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小說園地 故事裡的詭辯術

第58章 <兔子傷風>

故事裡的詭辯術 于惠棠 989 2023-02-05
  有一個《兔子傷風》的民間故事,是這樣講的:   獅王指定熊、猴子和兔子做他的大臣。後來,獅王跟他們在一起玩膩了,想要把他們吃掉。可是,得找個借口才行。因此,獅王就把他的三個大臣召來,對他們說:你們當我的大臣有不少日子了,我現在得測驗一下,看你們當了高官以後有沒有腐敗。說完,獅子張開血盆大口,要熊說出他嘴裡發出來的是什麼氣味。熊直率地說:大王,你嘴裡的氣味很不好聞。你犯了叛逆罪!獅王怒吼道,你竟敢當面譭謗國王。犯叛逆罪的應處以死刑!說罷,獅子就撲到熊的身上把他咬死並吃掉了。   接著,獅子又問猴子:我嘴裡發出的是什麼氣味!猴子親眼看到熊的下場,趕忙回答道:大王;這氣味很香,就跟上等香水一樣好聞。你是個又會撒謊又會拍馬屁的傢伙!獅子怒吼道,我是愛吃肉的,誰都知道我嘴裡發出來的只能是臭味。凡是不誠實的、愛拍馬屁的大臣,都是國家的禍根,絕對不能留下。說著,又撲到猴子身上把他吃了。

  最後,獅子對兔子說:聰明的兔子,我嘴裡發出來的到底是什麼氣味?真是抱歉,大王!兔子回答說,我最近傷風,鼻子都塞住了。你能不能讓我回家休息幾天,等我傷風好了再說?因為只有到那時候,我的鼻子才管用,才能說出您嘴裡發出來的是什麼氣味。獅子沒有辦法,只好放兔子回家。不用說,兔子乘此機會逃之夭夭,一去不復返了。   獅子嘴裡的氣味是臭味與獅子嘴裡的氣味不是臭味,這是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是臭味真,則不是臭味假;不是臭味真,則是臭味假。排中律要求對二者必須肯定一個,否定另一個,不能都否定。   熊肯定是臭味真,結果被獅子吃掉,猴子肯定不是臭味假,結果也被獅子吃掉。這樣,兔子就處於十分困難和危險的境地。因為兔子如果還像熊或猴子那樣回答,必然會招來殺身之禍。

  鑒於這種情況,機智的兔子避開了用是或否的正面回答,而是採用了另外的回答方式:我傷風了,鼻子不靈,等傷風好了再說,從而使獅子的詭計落空。由於兔子並沒有對兩個矛盾的判斷同時加以否定,所以不能說兔子的回答違反了排中律。真正違反排中律的,恰恰是那個蠻不講理的獅子。因為他對說話應當誠實和說話不應當誠實這兩個矛盾判斷都否定了,即誠實不行,不誠實也不行。兔子面對這樣一個暴虐凶殘、以強凌弱的獅王,還有什麼道理可講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