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煙雲 第三帝國的興亡

第88章 第十五章 納粹|蘇聯條約

  八月十二日下午,希特勒在上薩爾斯堡向齊亞諾透露內容的莫斯科來的電報,就像在本書以前所出現過的某些電報一樣,來源甚為可疑。在德國檔案裡並沒有找到這樣一份從俄國首都來的電報。舒倫堡確實曾在八月十二日從莫斯科發過一份電報給柏林,但是它只不過報告了英法軍事代表團的到達以及俄國人同他們的客人親熱地相互敬酒的消息而已。   可是,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顯然想用來打動齊亞諾的電報也仍然不無根據。八月十二日曾從威廉街向上薩爾斯堡傳去過一份電報,報告俄國代辦那一天在柏林拜會施努爾的結果。阿斯塔霍夫通知施努爾說,莫洛托夫現在準備討論德國人提出來的問題,包括波蘭和其它政治性問題在內。蘇聯政府建議以莫斯科為談判地點。但是,阿斯塔霍夫說明,此事不必著急。施努爾在那份顯然趕發到上薩爾斯堡的報告中談到,阿斯塔霍夫強調說:莫洛托夫給他的指示中主要著重之處就在逐步這個詞上談判只能逐步進行。

  但是,阿道夫‧希特勒可不能等待同俄國的談判逐步進行。正如他剛剛對震驚莫名的齊亞諾透露的那樣,他已經把突襲波蘭的最後期限規定在九月一日,而現在已經將近八月半了。如果他要有效地破壞英法同俄國之間的談判而同史達林辦成他自己的交易的話,就該快動手不是一步一步來,而是大跳一步。   八月十四日是星期一,又是一個關鍵性的日子。這一天,顯然並沒有完全得知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天機的馮‧德‧舒倫堡大使從莫斯科給威茲薩克打了一個電報,說莫洛托夫是一個古怪而難辦的人,而我仍然認為在對蘇關係方面應當避免採取任何操之過急的行動,然而,就在同時,柏林卻給他發去了一份特急電報。這份電報是里賓特洛甫發出的,發報地點是威廉街(外交部長當時仍舊在富許爾),時間是八月十四日晚上十點五十三分。它指示德國大使立即去見莫洛托夫並向他一字不改地照讀一封長信。這封信,說穿了,是希特勒出的大價錢。里賓特洛甫的電報說:德蘇關係已經臨到了一個歷史性的轉捩點德國和俄國之間並不存在任何實際的利害衝突歷史上,當兩國是友邦的時候就一切順遂,當兩國是敵國的時候,那就不然了。

  由於英國的政策而在波德關係上所發生的危機,(里賓特洛甫接著說)以及實行那種政策勢所必至的組織聯盟的企圖,己使迅速澄清德俄關係成為必要。要不然的話,情況很可能逆轉,而使兩國政府不再有恢復德俄友誼從而協同澄清東歐領土問題的可能。因此,兩國領導人絕不能坐失時機而應該當機立斷。如果,由於雙方不瞭解彼此的觀點與意向而使兩國人民終歸仳離的話,將是極大的不幸。   德國外交部長因此以元首的名義,準備在適當時機採取行動。   我們獲悉,蘇聯政府也有澄清德俄關係的願望。不過,根據過去的經驗。這種澄清通過通常的外交途徑只能慢慢地來達到,因此,我準備到莫斯科作一短期訪問,以元首的名義向史達林先生提出元首的意見。在我看來,只有通過這樣的直接討論才能使局面有所改變,從而不是不可能為德俄關係的最後解決奠定基礎。

  英國外交大臣一直不願到莫斯科去,而現在德國外交部長卻不但願意去,而且急著要去納粹領袖們正確地估計到,這樣一種對比一定會給多疑的史達林以強烈的印象。德國人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他們的意見直接提給那位俄國獨裁者本人。因此里賓特洛甫在他的急電後面又加上了一個附言。   我要求你(里賓特洛甫告訴舒倫堡)不要把這項書面指示交給莫洛托夫先生,而是要使它盡可能像我所指示你的那樣確切地告達史達林先生;我授權你,如果有機會的話,請莫洛托夫先生允許你代表我晉見史達林先生,那樣,你就可以把這封重要的信件直接向他面陳了。除了同莫洛托夫會晤以外,同史達林進行詳細討論也是我作這次訪問的一個條件。   在德國外交部長的建議裡,有一個沒有什麼掩飾的釣餌,德國人一定認為克里姆林宮是會上鉤的。德國人這樣想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重申從波羅的海到黑海沒有任何問題不能按兩國完全滿意的方式解決的時候,里賓特洛甫具體提到了波羅的海國家、波蘭、東南歐問題等等,而且他還說,有必要協同澄清東歐的領土問題。

  德國已經準備同蘇聯瓜分東歐,包括波蘭在內。這是英國和法國所無法出的大價錢,而且顯然,即使他們能夠出,也是不願出的。希特勒在出了這筆價錢以後,顯然很有把握不會被拒絕,因此,就在當天(八月十四日)再次召集了他的三軍司令長官,來聽他講進行戰爭的計畫和預測。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