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隨身智囊 別鬧了,費曼先生

第25章 實驗毫無所獲

  當時,生物學家已經發現,噬菌可能發生突變,以致影響到它們攻擊細菌的能力;我們的任務就是研究這些突變。不過,部分噬菌會發生二次突變,重新恢復攻擊細菌的能力,其中一些經歷兩次突變的噬菌跟突變前一模一樣,好像什麼突變都沒發生過一樣。另外一些卻有不同的變化:它們攻擊細菌的速度比正常時較快或較慢,因此細菌的繁殖也較正常速度稍快或略慢。換句話說,負負得正的反突變(back mutation)會發生,但噬菌恢復正常的情形不一定很完美,有時候它們只能恢復一部分的能力。   艾德加建議我做個實驗,看看反突變是不是在DNA螺旋結構中的同一位置上發生。我非常小心地做了很多繁複實驗之後,找到了三個反突變的例子,發生的位置都很接近事實上,比大家曾經觀測過的例子都更為接近噬菌原有功能也回復部分。這是一項冗長的研究工作,整件事情也要靠點運氣,因為你必須耐心等待二次突變的出現而那是十分罕見的。

  我不斷思考如何使噬菌更常發生突變,以及怎樣能夠更迅速地觀測到它們,但還沒有想到方法,暑假已經過完了,我也逐漸對這個研究題材失掉興趣。   這時,我的休假年快到了(註:美國的大學教授每授課若干年一般是六年便可休假一年。在這一年間,他們可隨意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我決定把這一年花在同一個生物實驗室上,但選擇不同的研究題材。我跟梅索森(Matt Meselson)做了一些研究,再和一位來自英國、人很隨和的史密斯(J.D.Smith)合作。我們的研究題目跟核糖體(ribosome)有關,那是一種在細胞內的雙球體,含有大約五十個蛋白質,能夠從信使核糖核酸(mRNA,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製成蛋白質。

  利用放射性追蹤劑,我們證實了RNA可以從核糖體分離出來,也可以被放回去。   我很小心地進行每個步驟、測量數據,盡力控制所有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可是過了八個月之後,我才想到其中一個步驟做得太不周密了。在那個年代,從細菌取得核糖體的方法,是將培養好的細菌跟鋁氧土(alumina,又稱礬土)放在研缽內研磨。其餘的步驟都是跟化學作用有關的,全都在控制之下;但重點是我們研磨細菌時,推動研杵的動作是無法重複的,因此我的實驗什麼成果也沒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