平和,暗示性卻頗為濃烈,而且巧妙地把計畫套到高暉頭上,作為高暉膺任兵部尚書後立意興革的第一道改革,自然關係未來的進退盛衰,這表示高暉也是事在必行,史懷義既是受教於已故的高大人,而且又把計畫私下密商於先,更是把史懷義視作自己人,因此雖然李益說得不是非常肯定,卻也已不容推鋅了。   妙的是他更巧妙地把帥府部屬和拆磚的事點成了人情,卻又指明了這事可大可小,這時候也才讓史懷義瞭解到那些人情就是警告了。聽他說起計畫是專為對付驕兵悍將的,史怪義心中更覺得狐疑了,忙又試探地道:別人不知我,高門兄應該知道,難道他認為我也是驕兵悍將嗎?   那當然不會,正因為高兄將督帥視作自己人,所以才要兄弟先容以祈求督帥諒解,調戍之計,表面上看是督帥吃了點虧,減少了將近兩萬人,但是由實利上看,河西四郡連同本郡合起來的二十萬人馬?完全置於督帥的掌握中,因為無論在那一郡,都是督的手下的人居多數,當初兄弟受命之際就曾提出過,恐怕督帥不會答應,高兄卻笑著告訴兄弟說別人我不知道,史帥我最清楚的,他絕不是握住了兵權不肯放的人   史懷義不作聲了,他在李益的話裏聽出了危險,這番話是不是高暉說的還很難講,但不管是誰講的,這已經表示了充分的警告,看起來這個年輕人的確是厲害,笑裏藏刀,笑談之間,卻已佈下了一座刀山劍陣。   先前聽他談到如何把于善謙逼得自上辭表,又如何地一氣咯血而死,史懷義還十分激昂,連聲稱好,但是現在輪到自己受逼時,卻不是滋味了。   計畫並不是不好,史懷義也不想擁兵自重,只是他知道這計畫很難行得通,而行不通的理由卻又無法出口,這才是史懷義深感苦惱的地方。   不錯,由於連年的兵災甫定,朝威不振,節度使區由原有的十個,擴展到三十九個,像現在的河西四郡,原先都是在河西節度使區的範圍內分出去的。   那四個節度使原先都是盧方的部屬,分駐四郡而已,慢慢的為了軍事戰略上的需要,他們的人員擴充增加了,增加到主帥難以控制了,才另行劃定轄區,成立了一個新的節度使區,將驕山於兵悍,節度使因為手擁重兵而罔顧朝廷的旨令。這種情形同樣也存在於節度使區內,一些部將們到了自己所領的兵員能左右到主帥大勢時,他們對主帥的尊敬也就不如往昔了。   史懷義很清楚,在河西本郡的這幾萬軍卒中,他也未能完全控制,假如調了出去,他們在另外四郡裏成為多數之後,形勢將更糟,很可能會發展到把主帥他擠掉,形成一批新的勢力擁有者。   但是這種情形他不能說,說了出來,徒然顯得自己無能,朝廷派他來接替盧方,原是看中了他的才幹,假如知道他並不能控制大局,是否還會要他留任呢?   史懷義沉吟良久,還是無法決定。   李益也不催他,只是笑道:如此軍國大計,當然不能在倉卒間就成定案的,督帥可以詳細地研究一下,好在兄弟在此還有幾天耽擱,在完工之前能有個回答就行了,不過那個時候卻一定要有個明確的答案,因為兄弟還要到那四郡去個別接觸,以期達成使命。   這又是一個警告,告訴他考慮的結果仍要遵行的,因為這是一個整體的計畫。   史懷義滿懷心事地告辭了,李益很放心,因為他知道安排在羅春霆身上的一看棋一定會生效的。      當夜,他睡得很安心,第二天方子逸跟太守一起來了,商量的是如何進行修築城塞的事宜。   楊夢雲這次的態度很恭敬,雖然在品秩上,他是正六品,比李益的從六品還要高一級,資歷尤比李益深,但是李益是京師簡派的特差,所以楊太守口口聲聲都稱上差,態度跡近阿諛。   對方子逸所提的種種要求,楊夢雲一口答應了下來,涼州地方雖居邊境,但是卻十分富饒。   居民為漢胡雜處,但那些胡人俱已歸化了,他們多半是商賈,很有錢,對官府的攤派很少打折扣,李益又有著京中撥下的治城款項,金錢上已經沒有問題。   人工也沒有問題,廝役雖然湊不足那麼多,但這兒是流放區,有的是各地解送前來流放的人犯,他們就是來做苦工代刑的,李益跟督帥署的關係如此密切,調用流犯勞力自然也沒問題。   所以三言兩語,就把公事談妥了,因為方子逸勘察的結果,超出預算很多,楊太守很懂事,一力承擔了多出的支費由他同郡內的大戶分攤,而且還自承過失,說由於中報不詳實才造成這種錯誤,請求李益曲予成全。   錯處並不是楊太守的,他所申奏的待修之處是城牆已經傾塌了的,有些地方以前督促修城的主宮留下來的紕漏,稍加掩飾就可以過得去了,但是要認真來做,工程就大了,即使把朝廷所撥的款項全部用上,也欠缺了一大筆,認真地追溯責任,牽連就大了,馬馬虎虎地過去,又失去了李益樸實施工的本衷,這使李益很為難。   既然楊太守肯把欠缺的款項湊集起來,李益也就樂得順水推舟地做次人情了。   把楊太守打發走了,李益才問起昨夜跟羅春霆會談的情形,方子逸說得很詳細,李益也十分滿意,在他的估計中,史懷義在受到了羅春霆的壓力後,一定會立刻就範的。他又計畫了一下日後的事宜,就把修城的事麻煩方子逸多費點心,自己卻在客棧中靜待佳音了。   只等史懷義的同意回音一到,他就立刻可以修書,託驛站飛騎傳報京師,請商暉速頒兵符了。   由於盧方先透了消息,他知道兵部的特使帶著兵符,已經等候在前一站了,只要那封信送到了前站,兵符也立即可以送達,萬事俱全,只欠東風,就差史懷義點頭了。   不過李益的估計也並不完全正確,他預料立刻可以有的回音,過了兩三天,還是遲遲未見下來。   而且史懷義也沒有再見面,等了兩天,李益覺得很不耐煩,隱隱覺得事情可能有變化,到了第三天,他實在忍不住,授意方子逸把羅春霆約出一談。   羅春霆倒是很快地應約而來了,見了方子逸,神情上客氣多了,也恭敬多了,兩人寒暄已畢,進入了屋子,羅春霆在袖中取出了三方和田的玉石筆洗,都是刻作雙鯉躍波狀,玉質晶瑩,耀目生輝,一望而知為上品。   笑著道:子逸兄,這是些許微意,出自兄弟私下的孝敬,一方講帶到長安,奉上給盧閣臺大人,以報昔日多方提拔,一方請致上差李公子,作為兄弟致賀他與盧小姐百年好合,另一方則是兄弟致上吾兄以供清玩。   這三座玉洗不是古董,雕工也不算精細,但琢磨極工,顯示出玉質的高貴,通體潔白無瑕,每一座大約如拳,如果再交由名匠改鑿,必可成極為精巧的珍品。方子逸久居長安,對雕琢之道頗有研究,自然也知道一般的市價,這三座玉洗如果撈到長安,每一座可以值上十萬錢,但是如果能經由自己的手加以重新雕琢之後,就此三塊玉璞,刻成一套的玩意,如福祿壽三星,或依據形勢,鐫作三陽開泰,則百萬可期。   因為這三座玉洗的玉質完全一樣,想係同時在一處出土,或是原本為一整塊碎鑿為三的,舉世之間,再難以找出第四塊了。正因為他是行家,所以拿在手裏,一一詳細檢視後,目中忍不佳流出了異采,羅春霆看他如此珍視,也就顯得很高興地道:東西不值什麼錢,但是玉質還不錯,可惜的是邊霆沒什麼好玉工,它原本是一整塊   方子逸嘆了口氣道:兄弟的看法也是如此,這實在太可惜了,假如不把它擊碎,依據其本形,像勢而磨,半具天然,半由人為,則必可使其身價百倍   羅春霆聽得神色也是一動,連忙道:子逸兄對此道很有研究嗎?   研究是談不上,只是興趣所在,略事涉獵,稍微懂得一點,在長安時,玉器作裏幾個老師傅得到了原玉之後,都會送到兄弟處,請我代為設計一下,如何琢磨,以見匠心。如果這三塊不擊碎,依其原形而加以修飾,不但沒有浪費,而且還能更增其身價,假如兄弟沒有猜錯,那一方原玉分磨為三後,最少浪費掉一半   羅春霆道:是的!是的!原來有一口西瓜那麼大,只是粗礦不成形,兄弟找個匠人鑿開後,磨成這三座玉洗,大概只剩下四成了,子逸兄,你是行家,就請你估計一下,殘物若是到了長安,大概可值個多少?   方子逸道:玉石的價錢很難說,一半是玉質,另一半則是匠藝之運用,如果不擊碎,經由巧匠琢磨,還要看它原來的形勢能否得天然之神韻而定,如有可資利用之形勢,經由精心之構思,巧手之運用,則百萬可致,   啊!能值得這麼多?   這是最高的估計,因為原來是什麼樣子,兄弟沒有見過,照現下估價,大約在三四萬之間。   這是他看出羅春霆不懂得行情,已經打了個對折兼七扣,少計了一半以上。不過方子逸倒不是憑空殺價,他是根據最切實的行情而估價的。因為這種玉器,必須還得找到買家才能賣得出高價,真要送到玉器行中,也不過是這個價錢。但是羅春霆已經訝然驚呼,而且連連頓足,氣呼呼地道:我那個親戚真不是東西,欺負我不識貨,幾年來不知給他們訛了多少去,這東西曾經由他代售一座,居煞只作價一十千錢,真是太黑心,太黑心了!   方子逸笑笑道:羅兄的舍親是   他在長安開設玉器作,店面在新會里,叫萬寶坊!   原來是那一家呀,東家與吾兄同宗。   是我的同胞兄弟,這畜生真不是玩意,他到西涼地方來採購玉器,得了我多少方便,託他拋售些東西,居然還要昧下我的錢,真是人心難測,人心雛測!   方手逸心中暗笑,如果告訴他真實的價格,恐怕他還會跳起來呢,因此笑笑道:兄弟與令親遇見過幾次,知道他為人很精明,而且他那兒時有精品   混帳東西,他的精品都是從我這兒騙去的,子逸兄,你我既屬知交,兄弟也不必瞞你,兄弟在帥府,而來往採購玉器的都是大宗生意,有兄弟打個招呼就方便得多,而當地土人覓得好一點的玉苗,總是要送給兄弟一點,因此兄弟手頭倒是存有不少這些東西,這些年來,陸陸續續地由舍親帶走變賣的已有一半,幸好兄弟沒有一起給他   方子逸道:玉器買賣不比他物,本身的花費也要不少,比如說要僱匠琢磨,成品放置肆中待沽,這都要先下本錢的,令親的取價似乎尚為公平。   公平個屁,我都是磨好了才託人交給他,賣掉了才把錢和人轉交姑蘇寒舍,他自己何嘗有半個花費,到現在還有一半的東西留在他店裏沒賣掉呢,正因如此,兄弟才沒把手頭的東西全交過去。   方子逸道:要是如此,令親就太過於貪了一點,不過吾兄也別太責怪他了,令親最多殺下了一半的價格,吾兄把一方珍貴的玉璞,弄得七零八碎,減卻了十之八九的身價,豈不是更為可惜!   羅春霆連連失悔,然而他卻沒把這一點歸咎在他的親戚身上,使得方子逸肚裏有數,他對那位親戚,還保留了許多事未肯傾告,就以這雙鯉玉洗來說,如果對方知道一共有四座,而且是山一塊整玉分割開來的,必然不會單獨售出那一座,千方百計,也要把另三座求到,重作雕琢後,整理成套,就可成為當世珍品,對方是專作玉器生意的行家,絕對不會放過這個一本萬利的機會的,因此人家就長吃吃他這個外行,也就不為過了。   因是方手逸心中一動,故意用言語試探道:既然吾兄尚有一半貨品留存店中未售,不妨列個清單給兄弟,等兄弟回到長安後去取了來重行估價售出,相信必可為吾兄爭得多一兩倍的代價,拜受厚賜,謹此為報   子逸兄,你在長安有門路麼?   因為兄弟對此道小有心得,很多大戶要購買玉器恃,都會找兄弟去鑒定一下,兄弟的門路或許會比令親還廣一點。   羅春霆聞言喜動於色道:只要手逸兄有門路,在舍親那兒的東西不去管他了,勢利小人,不必計較,兄弟手中還有一些東西,手逸兄如果有空,就去鑒定一下,看能值個多少,然後就交給子逸兄帶到長安去轉售,你我也不客氣,每件成品脫手,吾兄取三成利潤,一成作為使費花銷,這樣子逸兄認為如何?   方子逸心中一喜,在一般的慣例上,王器買賣,貨主與捐客之間,四六拆成是他自己所取的利潤較低,但是這筆生意不同,因為估價在先,自己可以斟酌一下,先把合理應取的利潤打在裏面,那四成就是多賺的。   沉吟片刻才道:這當然可以,不過鑒定玉器的價格很難,而且頗費時間,等那天兄弟得閒   不!不能等,乘這兩天督帥不在署中,子逸兄就到下處去看看,若是有可取的,就煩吾兄帶了出來,那似乎方便些,這些東西雖然是兄弟平時攢下的,但究竟不便讓太多人看見,何況帥府中人多口雜   督帥這兩天不在署中?   羅春霆點點頭,壓低了聲音道:那天晚上督帥回到轅署,兄弟就過去跟他談了一陣,對李公子這次前來所賜的使命,督帥感到很為難,實在很為難   方子逸心中很焦急,李益此行的關係很重大,那不但影響到他的未來,也影響到自己的官運,霉了一輩子,好容易得到一個機會,能否爬起來,全看這一朝了,否則回到長安,恐怕還是要花相國寺的側院中埋沒掉一生。   因此他急急地道:正因為有很好礙難之處,李公子才要借重大力,促好此舉。   羅春霆壓低了聲音道:督帥召見兄弟,原是想磋商一下,如何推脫的,兄弟因為受了吾兄之託,自然盡力勸阻,到後來沒辦法,兄弟只好把方兄交付的辦法使了出來。   怎麼樣?督帥對此有何反應?   羅春霆有點得意地道:想不到這一著還真靈,兄弟自然不便明說,只點了兩句,督帥的臉色就變了,而且對兄弟的態度也客氣多了。   方子逸呼了口氣,李益用的這一手的確很好,找的對象也很適當,羅春霆既是帥署的機要文案師爺,又是前任留下的人,自然是最理想的監視密探。   督帥答應了嗎?   羅春霆撚著山羊鬍子,笑道:督帥在兄弟的暗示中聽出河西所部中有盧公的心腹,想不答應也不成?不過他說出他的礙難,最主要的是那些營校裨將,居留涼州日久,在這兒多少有點離不開的事,要把他們調出去,他們心中一定不願意,督帥為了使事情慎重起見,只有悄悄地出去跑一趟,找到那些重要的將校,私下先疏通一下,免得軍符到達時,有人抗命不尊,就難看了。   他們居然敢違抗軍令節符?   羅春霆嘆了口氣,方兄,你一定是清楚的,督帥接任盧公所遺的職位不過才半年多一點,跟那些將領之間關係尚未建立得十分妥切,這是可能的,所以督帥要親自到各處去轉一下。   方子逸的任務總算達成了,他找羅春霆的目的就是要瞭解一下史懷義的態度與反應,知道他已經同意,而且為了促成此舉,還特地出去跟他的部屬們洽商,就證明事已可成,這件事成了,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   因此他的心情也輕鬆了,笑笑道:羅夫子,恭喜恭喜!經此一來,夫子在河西帥署的地位又將更上一層,一言而九鼎,督帥對夫子當更為倚重了。   羅春霆很高興地道:那裏,那裏,兄弟即使小有所成,也都是出之於方兄的指點玉成,憑良心說,兄弟昨天還真有點提心吊膽,那知才說了幾句話,督帥的態度立刻就大有改變,真沒想到這一著還真靈,所以今天兄弟佈陳腹心,與方兄共用所利,也是為了對方兄表示一點謝意。   方子逸卻沒有被高興沖昏了頭,他知道自己不但是個空架子,而且也沒有那麼多的絕點子,更沒有那種明確而果決的判斷力,整個計畫都是李益想出來的,第一步算對了,第二步該怎麼做,還是得靠李益。   因此他倒是沒有昏了頭,把這一切都當作了自己的功勞了,笑笑道:夫子太謙虛了,兄弟只是居間傳傳話而已,真正主持大局的是李公子,夫子要謝也該謝他才是。   羅春霆不禁怔了一怔道:那你我合作的事   方子逸道:這當然也不能瞞他,而且他的闊朋友多,將來還要靠他廣為推薦,兄弟才能把羅兄所託之物,迅速脫手出去,否則這東西雖好,找買主卻很不容易。   那兄弟所說的分潤方式,又得重新訂議了。   方子逸的目的就是在此,想想道:李公子不會在乎這些,但是你們要仰仗他的地方太多了,總不能一直去麻煩他,我看這樣吧,你我各提一成,作為酬謝他推薦的人情,如此羅兄雖然又要分出一成來,但是經過兄弟的重新估價,以及李公子的淵源推介出去,羅兄所得,較之委諸令親會多出兩倍,而時間也會快得多,像令親在幾年內才給羅兄拋出幾件,還擱置了一大半在那兒,如由李公子旁敲側擊,口角春風吹噓一下,在三五個月內,推個二三十件出去是絕無問題的,所以詳細推算起來,對吾兄只有好處,羅兄意下如何?   羅春霆道:真要能如此的話,兄弟就再少攤些也行。方兄,此地採玉較為便利,如果方兄能夠找到大筆的主顧,兄弟可以向採玉的土著們先行承購下來   方子逸笑道:羅兄,那是玉石舖的生意,你我不必去擋人這種財路,玉石這玩意見很妙,貴在稀而不在廣,我們要做的是精品,而且最多也只能推個二三十件,就可以停止了,否則精品越來越多,反而不值錢了。   這門學問外行人自然不懂,但是道理並不深,方子逸略作說明,羅春霆也就懂了,於是把方子逸邀到了帥府他自己的私室中,羅春霆關起了房門,才打開了兩口木箱,取出他多年來慢慢積存下的那些玉器,居然有五六十件之多,方子逸一一審視後,才選出了二十來件。   羅春霆感到很奇怪,因為方子逸所選的裏面固然有些是珍品,有些卻只是中上的品質。   羅春霆雖然是外行,但是多少也僅一點,至少他能看出好惡與精糙來,玉尚堅,尚紋理細,尚質密,尚有光,尚潔,根據這些一般的標準。他收藏下的東西自然都不會是很差的,何況那些採玉的土著以及販玉的商人們為了要求他行事上多予方便而主動獻贈的東西,必然也是大堆中的精品,在這上面,他深信是沒人敢欺騙他的。   可是他被方子逸選出的那一些玉器弄糊塗了。   最好的、最佳的方子逸都挑出來了,這說明方子逸的眼光很準,但是挑剩下來的三十件中,至少有五六件的品質都比一半已選中的好,這又使他瞪目不知所以了。   沉吟了片刻才支艾吾吾地道:方方兄,剩下的這些   方子逸道:剩下的也都是佳品,吾兄歸里時,可以撈回故園,藏諸閣上,無事把玩一下,恩諸手孫。   唉!若是帶得了,我早就帶走了,玉質雖堅,但是也不能碰碰撞撞,必須一件件密封而藏,層層包裹,一兩件小的還行,太多了實在累贅,而且還容易啟人視覦,說不定連老命也賠上。   這倒也是,象以齒焚其身,吾兄如果為了安全保身起見,不如把它們敲碎了。   敲碎了。這是為什麼?   方子逸笑道:和氏之璧價值連城,以其稀而無雙,如果它像城牆磚一般俯拾即是,恐怕丟在路上都沒人撿,兄弟在所選約二十幾件中,有些以品質而言,比遺下的還差得多,但兄弟寧取次者而使佳者摒為遺珠,吾兄想必感到不解?   見方子逸說了出來,羅春霆忙道:是的!是的!兄弟的確不明白,正想請教。   方手逸道:道理很簡單,正是兄弟所說物稀為珍之故,有幾件玉紋色澤俱屬上乘,但是同一類者已有較佳者選中了,只有把它們淘汰了,倒是那較次的幾件,雖然是差一點,其色澤花紋,迥然別異,稍加雕琢後,可另成一格,要想使一件東西賣得出好價錢,必須使它造成舉世無匹的情勢,兄弟在長安。曾經遇到過一件絕事,有人從西方帶夾兩對祖母祿貓眼石,大如鴿卵,拳世無匹,售者討價百萬一對,而競購者頗眾,結果被一個巨賈以一百四十萬的代價全部購去了。這個巨賈在購下兩對玄石之後,曾經設宴長安識貨的行家共賞,大家都讚不絕口,有人以更高的代價向他求取分潤,他先笑而不答,等到席散後,他拿起一柄鐵鎚,將其中的一對打得粉碎,然後才宣佈說剩下的那一對,可以一千萬之價出售。   什麼?一百四十萬的東西,居然討價千萬,這還會有人要嗎?   有!不但有人要,而且還有好幾個人要,結果被一個巨賈以一千五百萬的高價購去,因為這一對玄石已經成為當世無匹之寶了。   羅春霆恍然道:高明!高明!原來此中還有這麼大的學問,可是兄弟的這些東西,卻沒有這麼高的身價了。   那是當然,不過兄弟可以設法把它們琢磨成難以比照的珍品,以提高其身價,因此不能再有第二件出現。   羅春霆改容道:子逸兄,高明!高明!   方子逸笑道:所以兄弟希望吾兄能夠硬硬心,最好是把這些剩下的毀了,不然的話,也得在吾兄身秘密藏,幾十年內不讓它們流入人間。   其實再過一兩年,等前一批東西都賣了   方子逸神色一冷,淡淡地道:羅兄還是另請高明吧,兄弟代你把這批玉器脫手,固然可以弄進幾文好處,但也不是白賺你的,多少還要拿點真本事、真功夫來,玉器的鑒定不是一件簡單的學問,那要下多年的工夫,才能磨出來的經驗,可是最重要的就是說一不二,當兄弟說世上唯此一件時,就沒人相信還會有第二件,也為了這原故,兄弟才能比令親賣上個幾倍的價錢,兄弟賺了這份傭金,並不夠吃喝享用一輩子,因此兄弟並不想把路走絕了。   羅春霆惶恐地道:方兄,這是兄弟失言,可是這些玉器當真是舉世無匹的珍品嗎?   方子逸笑了一笑道:羅兄未免太貪心了,如果是舉世無匹的珍品,一件也就夠了,那裏還要二、三十件呢?   是啊!兄弟自己也知道,它們只是堪稱上品而已,卻不是舉世無匹,否則也不會落到兄弟手上來了,所以兄弟才覺得方兄的規定過於奇特。   它們不是舉世無匹,只是當世無二而已,舉世無二的東西很多,一棵樹上結果千百粒,摘下來仔細一比較,會發現沒有一粒是完全相同的,但是這樹上的果子卻不見得就能每一粒都成為珍品,這些玉器的價值較昂,都還夠不上珍品二字,只是兄弟可以使它們成為舉世無二,提高它們的價值,而且提高的也只是尋常的三五倍,如此而已。但如果又有第二件冒出來,就連一倍的價錢都不值了,這才是小弟要求吾兄割愛的原故。   這些都是別人送給我的,難保沒有同樣的。   這個兄弟可以保證,也許有更好的,但絕不會有同樣的,兄弟選剩下來的這幾件,原是是一塊玉苗上分割下來的,所以才會有同樣的色澤紋理,如若不分割,就看原體像形雕磨,自然又可以提高其身價。但已經割開了,就只能留存其一,才能保存它的價值,只要有了第二方,別人心中就會懷疑還有第三塊,那樣就不值錢了。玉石與頑石同性同質,本身並無價值,貴賤全在人的心中!   羅春霆拱手道:受教!受教!那就如方兄所言吧!   方子逸卻搖搖頭道:羅兄!不是兄弟不識抬舉,或是不信任你,吾兄心性不定,對兄弟的話也未必會信,兄弟卻犯不著為了幾個錢而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這幾件有同類的還是留下由羅兄另謀出處吧。   他把其中五六件取了出來,堆在一邊,然後指著另一堆道:這一些兄弟可以盡力,而且兄弟所估的還是最低的,三五個月內,必有以報之,只高不低。   羅春霆見他揀出的都是一些價值偏高的,總數約有數十萬錢之多,如果敲別人去脫手,不但要低個四五倍,而且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售出,心中實在捨不得放棄這個機會,急道:方兄可是信不過兄弟的誠意?   方子逸道:如果兄弟信不過羅兄,早就拂袖而去,不必再留下另外的幾件了,只是這幾件,兄弟實在難以為力,就算羅兄值得信賴,羅兄的家人卻就難說了   這個兄弟絕對可以保證   方子逸一笑道:沒有人可以保證,在冶玉這一行裏,人只能相信自己,存捨之間,必須當機立斷,不能有半絲猶豫,兄弟先前還以為羅兄是懂得這個道理的,所以才說是請羅兄謹慎而藏個幾十年,只是一句客氣話,其實是要羅兄毀了它們,那知道羅兄根本不懂這一套,兄弟也不能勉強了。   羅春霆的臉上充滿了沮喪的神色,忽然咬咬牙,將那些玉器中的一件捧了起來,高舉過頭,正想往地下砸去,方子逸嘉許地看著他,但是羅春霆嘆了口氣又放下了,方子邀他沒表示什麼,只是微微笑了一笑,動手將其餘的幾件玉器包起來。   羅春霆卻把那些有配對的上玉一起推到方子逸面前,像是下定了決心道:子逸兄,這些東西在兄弟處少說也有幾年了,前年舍親來時估過價,兄弟都未忍脫手,現在遇上了子逸兄這種真正懂得它的價值的人,兄弟自欲不能再埋沒它,可是要兄弟毀了另一件,兄弟實在下不了手,這樣吧,一併交由你帶去,由著你去處置   方子逸知道他仍是捨不得放棄,於是笑笑道:其實敲碎了也不見得全無價值,找個好玉工把碎塊雕琢成一些小客件飾物,至少也能賣出令親所估的價錢。   羅春霆的眼中發出了光:子逸兄,你怎麼不早說?   方子逸笑道:東西分開來,身價跌下四五倍,兄弟為了避嫌,自然不能說在前面,等羅兄把它們敲碎了,兄弟再行奉告,也好讓羅兄有個意外的收穫,略償所失。   羅春霆道:那是什麼話?兄弟如果信不過方兄,怎會將這些東西託交呢?由兄弟動手毀碎,手下沒有輕重,也許一下子全砸碎了,豈非暴殄天物,還是由你帶去,找玉工割開了,多少還能收回一點是嗎?   方子逸道:羅兄這麼說,兄弟自當勉力以報。這些零星小件,較易脫手,兄弟一回到長安,不久即有回報,至於這錢是如何交割   就請子逸兄看人送到姑蘇寒舍好了。督帥也是姑蘇人氏,家中時有專人送遞家書,兄弟這兒也會知道的。   事情談妥了,雙方都很高興,羅春霆治了酒,款待了他一頓,然後才命人帶著那一箱玉器都送到了驛館。   方子逸很興奮,他那一番做作,看起來似乎是很像回事,其實他已明白,這種玉器價值不菲是不錯的,但還不能說是稀世珍品,別說是有個兩件,就是四五件,也不會影響到它們的價值,但是這樣做作一下,平白又多了三五十萬的好處,此行收穫不能說是不錯,回到長安後,光是手上的這批玉器的利潤,也足以使自己成個小財主了。      他倒是沒有多作耽誤,因為李益還在等他的消息,所以又到了客棧裏去見了李益。   李益來不及聽他說以後的發財經過,只聽得說史懷義已經出去跟部屬商討調戍的事,就變色跌足道:糟了!   方子逸嚇了一跳,忙道:君虞!羅春霆說他已經說服了史懷義,只是調戍之舉,關係到河西全局,他必須去問問那幾個將領,看看他們的意願,自己喜歡上那兒去,再酌情分調,這樣才能落個皆大歡喜。   李益嘆了一聲:子逸,他是一軍之主,操生殺之大權,有時連朝令都可以不受,支遣部屬是他的權責,何況還有朝中兵符為憑,令出即行,誰敢違抗?像這種事都要去跟部屬打個商量,這個節度使幹得了麼?縱然朝廷不撤換他,也會被部屬擠下來了。   方子逸不禁一驚:君虞,這麼說來,我是被羅春霆那老小子給騙了。   羅春霆被你嚇著了,怎麼會騙你呢,再者他悠然把那些玉器交給你,自然不會騙你的。   那是史懷義對他也說了假話?   我想是必然的,尤其是羅春霆在前夜隱約說出了在那些部屬中有家岳的舊部是負責監視他的,史懷義信以為真,對羅某已生畏忌之心,怎麼會告訴他實話呢?   方子逸怔住了,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其中會有如此多的曲折,若非李益提出來,他一直還以為史懷義的出巡遊說是十分自然的事,就是羅春霆掌的是帥府機密文案,也沒想到其中別有文章。   怔了半天才道:可是他這麼做又有什麼用呢?就算他用的是緩兵之計,也不能老躲在外面不回來呀,回來之後,又將如何交代呢?   李益皺著眉頭道:我不知道,不過我相信他一定是去想法子破壞這個計畫了。   羅春霆說了,他已經著人到鄰郡驛館去打聽過了,那兒的確住著一位由長安兵部遣來的特使,兵部高大人的兵符已發是事實,只是在俟機達佈,由此可見,朝廷的意思是支持那個計畫的,只是態度不便明朗而已。   李益恨恨地道:高暉這傢伙大膽小了,如果他把兵符逕行發下,史懷義就玩不出花樣了。   小紅在旁道:高大人必須要慎重其事,這個計畫有利於朝廷統一軍權,他自然是支持的,只是怕因而激生兵變,不敢造次而已,謀國之務,不能掉以輕心!   他自己都說河西一地藩鎮之勢較弱,朝廷尚可控制,要想整頓邊鎮,以河西開始最為有效,正因為他如此說了,我才構成那個計畫,否則,我多的什麼事呢?就算辦成了,我是個文官,對我全無好處。   小紅道:爺!話不是這麼說,因為河西原是你岳丈盧大人的鎮區,與盧大人的關係密切,而且邊鄰四郡與盧大人交誼頗深,對新任的史帥略有隔閡,有這個矛盾在,他們合不起來,利於各個擊破,所以高大人才同意一試,也是希望能成功的,立遣特使,耪兵符以待機,這支持已經夠大了,如果草率地交出兵符,萬一事情辦砸了,朝廷的威信受損,高大人的前程也完了,你沒有聽他臨別時的寄語嗎?事情可放手辦,但是必須慎重,不可激起兵變,朝廷現在正在銳意充實軍備,只是事機尚未成熟,不能輕易啟戰。   李益嘆道:這個我知道,朝廷如果不怕打仗,早就號令各地節鎮勤王君側以誅魚朝恩了,那裏還會受他的挾制多年。可是高暉這種辦事也不行呀,史懷義是他跟朝廷手支持起來的人,如果史懷義都無法控制,大事更不可為了,難道他沒有看透這一點?   方子逸道:我到過帥府,看裏面的情形很平常,史懷義大概還不至於造反!   這個我知道,他聽了羅春霆的話後,即使有不臣之心,也不敢輕舉妄動了,尤其是他與鄰近四郡處得並不好,而河西僻處一隅,也無法跟別處呼應。再說他的家屬都在江南老家,一旦事發,誅累全族,我諒他也沒這個膽子,既不敢造反,又不敢貿然違旨,他還有什麼方法能拒絕兵符呢?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就是最好的理由了。   李益搖頭道:有這個說法,但不可據以為本的,那是在戰陣緊急之際,廷旨到來,局勢已易,為因勢而制宜,可以把廷旨先擱過一邊,現在又沒有什麼戰事   才說到這兒,他的眉頭一掀,用力一拍桌子道:我曉得他要用什麼方法了,這傢伙很聰明,但是卻逃不出我的算計,史懷義,這一次你可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己為自己添麻煩了,子逸,你快到帥署去把羅春霆請來,告訴他有十萬火急大事,拖也要把他拖來,但是要做得自然。   方子逸匆匆地走了,李益又把盧安叫了進來問道:盧安,你跟著老大人多年了,河西地方的情形你也很熟,使署下面的人事你也相當熟絡了?   是的,爺!老大人卸任才半年,營裏的人都沒什麼大更動,因此都還知道。   現在你必須詳細地告訴我一下,河西署內容營的重要將領名字,以及他們的淵源。   盧安想了一下才道:這個小的不大清楚,河西郡內領兵七萬三千人,分為六衛,每衛領軍一萬,駐守在長城外面監視隔斷突厥和吐蕃,另外的一萬三千人就在涼州外城紮營駐守,捍衛帥署。   這七處的將軍都是些什麼人,名字倒不重要,主要的是他們的背景。   外駐的六衛將軍都是跟史懷義先後同時調來的,史懷義因為擔任涼州本衛府的將軍,無形中就成為副帥,其實節度使區內根本沒有副帥這個名稱,一般說來,擔任衛府的將軍,就是報奏留後的接替人,多半是由主帥的親信擔任,有很多地方,這個位置是由主帥的兒子或親人   好了!這些我知道,涼州帥署的副帥是誰呢?   是王慕和王將軍。   這個人可靠嗎?我的意思是說他偏向於那一邊?   這個人呀,那一邊也不偏,他是老大人的部將,年紀比老大人還大一歲,是個糊塗的老好人,才具平平,但是鎮邊多年,在這邊成了家,原來是右衛將軍,老大人內升閣臺,史懷義把他調升府衛,將軍是看在老大人的面子。   李益道:府衛將軍既是內定留後的副帥,責任何等重大,怎麼能看面子而隨便用個人?   爺有所不知,王慕和為人與世無爭,他自己上了年紀,娶的妻子是一個突厥的郡主,他就向老大人再三表示,情願終老邊地,不想回去了。而且他因為妻族的關係,跟突厥人相處得不錯,有他在這兒,至少突厥人不大會侵犯,就是要進兵,也避免從河西這邊發動,就是吐蕃人,也因為他的原故,不便開罪突厥,所以老大人去時,對史帥只有一個交代,就是王慕和不要換!史懷義也很會做人,乾脆就把他提升為副帥了。   那麼其他六衛的將軍都是史懷義的心腹了?   盧安想了一下:這個不大清楚,不過他在當副帥時,至少有四個衛所的將軍跟他來往密切。   李益點點頭問道:王將軍住在那兒?   就在西城的一個堡子裏,他的夫人因為是突厥的郡主,過不慣我們的日子,還架著皮帳為舍,王將軍為了遷就他,只好在外面再用牆圍起來,而且他那個堡裏還有不少胡人居住,大家都笑他不是娶老婆,而是在番邦招了駙馬了。   史懷義沒有立他留後嗎?   那怎麼會呢?史帥才四十多歲,他已經六十多了,說什麼也不可能保他留後的,目前史帥根本就沒有留後,大概是等王將軍幹上幾年,老死了之後,再把留後的人選去遞補他這個缺。   這個人對老大人如何?   盧安笑道:他對誰都很好,跟誰都和和氣氣,所以他的部屬都不太怕他,不過他因為受老大人提拔之恩最深,自然特別感激,每次他晉見老大人時,都會跪下叩頭的,要不是他實在忠厚無能,老大人很可能就保他留後,這節度使還落不到史懷義身上去了。   李益十分興奮,拍案笑道:好!好極了,這是天助我成,有這一個人安排著,實在大理想了,盧安,你持我的名帖,立刻就去拜訪他。   他取了一張泥金大紅拜箋,寫了一行字,右中書令盧方命婿隴西李益字君虞致候清吉   (請看第三部 玉釵寒)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