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
最初有一問。
幫我寫祭文好嗎?
我不懂,我說。
我的祭文?老人再次說道:在我死後。他在鏡片後面眨了眨眼睛。他修剪得很整齊的鬍子已經花白,站著時稍微有點駝背。
你快死了嗎?我問。
還沒呢。他說,咧嘴一笑。
那,為什麼
因為我覺得你是理想人選。而且我想,到時候,你會知道該說些什麼。
設想你認識的人當中最虔誠的人。你的法師、你的牧師、你的拉比、你的伊瑪目。接著設想他拍你的肩膀,要你代表他向這個世界告別。
設想這個專門把人送上天堂的人,要你替他安排上天堂的餞別會。
怎麼樣?他道:你做得來嗎?
最初,又有一問。
你願意救我嗎,耶穌?
這個人捧著一把獵槍,躲在布魯克林一排連棟房屋前的垃圾桶後面。夜已深。他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兒在哭泣。他盯著每一輛開上這條街的汽車,認定下一對車燈就是來取他性命的。
你願意救我嗎,耶穌?他顫抖著問:如果我保證把自己交給你,今晚你願意救我嗎?
設想你認識的人當中最虔誠的人。你的法師、你的牧師、你的拉比、你的伊瑪目。接著設想他一身骯髒,拿著槍,躲在一排垃圾桶後面請求救贖。
設想這個專門把人送上天堂的人,苦苦哀求不要送他下地獄。
求求你,主啊。他小聲道:如果我保證
這本書講的是相信這件事;也要講兩個教了我如何相信的人物,而他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寫這本書花了很長的時間。為了寫這書,我走進基督教教堂和猶太教教堂,行過郊區和市區,也接觸到那些在世界各地用信仰劃分我們與他們的人。
最後,我還回到家鄉,走進坐滿人的教堂,面對一口松木棺材和一處空盪盪的講壇。
最初有一問。
它變成最後的要求。
幫我寫祭文好嗎?
但,正如同大多數涉及信仰的例子,我以為別人需要我幫忙,實際受惠的卻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