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小說園地 多多鳥之歌上

第15章 一座島嶼的誕生

多多鳥之歌上 大衛.逵曼 1801 2023-02-05
  年代的老少對比只是影響島上生物多樣性的決定因子之一:面積大小是另一決定因子;以生物地理學者的角度看來,大陸性或海洋性是第三個決定因子。就是這三個因子讓世界擁有繽紛又令人迷惑的生物模式。   馬達加斯加島是一座大島,排名世界第四,僅次於格陵蘭、新幾內亞和婆羅洲。面積為二十三萬平方英哩,約略是蒙大拿州和懷俄明州面積的總和。一般人總覺得馬達加斯加島如蒙大拿州和懷俄明州一樣,彷彿是遙不可及的世界邊陲。   峇里島則是座小島,面積僅二千一百平方英哩,僅當馬達加斯加島(或蒙大拿州和懷俄明州面積和)的百分之一,與黃石公園的大小相去不遠。   大島上居住的物種數多於小島是一般法則。說得明確些︱馬達加斯加島上生活的物種數多於峇里島。無論是鳥、植物、爬蟲類、昆蟲和哺乳動物(儘管馬達加斯加島所有的哺乳動物種類也不多),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種類數,都要比峇里島上多很多。就靈長類而言,島上狐猴現存約三十種,另外還有十多種近來已經絕跡。反觀峇里島上僅有葉猴和食蟹獼猴兩種。

  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物種大多數是當地特有的。牠們就在那兒演化而成,別的地方沒有相同的種類。百分之八十的植物種類為島上特有,如果僅以喬木計,比例更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另外,九成以上的爬蟲類、幾乎全部的兩棲動物、所有的無尾蝟和狐猴(先假設臨近的離島亦屬於馬達加斯加島區域)都唯有馬達加斯加島才看得到。即使是散佈能力強的鳥類,馬達加斯加島特產的也佔了半數。   相反的,生活在峇里島上的物種大多不是特有的,同樣的種類在爪哇、蘇門答臘,甚至亞洲大陸都可見到。有一種羽翼潔白、臉上彷彿戴著青綠色面具的長冠八哥(學名為Leucopsar rothschildi),華麗但已近絕種,人們驚為峇里之珍。但除了這種珍禽和一種特有的亞種虎外,就幾乎很少有生物可稱為峇里特產了。

  特有物種的差異來自幾個原因。兩島的大小是原因之一,兩座島自孤立後所經歷時間的長短是另一個因子,第三個因素則是隔絕的距離。馬達加斯加島離非洲東岸二百五十英哩以上,位置較偏遠。相形之下,峇里島與爪哇島之間,只不過像飛沫順風可及那樣的距離罷了。   馬達加斯加島的偏遠,加上它的面積夠大和年代古老,三個完備的條件下,更有利於島上物種形成作用,因此,其特有物種也得以長久維持。   但是峇里島和馬達加斯加島這兩個迥異的島嶼,卻有一個共通點:它們都是大陸性島嶼(continental),換句話說,兩座島以前都曾經和大陸相連過,這與所謂的海洋性島嶼(oceanic)大為不同。 喘氣的鯨魚   大陸性島嶼通常臨近大陸,而海洋性島嶼相形之下較為偏遠。大陸性島嶼位在大陸棚上,周圍有淺海環繞。因此,發生海退現象時,島嶼易因新生成之陸橋而再度和大陸連結。基於這個理由,大陸性島嶼又可稱之為陸橋島嶼。

  而海洋性島嶼是以前不曾,以後也不可能與大陸相連的。當一些地質作用如火山爆發使深海海床隆起、高於海平面時,一座新的海洋性島嶼於焉生成。經過相對較短的時間後,這座島會因海浪沖蝕,再度沉沒於海中而消失。加拉巴哥群島就是大洋中的火山島群;夏威夷群島也是因火山作用而生成;模里西斯群島和留尼旺群島,也都是因火山作用才冒出頭來。   地球上的火山島中最年輕的。要算自一九六三年起,在冰島東南沿海冒著水蒸氣的索西島(Surtsey)。珊瑚質石灰岩,偶爾對海洋性島嶼的矗立也有貢獻,這些珊瑚質石灰岩就在海底淺處,然後因火山或板塊作用而露出海面。關島,一個由石灰岩及熔岩所構成的島嶼,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不管來自隆起的珊瑚礁或溢流的熔岩,每座海洋性島嶼都像喘氣的鯨魚一樣,是從海面下向上生成的。因此,當它剛成為陸地的一剎那,島上完全沒有任何的陸生生物這點是海洋性島嶼和大陸性島嶼最基本的不同處。

  所有在海洋性島嶼上生活的陸生動植物,都是在島嶼誕生後,自各地越洋散佈到達這座島上,而後逐漸繁衍下來的。相反的,諸如峇里島或馬達加斯加島等這些大陸性島嶼,自隔絕成孤島的那一瞬間起,島上就有完整的陸生物種所構成的生態。   一座大陸性島嶼,原本擁有萬物,在往後的歲月中卻逐漸喪失;海洋性島嶼一開始兩袖清風、一無所有,因各種生命陸續徙入而致萬事俱備。島嶼生物地理學,逾一個半世紀以來,一直在為這些得與失做科學性記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