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隨身智囊 澳洲見聞

第3章 《澳洲見聞》序  ⊙耿修業

澳洲見聞 華嚴 1082 2023-02-05
  華嚴女士於去年春天應亞太理事會之邀,訪問澳洲九個星期。這是亞太理事會文化社會中心舉辦的交互訪問節目,係由中、澳、紐、日、韓、菲、泰、馬、越南等九個會員國中,推選出作家、教授、或新聞記者一人,交互訪問,以增進彼此間的瞭解。   華嚴女士乃是獲得此項殊榮之第一個中國人。在今天的台灣,去過澳洲的人為數不少,但絕大多數只是在著名的城市如雪梨、坎培拉、墨爾鉢、伯斯等地作走馬看花式的停留。唯有華嚴女士非但訪問了各大城市,並且還深入沙漠地區和原始土人部落;她對澳洲的觀察與瞭解,也許比大多數澳國人還要廣泛與深入。作為亞太理事會的貴賓,代表國家訪問實在不是件容易事,說上山就得上山,說下海就得下海,九個星期的澳洲訪問像是一場戰爭,隨時要迎接一個個連接而來的挑戰。勇敢的華嚴女士很驕傲地通過了種種考驗,成為一位最成功的國民外交使節。

  歸國之後,華嚴女士精心撰寫了一系列有關澳洲見聞的文章,分別在中央日報及聯合報連載,受到海內外讀者的激賞。她的這部報導文學,文字優美,構思嚴謹,旁徵博引,趣味盎然,並且具備了新聞記者的觸覺,華嚴女士的才華琢磨得更燦爛了。   寫作需要才華,而虛心和求上進才會使天才的才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細讀過華嚴女士的每一部小說:《智慧的燈》、《生命的樂章》、《晴》、《和風》、《玻璃屋裡的人》和《七色橋》,每一部小說表現了不同的寫作路線。她嘗試了又嘗試,希望從過去的寫作經驗中,找出她自己的缺點和優點,然後選擇一條正確的路線。其實,我認為她過去所走的每一條寫作路線都是成功的,條條大路通羅馬,讀者的共鳴證明了她的成功。

  華嚴女士的新著《澳洲見聞》,又創立了報導文學的新典範。澳洲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她今天的人民還反映著當年她初創聯邦時的那種精神。隨著他們克服了乾旱、沖蝕、飢渴和野火等四大困難環境之後,他們養成了獨立、繁榮和能夠成就事業的信心。澳洲人是自由、民主的堅強傳統的後裔。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位於南半球的澳洲,與歐洲國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似乎為歐洲社會之一員。但在戰後,澳洲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均加強與亞洲國家的合作,積極參加亞洲事務,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這也就是我曾提到過的地理的事實比歷史的事實更為重要。這個盟邦值得我們更進一步的聯繫,華嚴女士澳洲之行,播下了良好的友誼種子,讓我們為這位傑出的女外交使節喝采。

  三年前,我曾有澳紐之行,對於澳大利亞之國力富饒,前途無量,留下深刻的印象。今日拜讀華嚴女士的《澳洲見聞》,溫馨暖流注入心田,再度喚起我對澳洲的美麗回憶,故樂為之序。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