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隨身智囊 人類神秘現象的發現之旅

第4章 人體無毛之謎

  人類為什麼身上不長毛,大自然出於何種原因,使人類遠古的祖先身上的濃毛脫掉的呢?它身上的濃毛又是什麼時候才脫掉的呢?   有人認為,人類遠祖在進化中出於衛生的原因才將濃毛退化掉的。這種理論認為,人類祖先身上的毛皮是各種寄生蟲的孳生之地。虱子、跳蚤等寄生蟲潛伏在人的毛皮中,不僅吃人的血,而且傳染疾病。特別是,人類祖先學會了狩獵以後,食肉和狩獵更容易使人的毛皮弄髒。有一種禿鷹以動物的屍體為食。吃食的時候,它常常將頭伸到屍體中去,頭部搞得血肉淋漓。也許頭上的毛對吃肉不利,或對衛生不利,因此,禿鷹的頭部的毛就漸漸失去。人類的毛可能也是由於類似的原因而褪去的。但是,反對衛生說的人提出,毛皮對人類來說是不衛生的,但是對猩猩等動物同樣是不衛生的,也不利於它們的生存。為什麼猩猩們至今還是濃毛遍體,而獨有人類赤條條來到這個世界?再說,猴子會互相理毛,人類為什麼不會用工具理毛呢?

  有的人類學家提出,無毛是人類學會用火後的一種自身調節現象。人類的毛皮原來是大自然贈給人類用來保暖的。在夜裡,寒氣襲人,有了毛皮,能夠禦寒。但是,人類學會了用火後,人類祖先就能在寒夜圍火而坐,依火而臥,用火來驅趕寒意。而在白天,熱帶地區氣候炎熱,毛皮就顯得多餘。因此,人類學會用火以後,用於禦寒的毛皮就漸漸脫落,成為光潔無毛的動物。但是,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人類是在學會用火以後開始成為無毛動物的。   有的學者認為,人類脫落身上的毛,是因為這樣有利於改善人的社會性。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他要依靠社會的力量生存和發展。渾身長毛的人,彼此間比較難以識別,脫掉了毛以後,臉就具備了更典型的個體特徵,更便於相互辨認。特別是,毛皮的消失對於加強人類男女之間的性的結合,穩固配偶關係有很大好處。性與觸覺有密切關係。性科學的研究指出,性的結合常常依賴於撫摸、擁抱等觸覺機制。人的皮膚上有許多性敏感區,這也可能是脫去了毛皮以後形成的。

  還有的學者提出了狩獵說。這種理論認為,人類失去身上的濃毛,是適應狩獵生活的結果。狩獵時,獵人要對野獸進行長途的追逐,狩獵的長途奔跑又會產生許多熱量。渾身長毛的動物比較地跑不快,也不能迅速地降低體溫,而脫去毛能更好地散熱,就能在狩獵過程中處於更加有利的地位。皮毛在狩獵時顯得多餘,而在夜晚寒冷時,卻有重要的保溫作用。失去毛皮會使人類祖先耐受寒冷的能力大大下降。作為一種補償,人類的身上產生了一層厚厚的脂肪,它在平時起著保暖的作用,但在狩獵時不影響出汗。這樣,人類以脂肪代替毛皮,既能出汗降溫,又能在寒冷的夜晚保暖,可謂兩全其美。   近年有學者提出驚人之論,認為人類可能起源於海猿或海豚,因而身體光潔無毛。但是,也有一些學者反對這種解釋,指出不一定是海生動物身上無毛,有些陸生動物也是身上無毛或少毛的,例如大象、犀牛等全身也少毛。這是因為他們身體較火足以保溫,可以不需要長毛的緣故。另外,從進化看,猴子出生時全身有毛;長臂猿出生時,背部有毛,身體其餘部分的毛是出生一周後才生長的。大猩猩出生時只有頭部有毛,身體其餘部分無毛,在成長過程中,毛才長滿它的全身。人類出生時,也只有頭部有毛,成長後體表局部有毛。從猴到人,體毛是逐漸退化的。這不能支持海生假說。也有的學者提出,海洋生活的某些動物,如海狗,身上也有毛。有毛無毛,是在於體形的大小是否足以保持體溫。

  人類為什麼光潔無毛,它究竟給予人類以什麼樣的好處,至今還是眾說紛紜。還需要人類學家繼續深入的研究。至於人類是什麼時候脫去了毛皮,是在臘瑪古猿、南方古猿、還是直立人階段或別的人類發展階段完成了脫毛的變化,人類學對此更是所知甚少,懸案甚多。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