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小說園地 故事裡的詭辯術

第91章 <上帝是存在的>

故事裡的詭辯術 于惠棠 942 2023-02-05
  十七世紀法國的一位哲學家曾這樣論證上帝的存在:   上帝是存在的。因為上帝是十全十美、無所不包的,因而也必然包含了存在的性質;如果說十全十美、無所不包的上帝缺乏存在的性質,即認為上帝不存在,則上帝不是完美的,這是自相矛盾的。所以,上帝是存在的。   這位哲學家提出的論題是上帝是存在的,在證明這一論題時引用的論據是上帝是十全十美、無所不包的,因而也就包含存在的性質。   問題在於這個論據本身就預設了上帝的存在,因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哪裡會有十全十美、無所不包的屬性呢?就是說上帝是十全十美、無所不包的這個論據得以成立的必要條件又是上帝是存在的。先用論據證明論題,然後又用論題證明論據,邏輯上叫循環論證的錯誤,違反了論據的真實性不能靠論題來證明的論證規則。

  循環論證的實質是同義反覆,即把同一個思想用不同的形式重述了一遍,其中沒有任何論證。拿上面的論證來看,其實質就等於說:上帝是存在的,因為上帝是存在的。另外,這個論證還犯了預期理由的錯誤。因為上帝是十全十美、無所不包的這個論據並未得到證實,它也是不能證實的。   有意地製造循環論證,是一種詭辯手法。請看下面的事例:   (一)文革中,林彪、四人幫一夥在把領導幹部打成走資派時,慣用的論證方法是:   某幹部是走資派,因為他支持壞人,包庇牛鬼蛇神和黑班底。   這些人為什麼是壞人、牛鬼蛇神和黑班底呢?他們又論證說:   因為這些人是走資派所包庇和重用的人。   (二)魯迅在《論辯的魂靈》一文中,在揭露反動派誣蔑別人是賣國賊的詭辯時,指出他們的論證方法是:

  你是賣國賊。我罵賣國賊,所以我是愛國者。愛國者的話是有價值的,所以我的話是不錯的,我的話既然不錯,你就是賣國賊無疑了!   以上二例都是故意玩弄循環論證的詭辯。拿後一個事例來說,先用你是賣國賊來論證我的話是不錯的(在這一步論證中省略了一個虛假的前提是凡罵賣國賊的都是愛國者,同時還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把有價值的偷換為不錯的),然後又用我的話是不錯的來證明你是賣國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