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小說園地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

李焯芬

  • 小說園地

    類別
  • 2023-02-05發表
  • 70285

    完全的
© www.ifabook.com

第1章 第一章

活在當下 李焯芬 11194 2023-02-05
第一章   當下,讓我們的男孩和女孩們茁壯成長   媽媽回家了   摯友志偉的妻子愛珍,是冬天去世的。她患有嚴重的白血病,只在醫院裏挨過了短短的三個星期。   新年快來了,志偉從醫院帶愛珍回家,一家人過元旦。也許,那是他們一家人一起過的最後一個元旦。   節日過後,愛珍就要回到醫院去了。收拾屋子,整理衣物,離家前,她帶走了自己所有的照片。   終於要和女兒分手的時候了。一歲半的女兒雯雯吃驚地抬起頭望著母親:媽媽,您要到哪裏去?   我的心肝,我的寶貝。愛珍跪在地上,把女兒抱住,再跟媽媽親親,媽媽要出國去。   母女倆臉貼著臉,愛珍的臉頰上流下兩行淚水。   一坐進出租車裏,愛珍便號啕大哭起來,身子在車座上匍匐滑動,志偉緊緊地把她摟在懷裏,嘴裏喊著她的名字,等待著她從絕望中清醒過來。志偉心裏明白,實際上沒有任何女人能夠比她做得更堅強了。

  愛珍辭別人世二十多天後,從海外寄來了她的第一包家書,信封上貼著郵票,不加郵戳,但背面註有日期。   志偉按照這個日期,把信拆開,念給女兒雯雯聽:   心愛的寶貝,我的小雯雯:您想媽媽了嗎?媽媽也想雯雯,每天都想。媽媽是在日本給雯雯寫信,還要過好長時間才能回家。我不在的時候,雯雯聽爸爸的話了嗎?聽阿姨的話了嗎?   這些信整整齊齊地給包在一方清香的手絹裏,共有十七封,每隔幾個星期,就可以拆開其中的一封。信裏,愛珍交代了志偉按季節換衣服,還有如何根據孩子的成長發育補充營養等等。   讀著它們,志偉的眼眶總是不禁一陣陣發潮。   當孩子想她媽媽想得厲害的時候,愛珍在書信裏溫柔的叮嚀和愛語,往往能使雯雯安安靜靜地坐上半小時。逐漸地,志偉和孩子都一樣產生了一個信念,相信愛珍果真是在日本,並且習慣了等候她的來信。

  在第九封信裏,愛珍勸志偉考慮為雯雯找一個新媽媽,一個能夠代替她的人。   您再結一次婚,我也還是您的妻子。她寫道。   一年之後,有人介紹志偉認識他現在的妻子雅麗。她離過婚,在氣質和相貌上,竟都與愛珍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她從未生育,而且對養育孩子毫無經驗。志偉喜歡她的天真活潑,唯有這種性格能夠沖淡一直籠罩在他心頭的陰影。   志偉和雅麗談及雯雯的情況,還有她母親的遺願。   我想試試看,雅麗輕鬆地回答:您領我去見見她,看她是否喜歡我。   四月底,志偉給雯雯念了她媽媽寫來的最後一封信。拿出這封信的時間,與上一封信已相隔了六個月之久。   親愛的小乖乖:告訴您一個好消息,媽媽在日本的差事已經結束了,就要回國了,我又可以見到您爸爸和我的寶貝女兒了!您高興嗎?這麼長時間了,雯雯都快讓媽媽認不出來了吧?您還能認出媽媽嗎?

  志偉注意著雯雯的表情,使他忐忑不安的是,雯雯看來正在一心一意地為玩具熊洗澡,仿佛甚麼都沒聽到。   志偉欲言又止。忽然,想起雯雯已經快三歲了,漸漸地,她已懂事了。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日,志偉帶著雅麗回到家裏。   雯雯,此刻他能感覺到自己聲調的顫抖,還不快看是不是媽媽回來了?   雯雯呆呆地盯著雅麗,尚在猶豫。   雅麗上前抱住了雯雯:好孩子,不認得媽媽了?   雯雯臉上的表情瞬息萬變,由驚愕轉向恐懼,志偉緊張地注視著這一幕。接著孩子丟下剛才看著的畫報,放聲大哭,她用小手拚命地捶打著雅麗的肩膀,終於喊出聲來:您為甚麼那麼久才回來?   雅麗把她抱在懷裏,孩子的胳膊緊緊地挽住她的脖子。雅麗看了看志偉,眼睛裏充滿了淚水。

  寶貝兒她親著孩子的面頰說:媽媽再也不走了。   這一切,都是孩子的母親在一年半前掙扎在病床上時,為親人細心地安排的。   停一停,想一想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媽媽,你會這樣做嗎?   故事告訴我們:甚麼叫遺愛人間。   生有涯,親情與愛,卻是無涯無盡的。   姐姐不要怕   這個小故事發生在澳大利亞黃金海岸的一個度假村,那時我剛好在那裏訪友和度假。   有一天,我在度假村的大廳裏,看見一個滿臉歉意的網球場工作人員,正在安慰一個大約四歲大的小男孩。飽受驚嚇的小男孩已經哭得筋疲力盡了。   問明原因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那天孩子特別多,這位工作人員一時疏忽,在兒童網球班下課後,點算人數時少算了一個,將這個小男孩遺留在網球場上。

  待她發現人數不對時,才趕快跑回網球場,將那個小男孩找回來。小男孩因為一個人被遺留在偏遠的網球場上,受到驚嚇,哭得十分傷心。   不久,孩子的媽媽也來了,看見自己那個哭得慘兮兮的小孩。   如果你是這個媽媽,你會怎麼做?痛罵那個工作人員一頓,還是直接向主管投訴,或是很生氣地將小孩帶離,再也不讓他參加兒童網球班了?   都不是!   但見那位年青的媽媽,蹲下來安慰自己的小孩,並且很冷靜地告訴他:已經沒事了,這位姐姐因為找不到您而非常緊張,並且十分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在您必須親親姐姐的臉頰,安慰她一下。   小男孩聽了媽媽的話,於是踮起腳尖,親了親蹲在他身旁的姐姐的臉頰,並且輕輕地告訴她:姐姐您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停一停,想一想   做父母的,在寶貝自己的孩子的同時,是否也能夠體諒一下別人?   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寬容、體貼的孩子。   這種體諒,也是對孩子最好的品德教育。   捐一個微笑   在一個慈善捐獻的活動中,大家排著隊,輪候著捐獻。   排在我前面的是母女倆,母親牽著小女兒的手,女兒仰起小腦袋,輕聲地背著唐詩,每背完一首,就停下來,等待母親的讚揚。   年輕的母親一點也不吝嗇,反覆地豎起大拇指,鼓勵女兒再接再厲。   捐款台上,一張桌子上擺了個用紅紙包裹著的募捐箱,紙上寫著:   向地中海貧血兒童獻愛心。   站在我前面的年輕母親捐完了款便準備走。守在募捐箱旁的一個女中學生模樣的義工,似乎被可愛的小女孩吸引住了,拉住她的手,逗她:小妹妹,媽媽給患病的哥哥姐姐捐錢了,你捐點甚麼呀?

  小女孩不作聲,抬頭看看她媽媽,又看看彎腰跟她說話的姐姐,手在口袋裏掏了幾下,甚麼也沒掏出,嘴一撇,竟哭起來了。   原本只想逗逗小孩子的姑娘慌了神,臉漲得通紅。顯然,她自己也只是個大孩子,面對意外,亂了方寸。她尷尬地站著,滿臉歉意地看著小女孩的母親。   年輕的媽媽卻沒慌,邊給孩子擦眼淚邊說:洋洋,您給姐姐笑一笑,您說您要捐一個甜甜的微笑給患病的哥哥姐姐。   雖然淚水還掛在她的眼角,她還在抽泣著,但小女孩真的立刻笑了,那笑看起來顯得很別扭,別扭得讓旁邊的我也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來了。   母女倆已經朝前走去,我往募捐箱放入鈔票時,目光還在追隨她倆。那個漂亮的小女孩又回過頭,一次、兩次、三次每一次臉上都帶著甜甜的笑。我數得一清二楚,她一共捐了六個天使般的微笑呢。

  停一停,想一想   你喜歡看見一張笑臉嗎?   這位年輕媽媽的親子教育,包括了愛心的培育。   小時候,孩子只能捐一個微笑;到長大了,這可以成長為她日常生活中的善行。   擠迫的巴士上   年輕的媽媽帶著小兒子去探訪朋友。在巴士上,乘客特別多,一位帶著背包的青年擠進車廂中的時候,媽媽被他的背包撞到一邊。   兒子關切地問:媽媽,您沒事吧?接著,他瞪了那位青年一眼,喊了一句:太沒禮貌了!   媽媽看著兒子,說道:可不能這麼說呢,這位哥哥不是故意的。這時,青年也連連向那位媽媽道歉。   兒子聽到了媽媽和青年的對話,慚愧地低下了頭。   幾天以後,媽媽早早下了班。她騎著自行車來到學校,準備接兒子回家。

  她發現兒子的手破了皮,血一滴滴往下流,媽媽心疼極了,趕快找來了一塊藥水膠布,將傷口貼好。然後就去問老師是怎麼回事。   老師聽見家長的查問,摸不著頭腦,因為她既沒有收到他受傷的報告,也沒有聽到他哭過。   媽媽不解地問兒子:為甚麼不告訴老師呢?   兒子笑著說道:媽媽,那位小朋友也不是故意弄傷我的呀!為了這件事,他已深感不安了,如果我再去告訴老師,他會更加自責。   媽媽聽了,高興地摸著小兒子的頭說:好孩子,您已經學會了原諒別人。   停一停,想一想   教會孩子原諒別人,他的心將會更為寬容,他的人生路也會變得更寬廣。   日後,他能廣結善緣,自會得道多助,事半功倍。   爸爸的說話

  小女兒三歲,爸爸帶她赴晚宴,酒席遲遲不開。她耐心地坐在一群大人間,乖巧地喝了半天果汁,終於忍不住扯著爸爸的袖子說:我想回家啊!   菜都還沒上,怎能回家?   她點點頭,繼續喝果汁。   終於,上菜了!   爸爸剛要舉筷,小女兒笑容滿面地說:菜上了,我們回家吧!   爸爸一楞,筷子停在半空,回想自己剛才對三歲小孩所說過的話,不禁啞然一笑,原來自己一句隨便敷衍的話,孩子倒認為是真的。   好吧!這就一起回家去吧!於是,父女倆當下離席回家。   晚上餓了,爸爸煮了即食麵,開開心心地與小女兒共享。   停一停,想一想   決定當下就跟孩子回家前,爸爸想了一想:平日常教孩子要誠實,說話和做事要有信用。   那末,要建立誠信,也應該由自己做起吧?   不說謊的家長,才可教出有信用的孩子。   小童的入場費   在美國中西部的俄克拉荷馬市,一個陽光溫暖的週末午後,一位年青的父親,準備帶他的兩個小兒子去打迷你高爾夫球。   他走到售票處問道:請問入場費是多少元?   年輕的售票員回答:大人三元,六歲以上的小孩也要三元,六歲或小於六歲的小孩則免費。他們兩個幾歲?   做父親的答道:那個小傢伙三歲,另一個小傢伙七歲,所以我想我得付六元。   那位售票員笑道:嘿!先生,你只要告訴我較大的男孩今年六歲,就可以替自己省下三元,我看不出來有甚麼不同。   父親想了想,微笑答道:你說的沒錯。可是孩子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年歲,也清楚地知道收入場費的準則。在孩子們的心中,知道六歲和七歲的入場費是不同的。   停一停,想一想   如果故事裏的爸爸貪了個小便宜而撒謊,他的孩子學到了的,會是甚麼?   這兩個孩子,長大後,學懂了做人做事遵守誠信的準則。   要培育孩子的誠信,需要由大人做起。   不說謊的家長,才可教出有信用的孩子。   最漂亮的媽媽   珍妮是一所國際知名的會計師行的合伙人,又是一位年青的媽媽。她一向認為,自己在事業上的成就,能讓家庭有個更堅實的經濟基礎;這樣子,她的女兒才能讀上有名的私立學校,日後有個美好的前途。   於是,每天她總是將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早上,她會穿上高雅大方的辦公服,出現在客戶公司的會議上。她不俗的談吐、出色的專業才能和敏捷的思維,為自己贏得了客戶們的尊敬,更為自己贏得了不菲的酬金。晚上,她會穿著高貴時尚的晚禮服,披金戴銀地出現在宴會上,不時被人們眾星捧月般簇擁著。   有時候,作為城中名人,她還會出現在某個剪彩儀式上,或者某個慈善餐舞會。   這位媽媽實在太忙碌了,在女兒所就讀學校的老師再三叮囑下,她才能夠從繁忙的事務中,擠出一點時間,參加女兒學校的家長會。   在家長會上,老師要求同學們將自己寫父親或者母親的文章拿到講台上去念。由於珍妮還惦記著一個會議,很多同學在講台上念了些甚麼,她已記不清了,只知道他們寫的作文裏,不時出現爸爸和媽媽的字眼。   突然,老師叫到了她的女兒麗莎的名字,她這才整理一下紛亂的思緒,並且將目光放在女兒身上。   她注意到,女兒用她那雙美麗的大眼睛看了自己數秒鐘之後,才開始念她的作文。看來女兒寫的,正是她。   不出所料,麗莎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媽媽》。   麗莎在台上念著:   我的媽媽很漂亮,如果她穿上辦公服,她就是公司裏的會計師;如果她穿上晚禮服,她就是高貴的賓客但是,我最喜歡她穿的衣服,卻是一件淺藍色的舊睡袍,因為她只有在穿上這件舊睡袍的時候,才屬於我;她只有在屬於我的時候,才最美麗   珍妮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聽完女兒的作文的,只知道從學校回家的路上,心情很不平靜。也正是從那時起,她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   女兒需要的,不是她那名流的地位和愈來愈多的財富。對女兒來說,溫馨的家庭生活,才是最可貴的。要學會享受家庭生活,需要從家中平凡的小事情做起,比如跟女兒共同享受一頓溫馨的晚餐,或在女兒入睡前給她講個有趣的小故事。   停一停,想一想   香港是個工作壓力大、競爭劇烈的社會,很多父母都忙於工作。當然有不少父母能在工作與親子之間取得平衡,但也有一些父母無暇兼顧子女的教育及成長,當中有很多又把任務交給外傭算了。也許,我們可以像珍妮這樣,好好反思一下   .甚麼是我們的人生目標?   .甚麼是我們子女真正的祈求?   .這兩者之間又如何取得合理的平衡?   上釣的大鱸魚   彼德十一歲那年,每次到父親位於安大略湖畔的度假小屋,都一定會盡量找機會去釣魚。   釣鱸魚開禁的前一天,他跟父親在傍晚時分用小蟲捕釣翻車魚和河魚。他綁上銀色魚餌,開始練習拋釣線。映著夕陽餘暉,魚餌投在水面上,引起一圈圈金色的漣漪。待月亮升上湖面後,投餌的漣漪轉變成銀白色。   他的魚竿變重了,他知道釣住了一條大魚。   父親笑眯眯地看著兒子將魚拖到岸邊。彼德開開心心地將那條魚拉出水面。這是他所見過的最大的魚,但卻是條鱸魚。   彼德和父親看著這條肥美的魚在月光裏上下跳動。父親點根火柴看看手錶,才晚上十點離釣鱸魚開禁時間,尚差兩小時。   他看看魚,又看看孩子,說:兒子,您把牠放回去吧。   爸!彼德很不情願。   還有其它魚嘛!父親說。   可是沒有這條大呀!彼德說。   他張望湖面,月光下的湖面並沒有其它的釣魚人,他再次盯著父親看。既然沒有人在場,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他何時釣到了這條魚。   但彼德從父親那堅定的語氣中,感受到他的自律精神。   於是,他慢慢從這尾大魚的嘴裏取回魚鉤,將魚放回黑漆的湖水中。那尾大魚扭動了幾下,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彼德心想:恐怕以後再也釣不到如此碩大的魚了。   那是三十四年前的往事了。如今,彼德已成為多倫多市一名成功的建築師。他父親的度假小屋仍舊在安大略湖畔。他偶爾也會帶著自己的子女去那裏度假和釣魚。   他的確再沒有釣到當年放走的那麼大的魚了。但每當他在工作中碰到了道德標準問題時,他會再想起那條大鱸魚。   停一停,想一想   父親的身教,孩子會謹記著。   在得與失的抉擇當前,就算身邊沒有其它人,別人並不會知道自己幹了甚麼事情,但仍好好自律,因為要向自己的人格負責。   給孩子一小時   一位父親下班回到家已經很晚了。他的工作很忙,壓力很大,心裏也很煩,想好好休息。而這時,他發現自己五歲的兒子靠在門旁等他。   爸爸,我可以問您一個問題嗎?   甚麼問題?   爸爸,您一小時可以賺多少錢?   為甚麼問這個問題?父親問道。   我只是想知道。請告訴我,您一小時能賺多少錢?小孩哀求。   我一小時賺二十元美金,這有甚麼問題嗎?父親沒好氣地說。   哦,小孩低下頭,接著又說,爸爸,可以借我十元美金嗎?   父親有些生氣了:別再浪費金錢去買那些無聊的玩具了。馬上回到你的房間並上床睡覺。你為甚麼這樣自私呢?我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這你根本無法體會,我沒有時間和你玩小孩子的遊戲。   孩子安靜地回到自己的房間並關上門,父親生氣地坐在客廳裏。   過了一會兒,他心裏平靜了下來,覺得剛才對孩子太凶了或許孩子真的很想買甚麼東西,再說他平時很少問父母要錢。   父親走進孩子的房間,發現孩子正躺在床上。他悄悄地問道:您睡了嗎,孩子?   爸,還沒,我還醒著。孩子回答。   對不起,我剛才對您太凶了。父親邊說邊將錢遞給孩子,這是您要的十元美金。   爸,謝謝您!孩子歡呼著,邊從枕頭下面拿出一疊被弄皺了的鈔票,慢慢地數著。   原來你已經有錢了,為甚麼還要多取十元?父親又有點生氣,他不知道這個孩子想要買些甚麼。   因為在這之前還不夠,但我現在夠錢了。小孩回答:爸,我現在有二十元美金了,我可以向您買一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請早一點回家︱我想和您一起吃晚餐。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可以嗎?   停一停,想一想   親愛的父母們,無論你工作多麼忙碌多麼辛苦,請留給孩子一點時間吧。   孩子幼小的心靈需要父母的關愛,方能健康成長。   這也是我們做父母的責任啊!   生日快樂   快下班時,百事可樂公司的總裁卡爾.威勒歐普先生接到了市長邀請他參加晚宴的電話。他毫不猶豫地謝絕道:很抱歉,我已經說好今天晚上陪女兒過生日,我不想做一個失約的父親。   走出辦公大樓,卡爾給女兒買了生日禮物,驅車直奔市中心新開業的遊樂園,去那裏與妻子一道為女兒過生日。   為避免受到打擾,卡爾和妻子都關了手機,他們全心全意地陪伴著女兒,開心地享受著這個愉快的晚上。   就在卡爾興致勃勃地陪著女兒切生日蛋糕時,一位機要助理匆匆地趕來了。他把卡爾叫到一旁,小聲地匯報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客戶,很想在這個晚上和他見一面。   可是,我早已答應了我的女兒,今天整個晚上都會陪在她身邊。卡爾面露難色。   客戶確實事先沒有約定。可是他只在此地作短暫的停留,是臨時決定要拜會總裁的助理委婉地解釋。   怎麼辦?一邊是正玩得開心的女兒,而另一邊是等待著會見的公司重要客戶。   卡爾沒有猶豫,轉身告訴助理:我覺得我還是應該留下來陪女兒,你去接待一下客戶,並替我轉達真誠的歉意,跟他另約好時間,屆時我會親自登門拜訪。   卡爾先生助理提醒著總裁,這個客戶實在太重要了,絲毫不能得罪的。要不然,就不會匆匆地來找他了。   爸爸,您先去會客吧,有媽媽陪,我一樣很快樂。得知內情的女兒十分理解父親,催促父親去見客戶。   不,我說過,我不想做個失約的父親。今天晚上,市長的宴請和客戶的約見,確實都很重要,但我一個月前向女兒許下的諾言更重要,誰都不能改變我作出的承諾。卡爾一臉的堅決,讓助理打消了繼續勸說的念頭。   第二天,卡爾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向那位客戶道歉。客戶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由衷地讚歎道:卡爾先生,其實我要感謝您啊,是您的行動,讓我記住,甚麼是一諾千金。我明白百事可樂公司成功的原因了。   此後,卡爾和這位客戶竟成為了最親密的合作伙伴,甚至在公司經營遭遇最困難的時候,也不曾動搖彼此的信任。   停一停,想一想   不要讓孩子對你失望!   對孩子信守承諾,是親子教育重要的一環,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和待人處事的態度,都有正面和深遠的影響。   笑臉的秘密   這是一位當老師的朋友講的一個小故事︱   七年前,我做媽媽了,誰知道女兒生下來後,我面對的是一連串難以應付的教育問題。   許多親朋好友調侃我:自己當老師,怎麼女兒教成這樣!我是有口難言!女兒不同於一般的孩子,連開門、關門這樣的小事,她都要得到合理的解釋才願意去做。我也曾經採取高壓政策,但成效有限,且打罵不是長久之計。   有一天,我語重心長地告訴她:媽媽真的不想跟您吵架,您不要再做出讓媽媽生氣的事好嗎?   她回答:也可以,可是我也會忘記呀!   正當母女倆苦思無策時,調皮的女兒靈機一動說:媽咪,我有個好辦法,我迫不及待要她快說,她回答:媽媽,您下次要我乖或做某些事情時,您就睜大眼,一直對我微笑,看我猜不猜得出您的意思。我只要看到您笑,我就會想到我們的約定。她特別地叮嚀:這是我們倆之間的秘密,任何人都不可以說出去哦!   聽完她的話,我感觸很深,沒想到孩子竟然如此渴望看到我的笑容。   我回頭照照鏡子,才赫然發現,自己竟是一臉愁容,我這才明白女兒常說:媽咪,您在說我壞,就是在說您自己!這句話背後隱藏的涵義。   就這樣,這陣子我們在微笑的遊戲規則下和平相處至今。   偶爾,我會忘了而禁不住要凶她,她總一臉不屑地說:媽咪,您又忘了我們之間的秘密了!我只好又笑臉迎向她,收到的往往是她高度的配合,很有成效。   記得一位家長曾和我分享他與其孩子相處的經驗。他的孩子說:你們大人很容易形成一種自以為是的觀念,比如你們常覺得孩子甚麼也不懂,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我時常想,大人用既有的觀念來教育孩子,但有時孩子的赤子之心反而給大人不一樣的教育。   如今,我在辦公室的桌上放了一面鏡子,我時常提醒自己:面帶微笑,希望引發周邊的人更多的微笑。真感激女兒給我上了一堂人生課!   停一停,想一想   你會喜歡跟一個經常喋喋不休、愁眉苦臉的人相處嗎?   試試看:你先給人一個微笑,一份善意。   然後,周邊的人,也會回你一個微笑,一份善意。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往往是互動的、雙向的。   手中的紙牌   艾森豪威爾是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他年輕時常和家人一起玩紙牌遊戲。   他清楚地記得,一天晚飯後,他像往常一樣和家人打牌。這一次,他的運氣特別不好,每次抓到的都是很差的牌。開始時他只是有些抱怨,後來,他實在忍無可忍,便發起了少爺脾氣。   坐在一旁的母親看不下去了,正色道:既然要打牌,你就必須用手中的牌打下去,不管牌是好是壞。   艾森豪威爾聽不進去,依然憤憤不平。   母親於是又說:人生就和打牌一樣,牌發到你手上,不管是好牌還是壞牌,你都必須面對它。你能做的,就是讓浮躁的心情平靜下來,然後認真對待它,把自己手上的牌打好,力爭達到最好的效果。這樣打牌,這樣對待人生才有意義!   停一停,想一想   艾森豪威爾一生牢記著母親的這番話,並激勵自己去積極進取。從此,他活在當下,力爭把每一個當下的工作做到最好,並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成為盟軍統帥,最後成為美國總統。   這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敬業精神了。   愛因思坦開竅記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常跟一班頑皮的孩子聯群結黨。他的母親常常為此憂心忡忡,母親的再三告誡對他來說如同耳邊風。   直到十六歲那年的秋天,一天上午,父親把正要到外邊胡混的愛因斯坦攔住,對他講了一個故事,而就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   昨天,愛因斯坦的父親說:我和我們的鄰居傑克大叔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要走出那煙囪,我們得踩著裏面的鋼筋梯子踏爬上去。傑克大叔走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了上去。下來時,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鑽出煙囪後,我發現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被煙囪裏的煙灰弄黑了。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樣,臉髒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裏去洗了又洗。而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淨淨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乾淨,於是就只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了,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   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您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只有傻子才會相信:拿別人做鏡子,能夠把自己照成天才。   停一停,想一想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感到羞愧,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   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了生命的熠熠光輝。   超越種族的藩籬   六十年代中葉,一位黑人母親帶小女兒到美國南部亞拉巴馬州的伯明翰市買衣服。   一位白人店員擋住了小女兒,不讓她進試衣間試穿,傲慢地說:此試衣間只有白人才能用,你們只能去儲藏室裏一間專供黑人用的試衣間。   可是母親根本不理睬,她冷冰冰地對店員說:我女兒今天如果不能進這間試衣間,我就去別家服裝店購衣!   女店員為留住生意,只好讓她們進了這間試衣間,自己則站在門口把風,生怕有人看到。此情此景,讓小女兒感觸頗深。   又一次,女兒在一家店裏,因摸了摸帽子而受到白人店員的訓斥。這位母親再次挺身而出:請不要這樣對我的女兒說話。   對這些歧視和不公,母親對女兒說:記住,孩子,這一切都是會改變的。這種不公正不是您的錯,您的膚色和您的家庭是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無法改變也沒有甚麼不對。要改變自己低下的社會地位,只有做得比別人更好,您才會有機會。   從那一刻起,不卑不屈成了女兒受用一生的財富。   她堅信只有教育才能讓自己獲得知識,做得比別人更好。教育不僅是她自我完善的手段,還是她捍衛自尊和超越平凡的武器!   後來,這位出生在亞拉巴馬州伯明翰市種族隔離區的黑丫頭,榮登《福布斯》雜誌2004年全世界最有權勢女人的寶座。   她就是賴斯現任美國國務卿,美國歷史上就任此職的第一位女性非裔美國人。   停一停,想一想   賴斯回憶說:母親對我說:康蒂,您的人生目標不是從白人專用的店裏買到漢堡包。而是,您要有願景,並且為之不斷奮鬥,您就有可能成就任何大事。   心靈札記   育苗的園丁   貝多芬曾言:一個充滿美德和善行的家庭環境,正是讓孩子成長最理想的環境。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諾迪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如下的觀察:   ︱在指摘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   ︱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好勇鬥狠。   ︱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畏首畏尾。   ︱在憐憫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自怨自艾。   ︱在嘲諷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消極退縮。   ︱在嫉妒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勾心鬥角。   ︱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心懷內疚。   ︱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心胸廣闊。   ︱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充滿自信。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心存感恩。   ︱在嘉許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愛人愛己。   ︱在認同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掌握目標。   ︱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慷慨大方。   ︱在祥和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在誠實公平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維護正義真理。   ︱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對世界多一份關懷。   ︱在安定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在哪種家庭環境下長大呢?   在這個篇章裏的一些小故事,如姐姐不要害怕、捐一個微笑、爸爸的說話和擠迫的巴士上等,都是良好家庭教育的例子。   當然,社會上,偶爾也會見到一些失敗的家庭教育例子。這往往是由於父母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和縱容導致的。下面就是一些這樣子的反面教材,足以為鑒:   (一)從嬰兒時期開始,父母就對孩子有求必應。這樣,他/她長大後以為要甚麼有甚麼是理所當然的。   (二)當孩子口出污言穢語時,父母若無其事,甚至還覺得孩子口齒伶俐。這樣,他/她的詞彙會愈來愈不成體統,一開口就開罪別人,無法與人相處。   (三)父母從來不願意指出孩子的錯誤,免得讓他/她感到自卑內疚。   (四)把孩子隨手亂扔的東西都耐心地替他/她收拾好。這樣,他/她會養成習慣,遇事把責任都推給別人。   (五)孩子愛看甚麼書畫和影片都行,他/她腦袋裏究竟裝了甚麼都無所謂。   (六)不管孩子是否在場,父母都無休止地大吵大鬧。這樣,一旦父母感情破裂甚至離婚,孩子也一點都不在乎了。   (七)孩子無論要多少零用錢都照給不虞。從不讓他/她自己學習掙錢的本領,也不教他/她節省。   (八)父母認為對孩子在飲食起居方面的要求是絕對一定要滿足的。否則,萬一他/她生起氣來可怎麼辦?   (九)當孩子和鄰居、老師或警察發生摩擦時,就算明明是自己的孩子犯錯,父母都堅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邊,讓他/她誤解自己是對的。   (十)當孩子闖了大禍以後,父母委婉地對周圍的人解釋:我們對這孩子一向就沒有辦法。以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由此可見,親子教育也和世間的許多事物一樣,種甚麼因,得甚麼果。培育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與培育田園裏的幼苗一樣,皆屬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希望,當下,讓我們的男孩和女孩們茁壯成長這個篇章裏的小故事,能給辛勤耕耘、悉心育苗的園丁們一點啟發,一點有機養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