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煙雲 末代皇帝皇妃秘聞
末代皇帝皇妃秘聞

末代皇帝皇妃秘聞

潘際坰

  • 歷史煙雲

    類別
  • 2023-02-05發表
  • 119757

    完全的
© www.ifabook.com

第1章 舊作新版前言

末代皇帝皇妃秘聞 潘際坰 1734 2023-02-05
舊作新版前言   將近三十年前一九五六年底,我為香港大公報從北京去撫順專訪溥儀。因為末代皇帝當時還是戰犯,我只好住進監獄。十天之內,與他長談八十個小時,而且無所不談,但是,無錄音機可用;每晚整理記錄之外,還要儘量多看些他寫的自傳材料;無影印機可借。一切全憑記憶與手抄,相當累;卻也非常有趣,例如,皇帝每次相見必向記者鞠躬,而我往往下意識地想站起來,表示禮貌,李科員趕緊從旁使個眼色,我這才避免不安於位的尷尬相。   數萬字的訪問記末代皇帝秘聞在報紙連載時,大概因為這是第一個新聞記者對神秘的末代皇帝所作的最詳盡報導,並附罕見照片多幀,引起海內外眾多讀者興趣。多虧香港文宗出版社在全文尚未刊完時,就搶先出版末代皇帝秘聞上集(宮廷軼事),以防盜印;隨即續出下集(自寓公生涯至獄中見聞);這都是一九五七年一月二月間的事。不久,日本文藝春秋徵得作者同意後,譯為日文。年歲較大的香港與海外讀者大概還會記得當時的一番熱鬧。

  末代皇帝秘聞出書不久,我又於五七年三月份從北京去長春專訪滿洲國皇帝的二十九歲福貴人李玉琴。在她工作的圖書館,她母親的住處,在偽滿宮殿和公園裡,先後進行了一星期的採訪。這就是同樣先由報紙連載隨即出書的末代皇妃由來。這本書較薄,又名末代皇帝秘聞續集。   同年出版的末代皇帝秘聞北京版,書名是末代皇帝傳奇,內容大體相同,但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在傀儡滋味一章,歷史資料的選用略有參差。三十年後,今天要特別感謝的是,畫家朋友黃永玉兄既為末代皇帝傳奇畫封面,又為每章加繪插圖,使拙作生色不少。不料一九五八年春,這本傳奇作者遇到一些麻煩,罪狀兩條:一是資產階級新聞觀點。二是替漢奸塗脂抹粉。後幸以自我檢討而了結,卻是當年和如今都不值得我感謝的。

  近年在香港常聽朋友談起,末代皇帝秘聞讀者不少,那翻版的秘聞竟達七種之多。我先後買過一批(封面為黃色,並註有我的前半生續編字樣,錯誤百出,印刷簡陋),分贈友好,可是到後來連這種拙劣的翻印本也難以尋求,原書已成絕版。順便提一句,拙作出版於一九五七年,末代皇帝溥儀是一九五九年經特赦後出獄,又隔了兩三年,才在北京出版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以及英文德文譯本。續編云云,鄙人當然不敢掠美。   應天地圖書公司之約,現將舊作末代皇帝秘聞(手邊只有下集,改用傳奇,但傳奇為精裝本,沒有永玉兄畫的封面),與末代皇妃增訂,並收此後作品多篇,合成一冊,名為末代皇帝皇妃秘聞。   或謂得失文章事,寸心已渺茫。頗有同感。但是,舊作既然重印,我以為儘量保存作品的昔日面貌是重要的,所以這兩部拙作只略加刪節,未作任何增添。作者當年的某些觀點顯然受寫作時代(當時在五七年反右運動之前)影響,今日看來未必完全妥當。但事情就是那樣,今天似無可後悔也不必後悔。至於圖片,作者所攝的溥儀與李玉琴照片依舊選用數幅,作為紀念。例如,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訪問時,桌上的魚形煙灰碟就是我帶去的。那時我也有很大的煙癮。

  附錄收短文二十篇光景,散見於一九六二年至最近我以筆名唐瓊發表的報紙專欄京華小記與悠然集,寫我後來在北京見到的溥儀、溥傑、他們的三妹、三妹夫(也就是皇后婉容之弟)的一些趣事,或是與溥儀有關的秘聞,比如毛澤東與溥儀合影,知道的人極少,那張照片相信看過的人更少。   就電影界而言,只要中國背景熱不衰,末代皇帝熱就不會消失。李翰祥導演的《火龍》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後半生,重新喚起大家對末代皇帝的濃厚興趣。雖然主角已不在人間,福貴人李玉琴與溥儀遺孀李淑賢不久前仍然結伴南下,在深圳會見新聞界。李玉琴說,她已與工程師結婚,並且有一個讀大學的兒子,我想這是應當祝福的;而李淑賢女士畢竟與成為平民的末代皇帝共同度過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晚年。末代皇帝九泉之下,不知是否同意這種看法。

  從我與溥儀先生交往中可以斷言:他很有幽默感。儘管他料理日常生活,依然留有種種可笑的小皇帝時代的痕跡,但他的記憶力、思考力、分析力,都不低於常人。他接待中外來訪者,談吐得體,態度從容,頗得好評。這些意見,沒有在他生前面告,我不能不引為遺憾。     潘際坰  一九八六年四月一日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