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小說園地 多多鳥之歌上

第24章 島嶼成了爆炸性議題

多多鳥之歌上 大衛.逵曼 1812 2023-02-05
  關於島嶼生物地理學方面的科學文獻,實在是多得嚇人,其中絕大多數都發表在期刊的論文中。究竟有多少篇?如果我知道那才見鬼呢!這就好像問我一九一四年以來,紐約時報中與戰爭相關的報導有多少篇一樣。   好吧,那有多重呢?好,就這樣想吧!在我住的蒙大拿州,冬天時駕駛人總會在他們的小貨車上裝沙袋或河石,作為車尾的壓車石。否則後輪吃重不足,在雪地上的抓地力會很差。你不妨自期刊影印島嶼生物學的論文,拿繩子捆紮好,它們就足以當作沙袋或河石的替代品。   此刻在案頭的這一堆,是經過精挑細選而比較有價值的。我用浴室裏的秤磅了一下,連釘書針也算進去,一共是十八磅。   這一堆包括:<物種源起來自隔絕>,<海洋性島嶼之生物特殊性>,<物種的數量與地域>,<倭象和巨龜>,<隔絕為演化的因子>,<加拉巴哥群島的蕃茄與龜>,<島嶼上的動物演化>,<小島嶼和孤立生物地理學的平衡理論>,<山頂的哺乳動物>,<西印度群島蜂鳥之種類數>,<島嶼鳥類演化的主要問題>,<肉食性和草食性鞘翅目昆蟲的島嶼移生>,<區塊動力學與自然保護區之設計>,<孤立生物地理學對北洛磯山脈上大型哺乳動物保育之應用>,<物種與面積關係在統計學和生物學上之研究>,<島嶼生物地理學之平衡理論>,<自然保護區該大或小?>,<樹林如島嶼>,<島嶼上哺乳動物動物之體型演化>,<保育政策>,<麥克阿瑟︱威爾森模型與哺乳動物分佈複雜性間交互作用二十年>,<外來蛇對樹島內的鳥類動物區系之滅絕>,<塞浦路斯島上倭河馬和原始人類之滅絕>,<以環境︱超族群變化法分析受威脅脊椎動物之族群變異>,<零碎的森林地形內北點林鶚之分析>,<非洲象的族群變異分析>,<被零碎化族群之保育>。吁!如果你正在瀏覽,到此為止,好嗎?

  上面我只列出案頭上的,另外還有大約四、五十磅重的文章,收藏在文件櫃裏。如前面提過,這些都是期刊中的文獻,而我所蒐集的只不過是曾刊出的一小部份。尤有甚者,我還沒開列一些相關的書目哩。   一個人要如何才能處理如此爆炸的資料?我又沒有小貨車需要壓車底,看來唯一能做的就是埋首其中。天啊!幫幫我吧!   不過說實話,如果不多,唸起來還挺樂在其中的。 埋葬的福音   由前所述,你可能已經注意到自一九七〇年代以後,也就是大約在一九六七年,麥克阿瑟和威爾森合著的《島嶼生物地理學原理》小冊子發行後,島嶼頓時成了爆炸性的議題,大多數的文獻都會牽扯到島嶼研究,有的人更是動不動就話說島嶼。   在這之前則只是寥若晨星:一九三〇至一九四〇年代,麥爾(Ernst Mayr)特別鍾情於島嶼鳥類,拉克(David Lack)則研究加拉巴哥群島上的雀鳥;一九二〇年代一些學者,對島嶼總面積與生活其上的種類數頗感興趣。而對島嶼議題上吱吱喳喳的討論,係源於一八五八年。就在一八五七年十二月,所有這類稿件的鼻祖華萊士所寫的<阿魯群島的自然史>(On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Aru Island)出現在《自然史年報與雜誌》上。

  華萊士的這篇文章是源於逃避馬卡薩的季風,而乘馬來帆船所做的東行之旅。如果這不是開啟現代島嶼生物地理學學科大門的首篇鉅著,那麼除非有先創者被我遺漏了。達爾文提到加拉巴哥的時間較早,但他一直到回英國之後,才體會到孤立的重要性。在這之前,他仍停留在前演化論者(pre︱evolutionist)的混淆中,這可由對加拉巴哥觀察記錄之雜亂無章,而見其摸索之一斑。   後來華萊士所寫的阿魯群島文章可就不同了,裏面的觀察記錄水準之高,甚至連聲音的分析都有。   但<阿魯群島的自然歷史>這一篇文章在今天的參考書目中卻付之闕如。當時的博物學者不知道有它的存在,也只有一些歷史工作者沒有忽略掉它。直到最近,這篇文章仍未被以原文重登過,迫使一些意志堅定的好奇讀者必須翻箱倒櫃,好不容易才能找到刊載此一文章的那期期刊阿魯群島這篇文章彷彿諾斯替教(Gnostic,古時流行於地中海東部的秘傳宗教)的福音般,埋葬在湮沒的墓穴中。這就是世人對華萊士研究成果的漠視、忽略和遺忘之一貫模式。

  在阿魯群島,華萊士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套說法,它就是達爾文在加拉巴哥之後才領略的提喻法(synecdoche)。我在這裏把這個字眼解讀為:由一小撮的事實,提示出背後隱藏的大真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