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隨身智囊 考古探險:記錄神秘的歷史碎片

第28章 第四節 文明之石卵

  在北京以南五○○千米,位於山東省鄒城的崗山之上,還有一處大規模的戶外石刻圖書館。   在山腳,是一座祭祀古代偉大思想家孔子哲學思想的繼承人孟子的廟宇。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他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萊德羅斯教授希望能從這裡進一步瞭解這些神秘的古代石刻。   關於這裡的石刻,人們知之甚少。這裡確實存在石刻嗎?它們與石經山有什麼關係?最重要的是,石刻的內容是什麼呢?

  這些石頭就像是一隻隻巨大的卵,遍佈於山野之中。   一段殘留的石階將科學研究者們帶到了一座小廟前。一位九十多歲的道士獨自住在那裡,見到有人來訪,他顯得十分高興,充滿了出家人的豁達。他知道那些石刻的輝煌,那些字跡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在那裡了。   他帶領科學研究者們去看石刻,那些石刻在山的上面,沿著一條陡峭的小路上行幾個小時,就來到了山頂。這裡的景象又令萊德羅斯和兩位中國同行大吃一驚。崗山摩崖刻經是如此碩大的漢字,這些漢字精細方正,顯然不是為人看所刻。   學者們立即展開了關於這些石刻重要性的討論。當初靜琬在開展石刻工程時,目的是要建造一座不朽的圖書館,留於後世所用。而這些文字位於山頂,是不太可能有人看到的,因此它們的存在實在難以解釋,三位學者也困惑不已。這裡幾乎每塊石頭上都刻有文字,而且都大得出奇,有的甚至有半米見方。甚至在懸崖峭壁上也鑿有深深的文字,這裡也是人們很難看到的地方。難道這些文字不是為地球人刻製的,而是為地球外生命、神靈,或是祖先的靈魂準備的嗎?

  有的地方的文字甚至被刻在不穩定的石頭上,其中一些文字是佛經中的篇章。萊德羅斯認為,這些文字早在石刻工程開始前三十年就存在了。靜琬一定受到了這些石刻的啟發,於是發願要把所有人類的智慧都刻在石頭上,為那些能逃過劫難的人做好準備。   這些石頭圖書館是獨一無二的,它們是中國古代僧人最偉大的文化成就之一。科學研究者們認為,西方人對如此偉大的文化做更多的瞭解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方文化相互學習得越多,對彼此的瞭解也就越深,也就能更好地相互尊重。整個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小,這種文化交流是必然的趨勢,洪堡的繼承者們很希望能將東方的偉大文明帶往西方研究學習。萊德羅斯教授決心要一一解讀這些文字,解開崗山的謎團。當地的館長胡新禮送給了他一卷拓片卷軸。

  這個宇宙有太多謎團等待著科學研究者們去發現,去破解。就如這些石刻上的神秘字跡,雖已風化,但仍然引人探尋。經歷了數個朝代,直到十二世紀,浩大的石刻工程才宣告完成。這是最簡單的信息存儲技術,耗費巨大的人力,但是也可以輕易讀懂,相比於那些可以壓縮存儲數個G的光盤,它們可以存在億萬年,而光盤卻太容易損壞了。   在著名的《六祖撕經圖》上,六祖慧能正將佛教撕個粉碎,但雲居寺的石刻卻是永遠無法毀掉的,因為,它是一封致永恆的信。穿越時空,永遠是文明復興的種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