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隨身智囊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

第15章 第十四章 在鬥爭和衝突間找尋平和

  光將腫瘤切除,無法將疾病根除。同樣地,光靠暴力無法得到平靜,必須除去衝突的主因。   相較於以往,現在的人類多麼希望能遠離矛盾、悲哀、自私、欺詐和鬥爭。我們不僅希望家庭、辦公室和個人生活能獲得和平,甚至希望全球皆能獲得同樣水準的生活。因衝突而產生的緊張、焦慮和害怕,不僅令我們困擾,而且極需從內心和生理上發洩出來。因此,人類變成世界上最暴力的族群。   全球的衝突與動盪   今日,全球性核毀滅的威脅是非常有可能的。假如核戰爆發了,將無庇護所可供避難。人們使自己陷入了混亂中!科學的進步使核子發揮了巨大的能量,卻也危害了人類本身。只要人類被無知、自私、不公正、復仇和其他邪惡的摧毀力量控制,就無人可安全地遠離核戰的恐懼。

  當第一顆核彈投擲在廣島時,這道昏眩的閃光改變了全世界的歷史。籠罩在廣島的放射塵為全世界的人們帶來了痛苦、害怕、怨恨和不確定性。相較之下,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的悟道,對人類的影響力是光芒四射且無遠弗屆。為人類提供一條道路,遠離貪婪、怨恨和迷惑,創造一個充滿愛、仁慈和幸福的世界。   今日我們所面臨的基本問題,包括了道德墮落和智慧的不當使用。雖然科技為我們帶來便利,卻使這個世界遠離了安全和寧靜。所以,科技的進步使人類的生活更加缺乏保障。假如在人類的發展中,缺乏了性靈上的進化,人類將陷身於危機中。   釋尊為人類指引了一條道路,使我們擁有和平、繁榮和善意。但是,當今的人們卻忽視了這項歷久彌新的訊息。對於墮落的人類而言,核毀滅只是一步之遙。人類雖然具有控制自然的巨大力量,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本性。假如人類繼續朝毀滅的道路走去,終將導致自我滅亡。

  在找尋寧靜和諧的路上,世界領袖們想藉著國際協約來防止爭端。二次大戰後所成立的聯合國,就是為了建立國際的秩序和穩定。或許它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但至少國際間擁有一個運作的機構,提供各個國家以文明的方式來解決糾紛。但是,不同種族、國家、宗教之間的敵意、恐懼和猜疑,皆使和平共存的目標不易達成。在聯合國中,無止盡的協商和政客的花言巧語,並不能阻止國家間的戰爭,停火協商一再破裂,國際間卻無力懲罰。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要如何找尋寧靜和幸福?當恐懼自心中升起時,人們是不可能擁有幸福的。   構築和平   假如我們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矛盾和鬥爭中,我們是無法獲得快樂而滿足的生活。為了擁有和平,我們必須放棄所有的鬥爭。一旦本心由鬥爭中獲得釋放,它將為社會福利的工具,而非社會進步的絆腳石。無形卻擁有強大力量的心靈,將可促進人類的福利,而不是帶來苦惱和悲哀。

  用刀將腫瘤切除,並無法治好疾病,流出的汙血只會增加更多的腫瘤。所以,應找出疾病的根源並給予治療。同樣地,主導人類活動的心靈也需要平和、寧靜。所以,宗教導師所教誨的道德原則,能夠引導人們過著愛心、真誠和公正的生活。   超越世俗享樂   宗教導師們總認為人類的幸福,並不在於感官上的滿足與熱情,或者充分的物質享受,這個事實與人類經驗互相吻合。即使我們擁有全世界的享樂,若無法取得心靈上的寧靜,反而因天生的無知而產生焦慮和怨恨,仍然無法快樂。   衷心的幸福並不能以財富、權力、子女、名聲或創造發明來衡量。無疑地,這些事物對短暫的生理舒適有所幫助,但無益最終的幸福。所以,不當的獲取這些感官的快樂,反而會成為傷痛、歉疚和悲傷的來源。

  眩目的燈光、悅耳的音樂、芬芳的香味、可口的菜肴和誘人的胴體皆誤導欺瞞了我們,使我們成為俗世享樂的奴隸。無人會否認感官的喜悅是種短暫的幸福,容易消逝。所以,人們必須瞭解感官喜悅易逝的道理。   假如快樂的先決條件是擁有物質享受,那麼,財富與幸福就成為同義字了。這是事實嗎?一位不表同意的詩人寫道:   財富能帶來幸福嗎?看看四周的人們是多麼地沮喪,這是多麼壯闊的悲劇!大量的金錢四處氾濫,心靈因此被消滅。然後,人們要求更多的財富。   財富無法熄滅欲望的渴求,假如我們一味地滿足本身獸性的欲望,我們無法快樂。但是,顯而易見地,世俗的感官享樂永無止境;因為,當我們得到想要的東西後,我們會要求其他的享受。當我們的欲望無法得到滿足時,我們會變得不快樂。所以,感官上的愉悅並非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心靈的無拘無束。因此,快樂的泉源並非來自感官的:只有在心靈不被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找到它。

  信心、道德、慷慨、誠實和智慧是世間不朽的寶藏。相反地,情感的依戀、怨恨和嫉妒降低了個人的品德;但是,善心和悲憫所帶來的喜悅和無私的態度使個人變得神聖,甚至榮耀了生命本身。   人類保有內在寧靜的方法,是內化其思惟而非向外尋覓。我們應該注意不要掉入貪婪、怨恨和欺騙的陷阱中。學習著去開發、保存善心、愛意及和諧所帶來的力量。惡與善間的戰場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我們必須求取最終的勝利。這場戰爭並不使用武器,而是運用心靈來瞭解存在於內心的消極面和積極面。這樣的覺醒使我們由矛盾鬥爭中,開啟了健全的思想之鑰。   心靈是幸福和悲傷的根源。個人的心靈需要寧靜和快樂,才能得到人世間的幸福。個人的幸福有助於福利社會的形成,一個福利國家也將順勢誕生,充滿幸福的世界也就指日可待。

  在生命的課題中,顯而易見地,鬥爭是無法產生真正的勝利,矛盾也不能得到成功。在令人不快的情緒中,我們無法得到幸福。平靜不是來自財富的累積和俗世權勢的擁有。只有在拋卻了我們的自我,幫助這個世界回到愛的常態後,我們方能夠得到平靜。心靈的平靜可以征服任何負面的力量,它也有助於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擁有幸福而滿足的生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