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小說園地 精妙說話技巧

第35章 第七○術:莫把巧言作詭辯

精妙說話技巧 吳洪激 1126 2023-02-05
  巧言,即巧妙應對,以其出語之奇巧顯示人的機智和聰慧。所謂詭辯,即表面上、形式上好像是運用正確的推理手段,實際上違反邏輯規律,做出似是而非的結論。它能夠披著巧合的外衣,以假亂真。   歷史上,巧言與詭辯的軼聞趣事不勝枚舉。先以巧言為例。   《戰國策.楚策》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異人進宮給楚王獻上不死之藥。   衛士問道:   這藥可以吃嗎?   異人說:   可以。   於是,衛士就把藥搶過來吃了。   楚王聞知此事,非常憤怒,當即叫人把衛士拉出去殺。   衛士向楚王辯解說:   我事先問了這位異人,這藥可以吃嗎,他回答可以,我才吃的。這說明我是無罪的,而有罪的是這位獻藥的異人。再說,他獻的是不死之藥,我吃了不死之藥,如果大王殺了我,這不死之藥就是假的。這樣,大王殺了無罪之人,就是允許異人對大王的欺騙。

  楚王一聽,想了想,覺得衛士之言有理,於是就免了這個衛士一死。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衛士之所以免遭殺戮,就在於他高超的應對技巧。他的巧言抓住了兩點要害:一是與異人的對答,其對答中的可以,是一個具有多層含義的模糊概念,既可以理解為能夠、對人無害之意,也可以理解為允許、許可之意。而衛士在應對楚王問罪時,卻撇開了前一層意思,取後一層意思,為自己開脫了罪責。二是異人獻的既然是不死之藥,衛士吃了就不會死,如果楚王殺了他,就說明藥是假的,也說明楚王受了騙。即使是暴君,誰願公開殺害無辜來證明自己受騙呢?在這樣的巧言面前,楚王只得屈居下風了。      再說一個詭辯的事例。   戰國時,著名的詭辯家公孫龍在他的《堅白論》中提出了白馬非馬的謬論,其理由和論證是:言白以名色也,言馬以名形也,夫言色則形不宜從,言形則色不當與,今合以為非物也。

  公孫龍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白是指顏色,說馬是指形狀,顏色不是形狀,形狀不是顏色。因此,說顏色就不應把形狀一起說,說形狀也不能把顏色一起說,把顏色和形狀一起說明事物,就不對了。所以,世上根本就沒有白馬。   公孫龍這麼說,顯然是詭辯。因為我們所說的白馬並非單純指色,也非單純指形,而是指色與形的同在。當然,這樣的詭辯就談不上是什麼巧言了。   從上述二例可以看出:巧言的實質,是利用機智巧妙地、合乎邏輯地解答疑難。而詭辯的實質則是利用機智巧妙地掩蓋自己違反邏輯規律的謬誤。我們必須把巧言與詭辯分別開來,莫把巧言作詭辯,使真正的巧言在說話中發揮其特有的神效。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