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隨身智囊 考古探險:絕境之地的神奇故事

第31章 第四節 被淹沒的沙漠

  對於萊斯小姐的天文曆法說,大家搖頭;對於這是宗教運行中的舞蹈痕跡路線的說法,搖頭的人依然不少。美國科學家戴維.約翰遜則提出了一個非宗教但卻很有道理的假設,他認為這些地畫是用來標示地下水位置的記號。他走遍了沙漠的每一個角落,為自己的理論收集證據。   他發現,從安第斯山上蜿蜒而下的溪流並不能保證納斯卡人的農田得到持續充足的灌溉。納斯卡人於是建立了一套複雜的地下水井管道系統也就是普奇奧斯,來利用地下水資源,這種古老的採水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普奇奧斯是一種類似於井與逆向梯田組合而成的宏大採水設施,彷彿在大地上挖出一個巨大的螺旋,環繞著走下去,可以接觸到小河塘一樣的地下水,即使在兩千多年後,這裡的水流仍然源源不斷。不同於那些近乎向天神誇耀的各類建築,普奇奧斯是一種施工工作量同樣很大但是並未能引人注目的實用取水系統。正是這直接明瞭的實用性,讓它失去了令人注意的神秘感。也許,當納斯卡地畫的謎真正揭開的時候,納斯卡地畫的魅力才會消減。

  普奇奧斯提供的充足的水源和高效的灌溉系統保證了納斯卡農業的繁榮,也促使了剩餘農產品的出現,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將他們從為了生存而進行的勞作中解放了出來。   這就為當時的勞動分工和階級的出現提供了先決條件。否則,像創作巨畫這樣大規模且持續時間較長的活動是不可能實現的。管理者或者貴族可以把稅收得來的剩餘糧食,用來聘用暫時農閒的農民去建造宏大的建築,或者挖掘更多的普奇奧斯,就像遠在尼羅河旁的古埃及王朝徵集農民和奴隸去製作金字塔一樣,是一種在財富的聚散循環中創造的奇蹟。   戴維.約翰遜向其他科學家講述了他的分析,在地圖上標注一個梯形,然後指出在這裡,科研人員們從地下發現了水源;而在地圖的另一個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那裡的標注是標誌出來的山,並且有一個巨大的瀑布落下來的標注。

  馬庫斯.賴因德爾同意戴維.約翰遜的看法,認為納斯卡地畫事實上與地下水有關。約翰遜進一步指出,螺旋形代表了蓄水層方向的變化,長三角表示有水,單獨的之字形則表示下面沒有水源存在。   就像猴子在鍵盤上亂敲也有打出莎士比亞全部作品的概率一樣,那些圖案連接在一起後的組合,就可能形成各種奇特的圖案,甚至是動物的圖案。   但是為什麼要在沙漠上畫一隻巨鯨呢?為什麼如此多的納斯卡陶器上都裝飾有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呢?納斯卡人會從太平洋中捕獲魚類嗎?他們的居住地距離海濱整整有六○千米。   不久,考古學家在拉穆納墓穴裡發現了閃閃發光的白貝殼,以及珍貴的海菊蛤殼。約翰.伊斯拉還發現了一些上彩的陶器,柯利則找到了一個經過仔細打磨的黑曜石箭頭,甚至還有一些黃金珠粒和綠松石!這處墳墓必定屬於某位極為特殊的人物,那些盜賊能夠棄這些綠松石和黃金珠粒於不顧,說明這座墳墓中曾埋藏了多麼珍貴的寶藏!當然,都已經被那些盜賊偷走了。此時發現這些殘餘的貴重寶物的幸運和推斷出有更多貴重的寶物流失的沮喪,這兩種感受混合產生的複雜心情真是讓人不知該用何種表情來面對。

  最讓人驚訝的發現,當屬於一個裝飾過的海菊蛤殼,考古學家推斷它曾在求雨儀式中被用作祭祀道具。海洋一定是讓納斯卡人敬畏神往的地方,考古學家決定前往海濱一探究竟。   從這裡到最近的海濱有六○千米的路程,駕車穿越只需很短的時間,徒步行進則需要幾天,如果要背著路上需要消耗的糧食,則減慢的速度會進一步延長總體行進時間。缺水荒野中的六○千米是多麼的可怕,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中,曾經有很震撼的描寫。   沿海岸向北的洪堡寒流是決定當地天氣的主要因素,它產生的逆溫層使這個地區基本沒有降雨,沙漠地帶因此一直延續到了海濱。   在溫度只有十二度的海水中,依然有在海濱生活的當地人在奮力捕蟹。在納斯卡遺址中發現的蟹類遺骸和這裡海濱的蟹竟然屬於同一種類。那麼可以解釋為有人把這些蟹販賣到納斯卡,或者是有人帶著蟹殼製作的裝飾品去了納斯卡。一個在海灘附近的沙土裡偶然發現的納斯卡陶器似乎證明了考古學家的另一個假設:納斯卡人的確到達過太平洋海岸,否則陶器怎麼會在那裡出現?

  那麼海菊蛤殼又是怎麼到達納斯卡地區的呢?海菊蛤通常只出現在赤道附近溫暖的太平洋水域中。難道是二○○○年前,在更遠的南部,海洋中的暖流和寒流交鋒,導致了今天所說的厄爾尼諾現象嗎?而當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曾經讓這裡有著另外一種多雨的氣候。   納斯卡人應該來過海濱捕撈魚蝦,自己食用,也奉獻給神靈。但在大約公元六○○年的時候,擁有八○○年歷史的納斯卡文化卻走到了盡頭。是因為氣候的影響嗎?難道厄爾尼諾現象在帶來了珍貴的海菊蛤之後,又送來了滅頂之災?   在考古過程中,沒有發現那些文明遺跡中有任何戰亂毀滅的痕跡,但是在拉穆納的考古挖掘中有很明顯的證據顯示,嚴重的暴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這個文明的毀滅。

  馬庫斯.賴因德爾因此挖掘了一個深洞,以便採集各個地層的土壤樣本。他發現,這裡的地層都是由鬆散的岩石構成的。這一定是由數次大規模山體滑坡造成的,而導致滑坡的原因則是傾盆大雨。   所以,賴因德爾在經過五年的研究之後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山體滑坡埋葬了納斯卡文化。   這個沙漠曾一次又一次地被大雨和洪水所淹沒。   在祭祀之時,他們有沒有祈求過神靈減少暴雨,阻止洪水氾濫?   納斯卡人最終無法抗爭,從此湮滅。他們在沙漠中創作這些巨畫的意圖也被一併埋葬。   但是,後人是不會讓這些秘密永遠沉默下去的。   考古學家用自己的努力逐步破解地畫之謎,成功似乎已指日可待。   但是,人們真能知曉巨鯨圖案的真正秘密嗎?人們所以為的真相的確存在嗎?那些關於各種文物碎片的推斷終究還缺少更確鑿的證據。然而,正是揭開真相的好奇之心,讓一批批考古研究者不斷來到這裡,推翻自己的推斷,不斷尋找新的答案。破譯納斯卡地畫之謎,也許同樣是個漫長的工程,甚至要比當年人們建造這些地畫所花費的時間還要漫長。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