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小說園地 多多鳥之歌上

第45章 小巫見大巫

多多鳥之歌上 大衛.逵曼 1200 2023-02-05
  以西西里島上的更新世象(Elephas falconeri)為例,牠嫡傳自大陸上體型大約與現代象相若的祖先,但在西西里島上生活一段時間後,體型縮水到只剩原來的四分之一。牠的頭骨比祖先圓,因此腦部所佔比例增加,而能讓大肌肉附著的骨頭相對就減少了。除此之外,這種象的身材也比較短小精幹:短腿、迷你而機伶,站起來不過與小馬差不多高。在適應島嶼生活的過程中,西西里象矮小化了。   別的島上的大型哺乳動物也發生同樣的現象。前面提到的聖芭芭拉島上的矮小種Mammuthus exilis,係衍生自大陸毛象。大陸毛象站起來時肩高便有十四英呎,但那些聖芭芭拉島上的後代卻只有六英呎;帝汶島和佛羅勒斯島上的擬象類也是小個子;克里特島、馬爾他島和塞浦路斯島上的也是倭種。愛琴海之卡索(Kasos)和卡帕索(Karpathos)兩座島上的鹿是迷你鹿;地中海河馬的體型還賽不過鄉間市集中的豬呢!

  有一些直截了當的理由,可以用來說明所有因演化所造成的縮水現象。   比方說:困在島嶼上的象,可能吃得比較少:陷在島嶼中的鹿,不用擔心遭掠食,這兩種環境因子皆可能導致矮小化。但這種傾向是放諸萬物皆準的嗎?不是!也就是說孤立演化讓一些物種變小,而另一些卻變得格外龐大。這麼一來,又為島嶼的演化模式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特大號的石龍子   儘管島嶼上的哺乳動物體型有變小之趨勢,爬蟲類卻趨向於巨大化。   首先要列名的當然就是那些巨龜,此外還要加上加拉巴哥群島上兩種特有的轚蜥(海生的Amblyrhynchus cristatus和陸生的Conolophus屬)。島上的壁虎、石龍子、夜蜥、壁蜥和其他種類的蜥蜴,都有大塊頭的傾向。在聖芭芭拉群島之南島上出沒的夜蜥(Xantusia riversiana),體型就比大陸上的近親要來得長又魁梧;澳洲住著相當大的石龍子;佛得角群島(Cape Verde Islands,位塞內加爾以西)有一屬特有石龍子,就以Macroscincus意即大石龍子為其屬名;土生於牙買加的蛇蜥(Celestus occiduus)的體型,對一隻普通的蛇蜥來說是出乎尋常的大。

  以前在模里西斯島發現,今日只見於一座叫圓島的臨近小島上之壁虎(Phelsuma guentheri)和石龍子(Leiolopisma telfairii)都算得上長腳巨物。但即使像Leiolopisma telfairii,體型以石龍子界的標準來看,也算是大號了,可是還不及新喀里多尼亞島產石龍子(Riopa bocourti)的一半,牠是同類中的特大號二十三英吋。   所謂碩大是相對的。剛才所說的那些大塊頭的種類,事實上不過是巨型爬蟲類中較小的一群。就算是二十三英吋大的新喀里多尼亞島石龍子,當人們踏上科莫多島的那一剎那,似乎就會覺得真是小巫見大巫!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