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隨身智囊 原本大學微言

第15章 流不止問如何

原本大學微言 南懷瑾 2176 2023-02-05
  《大學》所講知、止、定、靜、安、慮、得的七個修證學養的層次,我們已討論過第一要領的知字。現在應該研究第二個層次的止字。當然,大家都明白止,便是停止的意思。但是,要停止什麼呢?這個問題,可以說真正不容易隨隨便便就可以講得清楚。最好的辦法是,先要瞭解止字有兩個內涵:   一是內在的內明之學的止。也就是宋儒理學家們借用莊子所說的內聖之學的止。   二是外用的止。也就是莊子所說的外王外用之學的止。不論是上為領導天下的帝王,下及做一件事業(包括工、農、商、學)的領導人,或是只做一個家長,或是只做一個極普通的平凡人,怎樣把自己的思想行為,做到恰如其分的止。 【知與止的互動關係】   我們瞭解了這個止字的定義,涵有內明(內聖)外用(外王)的兩重作用。其次,再從內明的止字講起,才能引申到外用止的作用。

  但不論是內明的止,或外用的止,首先又必須從知止這個名言辭句的邏輯次序講起。因為知止這兩個字聯結在一起的話,便有這個問題,先知道了才能夠止?或是先止了才能夠知?答案是,先知道了才能夠止。這是理性的智知作主觀,是主導。那這一知便是主;止便是賓,是客觀的,是被領導的作用。譬如看到前面有火,便自行停止前進。這便是知是主;停止的作用是賓。又如肚子吃飽了,再不想吃了,脾胃滿足了,反應到意識或腦,必須停止不吃了。這便是知為主;知道飽了應該不吃,這知就是賓了。朱子註釋《大學》,在這個要領上,只從止字著眼,對這知並未特別注意,或是有意、無意地忽略過去,不得而知。但這是關鍵所在,不能含糊放過。   瞭解了這個關鍵以後,再來研究知止或知止而後有定,就有理路可循了。換言之,就合於推理的程序,比較容易明白內明的性理之路了。這樣的結論,當然是知為主,知為先導;止為賓,止是主導所造作的一種境界。

  講了半天,大家可以問我,你這樣自說自話,東拉西扯說些什麼呢?是的,我要說了!所謂知止的內明之學,是要每一個人,先來明白知道自己的心理心態,或更明白地說,自己的心思和情緒。無論是上為天子(帝王),下為平民(遮人),人們的心思和情緒,從睡醒起來,再到進入睡眠的時候,在這一天的生命歷程中,能夠數得清、記得完全經過多少思想、亂想、幻想嗎?至於其中所起浮生滅的各種大大小小的情緒,就更不用說了。而且這些複雜萬分的思緒,在我們進入睡眠時,還會如多面鏡子般地互相曲折反映,幻化出各種奇怪難解的夢哪!誰能把此心思緒,清清靜靜、平平安安地時常擺在一個清明、清靜、安詳的境界中呢?恐怕是絕對不能做到的吧?答案是能夠做到的。問題是人們不知道自己怎麼來知止。所以我常說,英雄可以征服天下,而不能征服自己。聖人之道,首先要征服自己,不想征服天下。征服天下易,征服自己難。降伏自己的心思而反歸平靜,初步能做到如老子所說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才能漸漸達到知止而進入明德的境地。

  在這裡,我們再借用禪宗一首偈語來說個明白。一生嚴格教化子弟的臨濟大師,在他臨終前,還寫了一首偈語,特別垂示弟子們要嚴謹修行,不可懈怠。他說:   《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 【吹毛用了急需磨】   這首偈子的文字意思是怎樣說呢?第一句,沿流不止問如何?是說:我們人的思想、慾望、情緒、意識等等,由生到死,每一天,每時、每秒,所有這些心思,猶如一股流滾滾洪流,滔滔不絕,對境動心,或起心造境,綿延不斷地流動,永遠無法使其停止,自問、問你,怎麼辦才能得止啊?   第二句,真照無邊說似他。但你要自己反省,認識自己天生自性本來就有一個能知之性的作用存在。你要自己提起那個知性,如無邊際的照妖鏡一樣,自己來看住、管住那些妄想和妄情。猶如自己注定視線,對鏡照面,一直照,不動搖地照,漸漸就看不見鏡子裡的面上幻影了。鏡子清靜了!空靈了!如果這樣用功反省反照,那便可以說很像接近他了!他是誰?勉強說,他是道啊!便是即使是這樣,還只能說好像似他,但並非是究竟的大道。

  第三句,離相離名人不稟。這是說,人的生命自性究竟的道體,是離一切現象的名和相的。但是人們始終自己不明白,自己不理解,也就不清楚。它也不是永遠稟賦在你身上。因為些身長短是虛空啊!   第四句,吹毛用了急須磨。吹毛,是古代形容鋒利的寶劍,只要把毛髮對著劍峰,一吹就斷,它太鋒利了。這是形容人們的聰明智慮,不管你有多麼鋒利,多麼敏捷能幹,如果不能隨時回轉反省自修而還歸平靜,包你很快完蛋,而且此心被習氣所污染,就如滾滾旋轉的車輪,不停不回,墮落不堪了。所以說,就算你聰明伶俐得像一把吹毛寶劍一樣,也必須再磨礪乾淨啊!   臨濟大師到底是禪宗五宗的開山之祖,他這一首偈子,我是欣賞佩服之極,它把性理修養和文字,輕輕易易地聯結在一起,決非一般詩人所及。現在,我們借用他來說明知止的學問修養境界,應該是比較明白了!好了!這一節,講到這裡,我們也應該是吹毛用了急須磨了!十五、實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