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煙雲 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

第9章 結語

轉折點是1962年1月。七千名幹部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在現代化建築人民大會堂裡召開一場規模空前的工作會議。國家主席劉少奇在座無虛席的會場中,公布了一份官方報告。他講了三個小時,沒有休息但常被人打斷。他沒有直接頂撞毛澤東,頂撞在當時是不可思議的,但他公開了他半年前在一個高級領導內部秘密會議中的發言。他解釋道,湖南的農民認為,所謂的困難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人禍這個說法像一顆炸彈,讓所有的聽眾倒抽一口氣。劉繼續往下說,他不贊成九個指頭對一個指頭,這是毛澤東強調成績大於過失時最喜歡用的說法,氣氛變得更加緊張總的來講,成績是主要的,缺點和錯誤是次要的,是第二位。我想是否可以這樣講,總的來一個三七開,三分是缺點錯誤,七分是成績,各個地方也不能一樣。一個指頭九個指頭的關係也不能到處套。有一小部分地區缺點是一個指頭,成績是九個指頭。主席明顯不快,打斷劉:不是一小部分,如河北只有百分之二十減了產。江蘇百分之三十地區年年增產。但劉並沒有被嚇到,繼續說:總的來講,也不能講一個指頭,而是三個指頭,也有的地區三個指頭也下不去,如信陽地區(河南),天水地區(甘肅)。誰要為這場災難負責?劉公正地將責任歸於黨中央。【註1】

劉確實試圖平復主席的怒火。他捍衛黨的總路線,把對人民公社的評判推遲到五年或者甚至十年以後。但毛澤東還是暴怒了。他對他的醫生吐露說:他說有天災有人禍。這種說法本身就是禍害。【註2】 林彪將軍在1959年廬山會議中挺身維護主席,這時再次讚揚大躍進,稱頌其為國家歷史上最史無前例的成績。他狂熱地說:毛澤東思想從來是正確的毛主席的優點是多方面的,不是一方面的,我體會到毛主席最突出的優點是實際的。總是比較實際一點,總是八九不離十,總是從實際出發,在實際周圍,圍繞實際,不脫離實際我深刻體會到,凡是把工作搞好了,就是毛主席單獨領導的時候,毛主席的領導不受千擾的時候。而當毛主席的領導受到干擾的時候,就會出毛病。我們黨幾十年的實際證明了這一點。【註3】

周恩來採取了他一向最擅長的做法,他盡力為毛澤東開脫,對過去發生的問題自己承擔了大部分責任,徵購高、人口虛報高、上調高、出口高,將這些都歸咎於自己這是我的錯誤。他宣布說,還繼續聲明,這幾年缺點錯誤雖然嚴重,但屬於執行中的具體改革,具體工作問題缺點錯誤,恰恰是因為違犯了總路線和毛主席寶貴的指示。【註4】他想盡力搭起座橋來讓毛劉二人修好,但無濟於事。 我們永遠不可得知到底是什麼時候毛決定搞掉劉的。他發動文化大革命就是為了革所有大躍進期間反對過他的人的命。最有可能的就是,他意識到他所有聲譽包括他在歷史上的地位都岌岌可危,於是立刻開始計劃消滅這個日漸威脅他的政敵。 決定性的時刻是1962年7月某個夏日午後。毛澤東在他的游泳池裡暢游。他被劉急急請回北京,心情很不好。劉少奇兒子回憶說,他父親快步走向主席,主席叫他來是讓他解釋什麼事這麼緊急。劉少奇上來就說,陳雲和田家英,這兩個直言批評大躍進最激烈的人,現在要正式提出關於土地分配的意見。毛澤東立刻發出一連串責難。但劉並沒有停止。他快速說:餓死這麼多人!接著,他衝口而出:歷史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

毛澤東勃然大怒。三面紅旗也否了,地也分了。他吼道,你不頂住?我死了以後怎麼辦? 這兩人迅速冷靜下來。毛澤東同意經濟調整還得繼續。【註5】但現在毛主席已經認定,他發現了他身邊的赫魯雪夫,膽敢對抗主子史達林。他認定,劉顯然會在他身後召開秘密會議,揭露他的罪行。毛澤東在等待時機,他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念頭那時候開始萌生。這場長久準備的革命,終將使共產黨和整個國家陷入又一場浩劫。 【註1】劉的講話,1962年1月27日,甘肅,91︱18︱493, pp. 58︱60及62。回原處 【註2】李志綏,(《毛主席的私生活》英文版),p. 386。回原處 【註3】林彪講話,甘肅,1962年1月29日,91︱18︱493, pp. 163︱4。回原處

【註4】周恩來講話,甘肅,1962年2月7日,91︱18︱493, p. 87。回原處 【註5】劉源,《毛澤東為什麼要打倒劉少奇》,摘自高,《周恩來》,pp. 97︱8。劉妻的說法略有不同,見黃,《王光美訪談錄》,p. 288。回原處 關於<引文來源及參考書目>的說明 書中大量的資料來自中國的黨內檔案。在此說明幾句可能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本書的寫作基礎。在一黨制的國家裡,檔案為黨所有,不對公眾開放,通常保存在各級黨委所在地的某棟大樓中,周圍往往綠樹蔥蘢,草坪齊整,有解放軍嚴密看守。大約十年前,要查看這些檔案根本不可能,即便是現在,也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查。在過去的幾年中,越來越多的檔案超過了三十年的保密期,可以憑介紹信查閱。這些資料的內容和價值各不相同。總體來說,大多數文件有公開和封存之分,也就是分為解密和保密兩種,後者是高度敏感的資料,除了黨內高級人士,其他人根本無法接近。這種區別使得大多數歷史學家,無論多麼認真,也無法看到大量的珍貴資料,因此也就意味著,本書中所依靠的材料都是被相對軟化了的:希望以後的歷史學家能夠在完全公開的文檔基礎上,揭示最完整的事實真相。

還有一個複雜情況就是,除了外交部,其他的中央各機關的文件都是很難被看到的。許多歷史學家只好轉而研究省或縣級文獻。全書用了十幾個城市和縣的檔案,但最重要的資料來自十個省的檔案(詳見<引文來源及參考書目>),大都是從公開的材料中遴選出來的。據我所知,到現在,沒有任何歷史學家曾研究過安徽省檔案中有關毛澤東時代的記錄,河南的檔案也是高度限制的,即便准許查閱,也毫無意義,因為被允許拿出來的都是最陳舊的文獻,而且零零散散,讓人頭痛。相對而言,其他省份的檔案逐漸公開,我有意選擇了不同省份,根據人口密度(山東對甘肅)、饑荒程度(四川是一個極端,浙江是比較好的省份)以及地理位置(從北方的河北到南部的廣東)等因素。 各省收集的檔案反映了共產黨內部的組織結構。根據所屬的單位,這些檔案通常分為更小的類別例如,屬於衛生部門的,屬於林業部門的。因此,本人所找到的經常是極為不同的資料,絕不像我們心目中的檔案那樣清晰規整。其中,有普通人寫的信,有中華全國總工會所做的關於各工廠工作環境的調查,有對腐敗案件的調查,有公安局關於偷竊、謀殺、焚燒哄搶糧倉的報告,有整風運動期間派出的特別小組整理的關於基層幹部濫用職權的詳細證據,有公社化運動期間關於農民牴觸行為的總體情況的報告,有關於思想動態的調查,不一而足。

不過,大量的參考資料還是來自官方。即使是普通農民和工人寫的信,也是出於某種官方原因,才被挑選出來的,同時,我們也別無選擇,只能通過國家的多稜鏡來透視民生。所有的國家檔案都是這樣,包括希特勒時代的德國和史達林時代的蘇聯。這並不表示我們不能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歸根結底,任何稱職的歷史學家都知道怎樣看待官方報告的寫作立場,他們預期的讀者是誰,他們所處部門的情況,以及他們寫報告時的條件如何。歷史學家要體會其中的複雜性。官方的褒貶色彩會扭曲社會事實,有些說法,例如反動派、怠工者、叛國、人民敵人和左傾冒進分子,模糊了實際情況。 而大量來自各方面關於群眾抵抗的報告,則顯示了農民為求生而作出的努力。國家本身走一個複雜的綜合體,絕不可能只用一種聲音說話或者上報。就好像在中央領導層內部,彭德懷和周恩來對大躍進中之所見就大有分歧。對當地發生的情況,不同的個人、單位和組織,它們作出的匯報也大相逕庭。

省級檔案不僅比縣、市甚至村收集的資料豐富,而且常常保留了許多從中央(即北京)傳達下來的珍貴文件,也有的是從下面縣裡送來的關於重要事件的報告,例如糧食不足、大壩坍塌。在官僚主義盛行的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很少有什麼文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要複製散發給許多部門,以便面臨類似情況時,可作參考。例如,工作組編輯的許多報告,發給了幾十名黨內人士。重要的中央文件,每省、每縣都要發,而更機密一點的材料,可能就只印發給各省的第一書記看。換句話說,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和當地相關,但也會被收存在該省的檔案中,包括最高領導的講話和會議的記錄。這些記錄可能差異巨大,因為是不同人收集的,有的是根據錄音整理的。有的詳細,有的簡略。我盡了最大努力讓感興趣的讀者能找到每一份文件的出處。在註釋中,文檔說明部分的第一個數字指的是材料來源的總分類,具體名字在本書最後附錄的檔案清單中可以找到。例如,湖南,1962年10月6日,207︱1︱750,pp.44︱49意思是該記錄來自湖南省檔案中的一份文件,編號207代表水利水電局。

北京最高層的權力中心內部到底是什麼情況?到目前為止,為了了解毛澤東統治下的宮廷政治,許多歷史學家求助於官方出版物、內部文件或者文化大革命期間流傳的紅衛兵資料。相反,我盡量參考檔案,原因有三個。第一、高級官員的講話在印發出來之後,整句或整段都被刪除了;尤其(但不僅)在紅衛兵的資料中。有無數例子顯示,小到風格上的更改,大到編輯有意刪除,許多講話被刊發出來之後,整個基調都變了味了。第二、所有經過審定的會議記錄,無論是大陸官方公布的或者文革期間被私帶出境的紅衛兵材料都有這個問題。第三、歷史學家極為關注的幾個會議,也是幾位重要的黨領導後來談到的會議,其中關鍵性事件和決定都是這樣經過審定的,那些能接觸北京中央檔案的黨內歷史學家所編寫的高官們的回憶錄,本該十分可靠,但也不能避免這種情況。前面(第11章)提到的,1959年3月25日在上海錦江飯店召開的會議上,毛澤東提出徵購全部糧食的三分之一,以滿足對外國的承諾,這件史實就遭到了上述命運。

簡言之,關於毛澤東時代的所有記錄,無論是公開出版的還是內部流傳的,都不過是嫻熟地混淆視聽,因此,對於歷史研究來說無法提供足夠的基礎。最近,高文謙所著的一本周恩來傳記也證明了我的懷疑。高是黨內的歷史學家,在北京的中央文獻研究室工作多年,逃到美國之前將他的筆記全部帶走。他這本書堪稱石破天驚,顛覆了許多人心目中的周總理形象(高文謙,《晚年周恩來》英文版,紐約:公共事務出版社,2007)。然而,一旦意識到這些材料中的缺陷,再去看待中央文獻研究室出版的所有材料,包括那些洋洋巨製、旁徵博引的領導人們的傳記,其價值就無法估量了。這些出版物的問題是,大量關鍵性的訊息都被故意有選擇性地剔除了,同樣,十幾卷本的《建國以來毛澤柬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96)也存在這個問題。

中國同其他共產主義政體一樣,官僚主義現象嚴重。即使對無足輕重的文件哪怕在饑荒蔓延時期重視的程度也讓人好笑。不過,也不是每一片紙都會珍而重之地保存在檔案中。工廠、政府部門,甚至法院和公安部門,都有時會將文件丟棄,例如當他們搬到新辦公場所的時候。其中有此文件供詞、報告、指示、批件、各種證書都可以在廣州、上海或者北京熱鬧的跳蚤市場上找到。因為檔案被封閉,我花了許多週末在這些塵封的文件中翻找:有的成捆散在蓆子上,主人就蹲坐在一堆舊報紙上:有的攤在臨時搭起來的桌子上,和紀念品、明信片、雜誌和郵票混在一起。我收藏的文檔已經小有規模(其中包括一堆不同圖案、不同顏色的票證,因為它們都是官僚主義的人為的產物,直到饑荒過後還在用),但極少引用,只有在官方黨史檔案中找不到相應證據時才拿出來。 還有小部分的例證來自於外文檔案,特別是蘇聯和東德,這兩個國家當時和中國的關係最密切。總體上說,這些檔案有助於重新解讀那個時代的對外貿易和對外政策,儘管對了解當時的普通人生活幫助不大。大多數專家顧問只能生活在城市裡。在所有同情大躍進的歐洲國家中,東德是支持時間最久的,然而到1960也開始成批離開。發往倫敦的報告中可以摘錄一小部分引用,但整體而言,那些英國大使館裡的漢學家的話不盡不實,毫無根據也沒有做過充分調查,根本不知道公社化的具體情況以及造成的影響。哪怕是不入流的小作家,只要有蘇聯經驗的,也能做得比他們好。相反,台灣機密部門的工作人員就十分令人敬佩,他們為蔣介石整理的關於大饑荒時期的報告異常詳細,見解深刻。同樣傑出的還有他精心挑選的幾個助手,負責定期發布情報公告,這些公告可以在設於臺北附近新店的調查局看到。美國不信任蔣介石(根據CIA的報告所說),顯然是害怕他將美國人拖進來攻擊大陸。不過,因為中國的黨史檔案更為可靠,我根本沒有用到這些材料。 官方新聞機構新華社一週數次編輯一份三到十頁的報告,名字叫《內部參考》,分發到各部官員或更高級官員手中。這份資料同檔案比較相形見絀,因為是經過嚴格審查的,然而也涵蓋一些有趣的片段訊息。最後,一些黨內人士、翻譯、秘書和外交人員的自傳和個人回憶錄也很有用,不過大多數已經過自我審查,而且缺乏具體細節。值得一提的是毛澤東的私人醫生李志綏。許多漢學者責備他的書太感性,其實他的記述十分可靠,可以在黨史檔案中得到驗證,有的地方甚至可以逐字逐句驗證(學者Lorenz Luthi經過觀察,也可以證明這一點。他全面地研究了蘇聯的文獻;參考Lorenz M. Luthi,《中蘇分裂:共產主義世界的冷戰》,普林斯頓: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08,p.354.)。 我用了一小部分採訪記錄,讓老百姓也多少發出一點聲音當然,儘管他們也在許多黨內文戲裡高聲疾呼、長篇大論,其中有意見調查,也有公安報告。我花了幾年時間專門為這項計劃培訓了一些調查者,他們採訪了大約一百人,通常採取的形式是專家所說的內部人士採訪,意思是,不讓外人(外國人或者城市人)和翻譯與被採訪者直接接觸,使採訪者跟被訪者具有同樣社會背景、說同樣方言,有時候是同鄉甚至是一家人。所有這些採訪記錄都被轉錄後存放在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所有被訪者,以及一小部分可能還健在的人們,使用的都是化名。 最後,關於二手資料略微贅述幾句。幾十年來,研究毛澤東時代最好的專家都在歐洲、美國和日本,但目前已經明顯轉回中國。關於大饑荒也出版了一些書,雖然不多,但在慢慢增加,作者都是花了許多時間研究各種檔案資料的歷史學家。這些出版物在中國並不總是受到歡迎,主要在香港流傳香港再次作為大陸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重要紐帶,迅速崛起。歷史學家余習廣是迄今最善於從檔案中挖掘關鍵訊息的人,從他的出色著作中就可以看出來(余習廣,《大躍進苦日子》,香港:時代潮流出版社,2005)。還要特別提到楊繼繩,這位退休記者是第一個利用各省檔案的人(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他這本書意義重大,尤其是直到現在也沒有其他歷史學家對河南的大饑荒做出研究並且著書出版。但這書也有缺陷。熟悉材料的人能看出,該書更像是查閱不同資料之後所整理的筆記,而不是一個嚴謹構建的文本。有時候它比較雜,把大段文字串聯起來,有的來自網上,少數來自出版物,還有的是從檔案裡轉錄的。在各種有價值的材料中,夾雜一些瑣事,使得讀者難以理解。有時只花一兩天查閱檔案,遺漏了最重要的訊息,其實那些訊息都是公開的、可以找到的。例如有關廣東的章節,單憑一份文件,就推論饑荒的全貌。該書總體上沒有時問線索,作者羅列了許多有重大意義的歷史敘述,把重點放在糧食匱乏上,沒有展現出災難的整體情況。林蘊暉的著作更加具體,也更權威,記錄了大躍進的過程,內容深刻。儘管大量參考了公開出版的資料,且重要關注的是公安法庭,但其分析的深度和廣度超越了同一主題的其他政治科學類書籍(林蘊暉,《烏托邦運動:從大躍進到大饑荒,1958︱196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08)。最後還要提到一個重要參考資料,即高王凌關於大饑荒時期農民抵抗方式的著作,顯示了出色的原創性和洞察力,是本書重要的參考之一(高王凌,《人民公社時期中國農民反行為調查》,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 英文資料中,對菁英政治感興趣的讀者會喜歡看Roderick MacFarquhar的著作:《文化大革命起源:大躍進,1958︱1960》,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1983。更近一點的有Alfred Chan的書,他對毛澤東的想法如何在廣東落實所作出的分析,至今無人超越(Alfred chan,《毛澤東的社會運動:中國大躍進的政治和政策執行》,牛律: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還有一些基於訪談的農村研究也很好,不過它們是以倖存者的談話為基礎,那哪死去的人就無法發出聲音。近年的一個代表是Ralph A. Thaxton,《中國農村的災難和鬥爭:毛的大躍進,大佛村的饑荒和正義抵杭的源起》,紐約:劍橋大學出版社,2008。Jasper Becker關於饑荒時期的著作可讀性也非常強(Jasper Becker,《饑餓的幽靈:毛的秘密大饑荒》,紐約:Henry Holt出版社,1996)。其他提及饑荒的作者還有:David Bachman,《中國的官僚、經濟和領導階層:大躍進的制度性起源》,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1991;Thomas Bernsten,《毛澤東和1959︱1960的大饑荒:關於個人集權的研究》,中國季刊,No.186(2006年6月),pp.421︱425,以及《史達林主義、饑荒和中國農民:大躍進時期的糧食徵繳》,理論和社會,Vol.13(1984年5月),pp.339︱377;Edward Friedman,Paul G. Pickowics和Mark Selden,Kay Ann Johnson的著作:《中國農村,社會主義政體》,紐黑文:耶魯大學出版社,1991;Jean︱Luc Domenach的《大躍進起源:中國一個省的例子》,博爾德:威斯特維出版社,1995;Penny Kane的《中國大饑荒,1959︱1961:人口統計和社會的暗示》,貝辛斯托克:麥克米倫出版社,1988;Roderick MacFarquhar的《文化大革命起源》,Vol.3:《災難來臨,1961︱1966》,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1999;Dali L. Yang(楊大利),《中國的災難之路:大躍進過程中的毛澤東、中央領導和省幹部,1955︱1959》,阿蒙克,紐約:M. E. Sharpe出版社,1999;Dali L. Yang(楊大利),《中國的災難和改革:大躍進饑荒之後的政體、農村社會和制度變遷》,斯坦福:斯坦福大學出版社,1996.其他有用的研究文獻請參閱<引文來源及參考書目>。 引文來源及參考書目 檔案 外文檔案 AVPRF: Arkhiv Vneshnei Politiki Rossiiskoi Federatsii, Moscow, Russia(莫斯科,俄羅斯) BArch, Bundesarchiv, Berlin, Germany (柏林,德國) ICRC: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Geneva, Switzerland(日內瓦,瑞士) MfAA: Politische Archie des Auswartigen Amts, Berlin, Germany(柏林,德國) PRO: National Archives, London, United Kingdom(倫敦,英國) PRO, Hong Kong: Public Record Office, Hong Kong(香港) RGAE, Rossiiskii Gosudarstvennyi Arkhiv Ekonomiki, Moscow, Russia(莫斯科,俄羅斯) RGANI: Rossiiskii Gosudarstvennyi Arkhiv Noveishei Istorii, Moscow, Russia(莫斯科,俄羅斯) 中文檔案 中央級檔案 外交部檔案館(北京) 省市級檔案館 北京市檔案館(北京) 1 中共北京市委員會 2 北京市人民委員會 84 北京市婦女聯合會 92 北京市農林局 96 北京市水利氣象局 101 北京市總工會 甘肅省檔案館(蘭州) 91 中共甘肅省委 96 中共甘肅省農村工作部 廣東省檔案館(廣州) 216 廣東省委統戰部 217 廣東省農業廳 218 廣東省工業廳 231 廣東省總工會 235 廣東省人民委員會 253 廣東省計劃委員會 262 廣東省林業廳 266 廣東省水利水電廳 300 廣東省統計局 307 廣東省文化廳 314 廣東省教育廳 317 廣東省衛生廳 廣西省檔案館(南寧) X1 中共廣西省委 貴州省檔案館(貴陽) 90 貴州省農業廳 河北省檔案館(石家莊) 855 中共河北省委 856 中共河北省紀委 878 中共河北省委生活辦公室 879 中共河北省委農村工作部 880 中共河北省委農業整風整社辦公室 884 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員會 979 河北省農業廳 湖北省檔案館(武漢) SZ1 中共湖北省委員會 SZ18 中共湖北省委員會農村政治部 SZ29 湖北省總工會 SZ34 湖北省人民委員會 SZ115 湖北省水利廳 SZ115 湖北省衛生廳 湖南省檔案館(長沙) 141 中共湖南省委員會 146 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部 151 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163 湖南省人民委員會 186 湖南省計劃委員會 187 湖南省統計局 207 湖南省水利水電廳 265 湖南省衛生防疫廳 山東省檔案館(濟南) A1 中共山東省委 上海市檔案館(上海) A2 上海市委辦公廳 A20 上海市委里弄工作委員會 A23 上海市委教育衛生部 A36 上海市委工業政治部 A70 上海市委農村工作部 A72 上海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 B29 上海市經濟計劃委員會 B31 上海市統計局 B112 上海市冶金工業局 B123 上海市第一商業局 B242 上海市衛生局 四川省檔案館(成都) 建川1 四川省委辦公廳 建川12 四川省委民工委 建川44 四川省民政廳 建川50 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宗教事務處 建川67 四川省統計局 建川133 四川省衛生廳 雲南省檔案館(昆明) 2 中共雲南省委 11 中共雲南省委農村工作部 81 雲南省統計局 105 雲南省水利水電廳 120 雲南省糧食廳 浙江省檔案館(杭州) J002 中共浙江省委 J007 浙江省委農村工作部 J116 浙江省農業廳 J132 浙江省糧食廳 J165 浙江省衛生廳 地縣級檔案 赤水市檔案館(貴州) 1 赤水市委 阜陽市檔案館 J3 阜陽市委 廣州市檔案館(廣東) 6 廣州市委宣傳部 13 廣州市農村工作部 16 廣州市委街道工作部 69 廣州市委鋼鐵生產指揮部辦公室 92 廣州市總工會 94 廣州市婦女聯合會 97 廣州市人民委員會辦公廳 176 廣州市衛生局 貴陽市檔案館(貴陽,貴州) 61 中共貴陽市委 開平市檔案館(開平,廣東) 3 開平市委 麻城市檔案館(鷹城,湖北) 1 麻城縣委 南京市檔案館(南京,江蘇) 4003 南京市委 4053 南京市委城市人民公社領導小組辦公室 5003 南京市人民政府 5012 南京市民政局 5035 南京市重工業局 5040 南京市手工業局 5065 南京市衛生局 6001 南京市總工會 遂平市檔案館(遂平,河南) 1 遂平縣委 武漢市檔案館(武漢,湖北) 13 武漢市人民政府 28 武漢市江岸區委員會 30 武漢市江漢區委員會 70 武漢市教育局 71 武漢市衛生局長 76 武漢市工商管理局 83 武漢市民政局 吳江縣檔案館(吳江,江蘇) 1001 吳江縣委辦公室 無錫市檔案館(無錫,江蘇) B1 無錫縣委辦公室 吳縣縣檔案館(吳縣,江蘇) 300 吳縣縣委辦公室 信陽縣檔案館(信陽,河南) 229,304 信陽縣委 宣城縣檔案館(宣城,安徽) 3 宣城縣委辦公室 出版物 Arnold, David Famine: Social Crisis and Historical Change(《饑荒:社會危機和歷史變革》), Oxford: Blackwell, 1988. Ashton, Basil, Kenneth Hill, Alan Piazza and Robin Zeitz, Famine in China, 1958︱61(《中國的饑荒:1958︱61》),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10, no. 4 (Dec. 1984), pp. 613︱45. Bachman, David, Bureaucracy. Economy, and Leadership in China: The Institutional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中國的官僚、經濟和領導階層:大躍進的制度性根源》),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Banister, Judith, An Analysis of Recent Data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關於中國人口最新資料的分析》),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10, no. 2 (June 1984), pp. 241︱71. Banister, Judith, Chinas Changing Population(《中國人口變遷》),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Becker, Jasper, Hungry Ghosts: Maos Secret Famine(《饑餓的幽靈:毛的秘密饑荒》), New York: Henry Holt, 1996. Belasco, Warren, Algae Burgers for a Hungry World? The Rise and Fall of Chlorella Cuisine (<海藻漢堡拯救饑餓世界?藻類美食神話的破滅>), 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 38, no. 3 (July 1997), pp. 608︱34. Berlin, Isaiah,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扭曲的人性之材:人類思想史章節》), Vintage Books, 1992. Bernstein, Thomas P., `Mao Zedong and the Famine of 1959︱1960: A Study in Wilfulness(<毛澤東和1959︱60年的饑荒:關於個人集權的研究>), China Quarterly, no. 186 (June 2006), pp. 421︱45. Bernstein, Thomas P., Stalinism, Famine and Chinese Peasants: Grain Procurements 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史達林主義、饑荒和中國農民:大躍進的糧食征繳>), Theory and Society, vol. 13 (May 1984), pp. 339︱77. Birch, Cyril, `Literature under Communism(<共產主義制度下的文學>),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John King Fairbank and Denis Twitchett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5: Revolu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66︱1982, (《劍橋中國史,第十五卷:中國革命內部的革命》),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743︱812. Bo Yibo 薄一波,《若干重大事件與決策的回顧》,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3。 Boone, A., The Foreign Trade of China(<中國對外貿易>), China Quarterly, no. 11 (Sept. 1962), pp. 169︱83. Brown, Jeremy, Great Leap City: Surviving the Famine in Tianjin(<城市大躍進:從天津饑荒中倖存>), in Kimberley E. Manning and Felix Wemheuer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Chinas Great Leap For︱wool and Guar Famine(《中國大躍進和大饑荒的新視野》),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10. Cao Shuji 曹樹基:《大饑荒:1959︱1961年的中國人口》,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 The Case of Peng Teh︱huai. 1959︱1968 (《彭德懷案,1959︱1968》), Hong Kong: Union Research Institute, 1968. Chan, Alfred L., Maos Crusade.︱ Polities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 (《毛澤東的社會運動:中國大躍進中的政治及政策》),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Chang, G. H. and G. J. Wen, Communal Dining and the Chinese Famine of 1958︱1961(<公社食堂和1958︱1961年的中國饑荒>),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no. 46 (1997), pp. 1︱34. Chang, Jung 張戎, Wild Swans: Three Daughters of China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英文版), Clearwater, FL: Touchstone, 2003. Chang, Jung 張戎and Jon Halliday, Mao: The Unknown Story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London: Jonathan Cape, 2005. Chao, Ka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ommunist China, 1949︱1965(《共產中國的農業生產》),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0. Cheek, Timothy, Propaganda and Culture in Maos China: Deng Tuo and the Intelligentsia (《毛澤東時代中國的宣傳和文化:鄧拓和知識份子》),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Chen Jia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毛澤東的中國和冷戰》),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1. Cheng, Tiejun and Mark Seld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atial Hierarchies: Chinas hukou and danwei Systems(<地域等級的構建:中國的口和單位制度>), in Timothy Cheek and Tony Saich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State Socialism in China(《中國國家社會主義的新視野》),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7, pp. 23︱50. Chinn, Dennis L., Basic Commodity Distribu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的基本商品流通>), China Quarterly, no. 84 (Dec. 1980), pp. 744︱54. Conquest, Robert, The Harvest of Sorrow: Soviet Collectivization and the Terror︱Famine(《悲傷的收成:蘇聯的集體化和恐怖饑荒》),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Dai Qing (ed.)戴晴(編), The River Dragon has Come! The Three Gorges Dam and the Fate of Chinas Yangtze River and its People(《龍王來了!三峽大壩和中國長江及中國人民的命運》), Armonk, NY: M. E. Shame, 1998. Davis︱Friedmann, Deborah, Long Lives: Chinese Elderly and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長命:中國老人和共產主義革命》),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Dikotter, Frank, China before Mao: The Age of Openness (《毛澤東之前的中國:開放的年代》),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Dikotter, Frank, Crime and Punishment in Post︱Liberation China: The Prisoners of a Beijing Gaol in the 1950s (<中國解放後的犯罪與處烴: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某北京監獄的囚犯>), China Quarterly, no. 149 (March 1997), pp. 147︱59. Dikotter, Frank, Exotic Commodities: Modern Object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a(《外國商品:時尚物件與中的日常生活》),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 Ding Shu 丁抒,《人禍:大躍進與大饑荒》,香港:《九十年代》雜誌,1996。 Dirks, Robert, Social Responses dining Severe Food Shortages and Famine(<食物嚴重短缺和饑荒期間的社會反應>),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 21, no. 1 (Feb. 1981), pp. 21︱32. Domenach, Jean︱Luc, LArchipel oublie(《被遺忘的島嶼》), Paris: Fayard, 1992. Domenach, Jean︱Luc, The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 Case of One Chinese Province(《大躍進起源:中國一個省的例子》),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5. Domes, Jurgen, Peng Te︱huai: The Man and the Image(《彭德懷:個人與形象》),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Donnithorne, Audrey, Chinas Economic System(《中國經濟制度》), London: Allen & Unwin, 1967. Fang Weizhong, Jin Chongji et al. (eds.)房維中、金沖及等(編),《李富春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Fitzpatrick, Sheila, Everyday Stalinism: Ordinary Life in Extraordinary limes: Soviet Russia in the 1930s(《每日史達林主義:不尋常時代的尋常生活:1930的蘇聯》),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Fitzpatrick, Sheila, Signals from Below: Soviet Letters of Denunciation of the 1930s(<下層的聲音:1930年代蘇維埃時期的檢舉信>)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 68, no. 4 (Dec. 1996), pp. 831︱66. Friedman, Edward, Paul G. Pickowicz and Mark Selden with Kay Ann Johnson, 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中國農村,社會主義政體》),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Fu Zhengyuan, Autocratic Tradition and Chinese Politics (《獨裁傳統和中國政治》),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Fuyang shiwei dangshi yanjiushi 阜陽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征途阜陽社會主義時期黨史專題彙編》,阜陽,安徽經視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2007。 Gao Wangling 高王淩,《人民公社時期中國農民反行為調查》,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 Gao Wenqian 高文謙, Zhou Enlai: The Last Perfect Revolutionary(《晚年周恩來》英文版),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7. Gao Xiaoxian 高小賢, The Silver Flower Contest : Rural Women in 1950s China and the Gendered Division of Labour(<銀花賽:50年代中國農村婦女與性別分工>), Gender and History, vol. 18, no. 3 (Nov. 2006), pp. 594︱612. Ginsburgs, George, Trade with the Soviet Union(《對蘇貿易》), in Victor H. Li, Law and Politics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中國對外貿易的法律與政策》),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7, pp. 70︱120. Greenough, Paul R., Prosperity and Misery in Modern Bengal: The Famine of 1903︱44(《現代孟加拉的繁榮與貧困:1943︱44年的饑荒》),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Gu Shirring, Li Qiangui and Sun Jianping, 顧士明、李乾貴、孫劍平,《李富春經濟思想研究》,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Hayek, Friedrich A., The Road to Serfdom: Tool and Documents(《奴役之路:文本和檔》),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Huang Kecheng黃克誠,《黃克誠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Huang Zheng 黃崢,《劉少奇一生》,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Huang Zheng 黃崢,《劉少奇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Huang Zheng 黃崢,《王光美訪談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Ji Fengyuan, Linguistic Engineering: Language and Politics in Maos China(《語言工程:毛澤東時代中國的語言和政治》),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Jiang Weiqingin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憶錄》,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Jin Chongji (ed.)金沖及(編),《周恩來傳,1989︱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9。 Jin Chongji and Chen Qun (eds), 金沖及、陳群(編),《陳雲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Jin Chongji and Huang Zheng (eds), 金沖及、黃崢(編),《劉少奇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Kane, Penny, Famine in China, 1959︱61: Demograph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中國大饑荒,1959︱61:人口統計和社會意義》),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88. Kapitsa, Mikhael, Na ramykh parallelakh: Zapiski diplomata, Moscow: Kniga i biznes, 1996. Khrushchey, Nikita, Vrentia, liudi, vlast, Moscow: Moskovskiye Novosti, 1999. Kiernan, Ben, The Pol Pot Regime: Race, Power, and Genocide in Cambodia under the Khmer Rouge, 1975︱79,(《波爾布特政權:赤棉統治下柬埔寨的種族、權力和種族屠殺》,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King, Richard, Heroes of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 Two Stories(《中國大躍進時期的英雄們:兩個故事》),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2010. Kitchen, Marti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ona, 1800︱2000 (《現代德國史,1800︱2000》), New York: Wiley︱Blackwell, 2006. Klochko, M. A., Soviet Scientist in China(《中國的蘇維埃科學家》), London: Hollis & Carter, 1964. Krutikov, K. A., Na Kitaiskom napravlenii: Iz vospominanii diplomata, Moscow: Institut Dalnego Vostoka, 2003. Kueh, Y. Y., Agricultural Instability in China, 1931︱1991 (《中國農業的不穩定性,1931︱1991》),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Kung, James Kai︱sing and Justin Yifu Lin, The Causes of Chinas Great Leap Famine, 1959︱1961(<中國大躍進饑荒的緣起,1959︱1961>),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52, no. 1 (2003), pp. 51︱73. Li Huaiyin, Everyday Strategies for Team Farming in Collective︱Era China: Evidence from Qin Village (<集體制時期中國農民的日常勞動策略:以秦村為例>), China Journal, no. 54 (July 2005), pp. 79︱98. Li, Lilian M., Fighting Famine in North China: State, Market, and Environmental Decline, 1690s︱1990s(《華北饑荒:國家、市場與環境的退化,1960s︱1990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Li Rui 李銳,《大躍進親歷記》,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 Li Rui 李銳,《廬山會議實錄》,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Li, Wei and Dennis Ya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atomy of a Central Planning Disaster(<大躍進:一場中央集權災難的部析>),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13, no. 4 (2005), pp. 840︱77. Li Yueran 李越然,《外交舞臺上的新中國領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Li Zhisui 李志綏, The Private Life of Chairman Mao: The Memoirs of Maos Personal Physician(《毛主席的私生活: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英文版),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4. Lin, Justin Yifu, and Dennis Tao Yang, On the Caus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and the Great Leap Famine (<論中國農業危機與大饑荒的原因>),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 9, no. 2 (1998), pp. 125︱40. Lin Yunhui 林蘊暉,《烏托邦運動從大躍進到大饑荒,1958︱196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08。 Liu Chongwen, Chen Shaochou et al. (eds), 劉崇文、陳紹疇等(編),《劉少奇年譜,1898︱196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Lu Xiaobo, Cadres and Corruption: The Organizational Involu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幹部與腐敗:中國共產黨的制度性墮落》),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Luthi, Lorenz M., The Sino︱Soviet Split: Cold War in the Communist World(《中蘇分裂:共產主義世界的冷戰》),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MacFarquhar, Roderick,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 1: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1956︱1957(《文化大革命起源,卷1:人民內部矛盾,1956︱ 1957》),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MacFarquhar, Roderick,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 2: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8︱1960(《文化大革命起源,卷2:大躍進,1958︱196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MacFarquhar, Roderick,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 3: The Coming of the Cataclysm, 1961︱1966(《文化大革命起源,卷3:災難來臨,1961︱196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MacFarquhar, Roderick, Timothy Cheek and Eugene Wu (eds), The Secret Speeches of Chairman Mao: From the Hundred Flowers to the Great Leap Forward(《毛主席的秘密講話:從百花齊放到大躍進》),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Manning, Kimberley E., Marxist Maternalism, Memory,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Women 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 (<馬克思主義時代下的女性主義,回憶和大躍進中的婦女動員>), China Review, vol. S, no. 1 (Spring 2005), pp. 83︱110. Mao Zedong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96。 Mao Zedong 毛澤東,《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 Micunovic, Veljko, Moscow Diary(《莫斯科日記》), New York: Doubleday, 1980. Mueggler, Erik, The Age of Wild Ghosts: Memory, Violence, and Place in Southwest China(《野鬼的年代:西南中國的記憶、暴力和場所》),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Nath, Marie︱Luise (ed.), Communist China in Retrospect: East European Sinologists Remember the First Fifteen Years of the PRC(《回顧共產主義中國:歐漢學家回憶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十五年》), Frankfurt: P. Lang, 1995. O Grada, Cormac, The Great Irish Famine(《愛爾蘭大饑荒》), Macmillan, 1989. Oi, Jean C.,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當代中國的政體和農民:農村政府的政治經濟》),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Osokina, Elena, Our Daily Bread: Socialist Distribution and the Art of Survival in Stalins Russia, 1927︱1941(《我們每日的麵包:史達林統治的蘇聯的社會主義配和生存藝術》), Armonk, NY: M. E. Sharpe, 2001. Pang Xianzhi, Guo Chaoren and Jin Chongji (eds), 逄先知、郭超人、金沖及(編),《劉少奇》,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Pang Xianzhi and Jin Chongji (eds), 逄先知,金沖及(編),《毛澤東傳,(1949︱197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Pasqualini, Jean, Prisoner of Mao(《毛澤東的囚徒》),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3. Palenaude, Bertrand M., The Big Show in Bololand: The American Relief Expedition to Soviet Russia in the Famine of 1921(《蘇聯大秀場:蘇聯1921饑荒期間的美國救援》),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eng Dehuai 彭德壞,《彭德壞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Peng Dehuai zhuan《彭德懷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 Peng Xizhe 彭希哲, Demographic Consequence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in Chinas Provinces(<大躍進期間中國各省人口統計結果>),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13, no. 4 (Dec. 1987), pp. 639︱70. Pepper, Suzanne, Radicalism and Education Reform in 20th︱Century China: The Search for an Ideal Development Model(《20世紀中國的激進主義和教育改造:尋找理想發展模式》),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Reardon, Lawrence C., The Reluctant Dragon: Crisis Cycles in Chinese Foreign Economic Policy(《頑抗的巨龍:中國對外經濟政策的危機週期》),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Russell, Sharman Apt, Hunger: An Unnatural History(《饑餓:一段反自然的歷史》),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5. Salisbury, Harrison E., The New Emperors: China in the Era of Mao and Deng(《新帝王們:毛澤東和鄧小平時代的中國》), Boston: Little, Brown, 1992. Service, Robert, Comrades: d History of World Communism (《同志們:世界共產主義歷史》),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Shapiro, Judith, Maos War against Nature: Poli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Revolutionary China(《毛澤東的與天鬥:革命中國的政治和環境》),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Shen Zhihua 沈志華,《思考與選擇從知識份子會議到反右派運動(1956︱1957)》,香港:香港中文大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08。 Shevchenko, Arkady N., Breaking with Moscow(《斷交莫斯科》), New York: Alfred Knopf, 1985. Short, Philip, Pol Pot: The History of a Nightmare(《波爾布特:歷史的噩夢》), London: John Murray, 2004. Smil, Vaclav, The Bad Earth: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China(《糟糕的地球:中國的環境退化》), Armonk, NY: M. E. Sharpe, 1984. Tao Lujia 陶魯笳,《毛主席教我們當省委書記》,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Taubman, William, Khrushchev: The Man and his Era(《赫魯雪夫:他與他的時代》), London: The Free Press, 2003. Teiwes, Frederick C., Politics and Purges in China: Rectific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Party Norms(《中國的政治和整肅:黨風的整頓和衰落》),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3. Teiwes, Frederick C. and Warren Sun, Chinas Road to Disaster: Mao. Central Politicians, and Provincial Leaders in the Unfolding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5︱ 1959(《中國災難之路:大躍進前期的毛澤東、中央領導和省幹部,1955︱ 1959》),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9. Thaxton, Ralph A., Catastrophe and Contention in Rural China: Maos Great Leap Forward Famine and the Origins of Righteous Resistance in Do Fa Village(《中國農村的災難和鬥爭:毛的大躍進,大佛村的饑荒和正義抵抗的源起》),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Tooze, Adam, The Wages of Destruction: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the Nazi Economy(《薪酬制度的廠壞:納粹經濟的產生和消亡》), New York: Allen Lane, 2006. Townsend, James R. and Brantly Womack, Politics in China(《中國的政治》), Boston: Little, Brown, 1986. Viola, Lynn, Peasant Rebels under Win: Collectivization and the Culture of Peasant Resistance(《史達林統治下的農民反抗:集體化和農民抵抗運動》),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Walker, Kenneth R., Food Grain Procurement and Consumption or China(《中國的糧食征繳與消費》),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Wang Yan et al. (eds)王焰等(編),《彭德懷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Watson, James L.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帝制末期和當代中國的死亡儀式》),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Women From Shanghai: Tales of Survival Fawn a Chinese Labor Camp(《上海女人:中國勞動營倖存者的故事》), New York: Pantheon, 2009. Wu Hung 武鴻, Remaking Beijing: Tiananmen Square and the Creation of a Political Spare(《重建北京:天安門廣場和政治空間的開創》),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05. We Lengxi 吳冷西,《十年論戰:1956︱1966中蘇關係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 We Lengxi 吳冷西,《憶毛主席我親身經歷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片段》,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 We Ningkun and Li Yikai 巫甯坤、李怡楷, A Single Tear: A Familys Persecution, Love, and Endurance in Communist China(《一滴淚:共產中國裡一個家庭的迫害、愛情和堅忍》, New York: Back Bay Books, 1994. Xiong Huayuan and Liao Xinwen 熊華源、廖心文,《周恩來總理生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Yan Mingfu 閻明復,<回憶兩次莫斯科會議和胡喬木>,當代中國史研究,No. 19 (1997年5月),pp. 6︱21。 Yang, Dali L., 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 State, Rural Socie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ince the Great Leap Famine(《中國的災難和改革:大躍進饑荒之後的政體、農村社會和制度變遷》),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Yang Jisheng 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員》,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 Yang Xianhui 楊顯惠,《夾邊溝記事:楊顯惠中短篇小說精選》,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Yu Xiguang 余習廣,《大躍進苦日子:上書集》,香港:時代潮流出版社,2005。 Zazerskaya, T. G., Sovetskie spetsialisty i formirovanie voenno︱promyshlennogo kompleksa Kitaya (1949︱1960 gg.), St Petersburg: Sankt Peterburg Gosudarstvennyi Universitet, 2000. Zhang Letian 張樂天,《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Zhang Shuguang 張曙光, Economic Cold War: Americas Embargo against China and the Sino︱Sovie Alliance,1949︱1963(《經濟冷戰:美國對華經濟禁運和中蘇同盟,1949︱1963》),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Zubok, Vladistav and Constantine Pleshakov, Inside the Kremlins Cold War: From Stalin to Khrushchev(《克里姆林宮內的冷戰:從史達林到赫魯雪夫》),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