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隨身智囊 弘揚飯統

第4章 看了八百年的曆書

弘揚飯統 夏元瑜 3658 2023-02-05
  遙想八十年前,有一天我和鄰居唐家的小孩在前院玩兒。只聽得街上有個小販吆喝著:現數喔。我不知道他是賣什麼的。小唐比我大一點,鬼聰明挺多,聽了馬上想起一招,跑到門口喊道:你數數有幾個爸爸?那揹著包袱的小販一時沒明白,又接著吆喝道:現數喔。引得路人大笑。這才把那小販笑明白了。他告我倆道:孩子們啊!這是憲書,是皇上頒下來的,也就是皇曆,不是現數。開不得玩笑的。   於是我打開了一本看看,雖不認得多少字,可是看得懂那些插圖。有龍吐水,牛耕田,古今人物,蘿蔔青菜很有個意思。於是跑進去請媽媽買一本。小販道謝而去。那時沒兒童讀物,我只好常常翻翻它解解悶兒,可惜長大以後沒有研究它是怎麼編排的,更不知在什麼時代才有了它,我不是考古家,不知遠古如何,只知宋代已確實有了政府頒發的曆書。

   皇曆上的古怪術語   在台北南海路的中央圖書館有不少古代曆書,最古的是宋代的,不過並非原本。是一位明代嘉靖年間(十六世紀)的古人從他舅舅家得到了幾本破敝的宋代曆書,他怕它日後更加朽敗,於是抄了一份新的,想不到四百年之後,那原本已喪失,他的手抄本也變了古董了。這種古書稱為善本,不能複印。複印機加了熱,紙質更脆易碎。手抄本往往比刻本還好,古人敬業精神比今人強得多。木刻本極少錯字。手抄本更會把這極少的錯字改了。   我看的這本宋曆是南宋理宗皇帝寶祐四年的。西曆是一二五六年,那年的干支是丙辰,曆書稱為萬年具注曆,萬年是說國運綿長,具注是有註解的意思。   中國的曆法自古和天干地支有密切的關係,史書記事往往不說某一日,只說干支。如某月十一日說成某月癸酉日,但是下個月的癸酉卻不是十一日。您說讓人多費解。這套算法,在本文內無暇解釋。第二是天文上的黃黑道和日子有關。黃道是太陽在地球上的軌跡(和赤道不同),屬於黃道的是好日子。反之,屬於黑道的是壞日子。此外還有不好也不壞的日子。宋曆上已經有了。凡日子之下有除、危、定、執字樣的都是黃道日,有建、滿、平、收的是黑道的壞日。有開、閉、破、除的是不好不壞。此外,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座也和日子有關,古人稱星座為宿,二十八宿是:角、亢、房、氐、尾、心、箕、牛、斗、女、室、虛、觜、參、鬼、井、柳、張、星、軫、翼、婁、奎、胃、昴、畢、壁、危。每日有一宿值日,與天氣的陰晴風雨有關。

  至於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是和任何事物相關的,在日曆上每兩天屬於一行,譬如初一是火日,初二也是火日。   您看看附圖十(圖缺)的第一條的十一日,癸酉是干支,金是五行,破是不好不壞的日子。由這三項要素推算出這一日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壞日子並不是任何事情都不可以做,譬如拆違建,挖馬路全該在黑道日去做。此圖上還有許多古怪的術語,其中有不少現在已失傳,也有現今還用的,如天含月德之類。這與學識和道教的關係很密切,對中國人的生活有極大的影響。例如今天原要去找某一人,正好有個得職的機會,但是曆書上說今天不宜出門訪友。您只好明天去,但是機會已失。又如黑道日不宜發兵攻戰,如果敵對雙方全發了兵,難道都打敗仗嗎?

  宋曆每日最下有一條人神在人體的某一部分,這是針灸的禁忌,在這一天不能在這一部分針灸,刺了會出血。十五日人神在遍身,針灸醫生想必一律公休。   這份次年的新曆由太史局編好了,請皇帝批准發下來。十月初一要印好,分送各省。宋曆後由編纂官靈臺判,太史局,提點曆書官員具名。古時史官兼做曆官,司馬遷是太史,不也能寫出史記中的天官書嗎?    洋人編皇曆   中央圖書館中明代曆書很多,從永樂(明成祖)到崇禎(明思宗)全有,我找了一本崇禎十六年的,那時已有利馬竇、徐光啟的西法推算,所以崇禎十六年歲次癸未的大統曆已和宋代的不同,有新的內容出現了。外國教士知道中國人保守成性,對於干支和以月亮為標準概不干涉,只把二十四個節氣的時刻推算得更準確了一點。那時候對日月蝕的原理早已明白,而且能預測出來。

  明代的曆局由徐光啟主持,十六年時他已告老回到上海的徐家匯故鄉,他的原籍舊址就是日後的徐家匯大天主堂及圖書館和博物館。欽天監在京師城東的城牆邊。有個放天文儀器的觀象台,許多大儀器都是青銅精製的。現在的曆書裏含著五分之三以上的迷信成分,宋代的卻沒有,明代的略帶一點,這本的最後有五姓修宅日期,把眾姓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分為宮、商、角、徵、羽五等,每一等都配以五行中之一行。例如姓何的是陽平,在五行屬木,於是他家蓋房子要選適於木性的四個月份。因此我想現在蓋公寓或大廈常常出麻煩,必是訂戶的姓太複雜,金木水火土全有,沒法子選出合適的動工時期,所以搗亂事多。   明曆最後的編纂官按春夏中秋冬分為五位官正(如此才可如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合),每位編一部分,中官正編六七兩月的曆,次一二級的官是靈臺郎和五官保章等。靈臺是周代對天文臺的稱謂。

   外行的編纂官   明雖亡了,這批編曆的洋人可沒走,又給順治皇帝效勞了,神父湯若望當過欽天監的監正。日曆更有了進步,我以乾隆十八年歲次癸酉的皇曆為例:   節氣時刻要按緯度不同來分,不能一概而論不準確。他先寫都城順天府的節氣時刻,如一月初一亥時第一刻三分立春,十六日酉時二刻七分雨水。十二個月一共有二十四個節氣,農家要按照節氣種植。   分省的節氣時刻有朝鮮、盛京(瀋陽)、浙、閩、江西、河南、湖廣、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等地區。   更有個新項目是各省的日出日入的時間和晝夜長短。各地先後次序以北極高度定緯為例,有盛京、山西、朝鮮、山東、河南、陝西、江南等七地之別,為前朝所未有。

  清朝如遇皇帝忌日,辦喜事,演戲,看戲都犯大罪,所以曆書內有一篇忌日表十分重要。   有趣的是一年中有六天長短星日,不宜市貿、交易、裁衣、納財,如放在今天,在這六天內不必忙著軋頭寸,趕三點半了。   洗頭好像是件大事,和吉凶有關。每月有選好的洗頭日,這年的皇曆裏是每月三、四、九、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七各日,此外逢申酉亥子的日子不在此限。   這本曆書的編纂官的官銜很長,刑部侍郎,鑲紅旗滿洲副都統,兼管監正(欽天監)事務,降四級留任(以前犯罪挨罰)覺羅勒爾森,這位主管對天文曆法是個大外行,真的內行倒沒刻上名字。   袁世凱在位時編的那本曆書仍可稱皇曆,因他好歹當了幾天皇上,此書印得不同凡響,絲線裝釘,黃綾子的封面封底,由教育部的中央觀象臺發行,當中蓋一顆該局頒發曆書之印。

  月日以陽曆為準,下附七曜日(週日)陰曆,干支,沒黃黑道日,但有值日星宿名因和氣候有關,例如舊傳,角日在春季下大雨,在冬季可是晴天。四時農宜表編得很詳細,從小寒大寒起,講在這期間應做的一切農事,連壓條,蒸臘酒,接枝,修農具等等全有。   節氣太陽出入時分表,按地區列表,計有京兆(北平)、直隸及蒙古等共二十六個表。這部科學化的曆書的編者是常福元教授(北平輔大數學系的),他是常遇春的子孫。    可以鎮邪趕鬼的家庭百科   歷代的皇曆由編纂機關編好,恭呈皇帝批准。十月初一頒行天下,分送各省。民間不得私造,那等於造反,和印偽鈔(古時有鈔紙)和鑄私錢一樣的要砍頭。但是民間可以加進去許多雜事,如九龍治水,芒神形相,太歲,春牛各部彩色全有一套古傳的推算方法,不是胡來的。我現在找了一本民國十四年北洋政府曹錕當總統時印行的做個例子:

  一開頭是四頁中國名人像(每頁九人),寫近代史的人頗有點用處。第五頁是世界名人有五教教主,孔孟關岳,梅蘭芳扮的麻姑,袁世凱和馮國璋等十二位。   先是九龍治水,六牛耕田,六十四卦金錢課,各式喜帖禮帖樣式(現在也大有用處),天師祛病符籙。男女進財日,各行祖師,諸神聖誕(比臺灣的少得太多),九星照命推算法,男女合婚,周公解夢圖。救人良方(從牙痛到吞了生鴉片),二十八星宿值日和陰晴關係表,十二屬相生肖相犯相合圖表,人生春夏秋冬圖,祿馬生死圖(問病人安危)喪服總圖(各級親屬如何穿孝服表),春牛圖(牛身各部彩色表示一年的水旱),年神方位圖。還有許多大小項目沒抄上。其中出於道書玉匣記的很多。   這些完了之後才是日曆本身,最後到了底頁上,全是那家印曆書的書局出的各種鼓詞目錄,是研究講唱俗文學的好資料。這本書是家庭生活的百科全書,據說有鎮邪趕鬼之功,不可亂放。

  我也看見了一本民國後的珍貴曆書,便是宣統八年的,那時候清室已退位五年了,宮中仍過著小朝廷的生活,這本曆書是工筆小楷寫的,寫得好極了。連圖表的細條全是毛筆畫的,決不比用儀器畫的差。想不到中央圖書館竟有如此珍品。    (本文承中央圖書館提供資料並惠允拍照,特此致謝。)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