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隨身智囊 愛廬小品

第171章 焚其少作

愛廬小品 黃永武 997 2023-02-05
  也許正像老年的夫婦偏愛么子一般,許多作家對早年寫的作品,都想火葬水葬土葬,好像只有後來的作品才見得了人。早年所寫的,就像一張小時穿了開襠褲的照片,千方百計想遮掩,不願公然見示於人。像梁實秋曾用過羞愧得無地自容的話來形容,錢鍾書也對問起少作的朋友警告道:不要做闖進羅幃的春風嘛!揭人私隱,是如此薄情忍心,我會怨你的!   這種悔其少作的作者心情,已有了二千年的歷史,漢朝的揚雄在年少時喜歡寫賦,足以媲美司馬相如,到晚年眼界高了,就批評自己的賦道,那不過是童子雕蟲篆刻,這種小技,乃是壯夫不為的!   最絕的,是晉朝的殷浩在年少時,曾作一首詩送給桓溫,沒想到桓溫後來一直威脅殷浩說:別惹我!不然我就公布你那首少年的詩!不知那首少作真是如何見不得人?竟變成強拍的裸照一樣,捏在別人手裏,成為閨女一生的把柄了!

  後代學揚雄的人,不知凡幾,像清代的孔憲庚,公然宣稱把往年寫的詩稿,全部丟進江裏去水葬,還畫了一幅雲水詩飄圖來到處張揚,龔定庵寫詩鼓勵他道:從此不揮閒翰墨,男兒當注壁中書!認為年輕寫詩是閒翰墨,注壁中的古文經,才是男兒的大事業。   也因此,清代盛行著著書忌早的說法,顧炎武更把以未定之書示人作為著者最大的忌諱,這些說法當然有其理由。但是如果你既有了少作,而把少作視作少年穢蹟一樣,而期望別人能厚道一些,能佯忘舊事,那就太多餘了!少年的作品,雖然有瑕疵,老年的作品,就一定好了嗎?況且若沒有少年時的砥礪改進,哪會有後來的成就呢?再說,像揚雄少年的賦,在大學國文課上仍能讀到,而晚年自以為了不起的《太玄》、《法言》呢?當時就有人預測會拿去遮蓋醬缸,至今仍然讀者缺缺。所以文章的得失優劣,作者本人也未必料得準。至於像孔憲庚的水葬,更難證明注經訓詁,一定會勝於文藝寫作。只怕他經也注不透,詩也寫不好,所謂水葬,只是一種自我的虐待與逃避,恨自己不成器罷了!

  清代大儒焦循就批評這種將舊作悉付諸火的行為,是矜心在作怪,都是由於下於別人又不甘心,想勝別人又不可能,只好用火來燒,真是悲哀。客觀些說,作者只要罄盡自己的才智,發自內心的樞機,即使是少年的作品,都代表自己一時忠實的看法,何必諱莫如深?天下的書,本來沒一本可以永遠定稿,連聖人的話也未必句句都能定於萬世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